那么这些数据在应用方面对全市防灾减灾救灾体系都产生了哪些推动作用?

来源:
2022-02-01 10:30
浏览:
收藏 打印

问题11:刚才袁局长您也谈到,此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调查阶段的任务已基本完成,普查数据已基本形成,那么这些数据在应用方面对全市防灾减灾救灾体系都产生了哪些推动作用?

回答:风险普查作为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之一,对地方的防灾减灾、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规划以及公共服务应用都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按照“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我市结合风险普查成果不断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切实将普查成果运用到推进应急体系建设中来。

在应急预案方面,我市结合风险普查成果数据开展了新一轮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构建了以总体预案为统揽、专项预案为支撑、部门预案为补充的“1+33+N”应急预案框架,市、县(区)两级共编修各类应急预案458个,全市总体应急预案和各专项应急预案、部门重点应急预案编修率达100%,初步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例如,在地震风险普查方面,我市除了完成国家和省定普查任务外,还结合雅安市实际和地震普查数据,强化成果应用,编制《雅安市较大及以上地震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在全国地市级层面率先印发,并被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作为“雅安经验”在全省推广应用。

在应急演练方面,我市从实战角度出发,针对普查成果反映的重点隐患区域,在地震灾害、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方面开展了多形式的应急演练。去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地震演练209场次、防汛抗旱演练1335场次、地质灾害演练1344场次、森林火灾演练288场次、消防火灾等其他演练806场次。尤其是地震演练方面,承办了部省“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该演习是应急管理部成立三年来首次举行的大规模实兵检验性演习,共设置26个演习科目,动用各类专业应急力量和社会应急力量6100余人,各型航空器11架,以及部分铁路公路运力资源、指挥车辆和救援装备器材,达到了预期目的,也得到了国务院和应急管理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

在体制机制方面,通过对普查数据的分析和应用,结合当前工作,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方面,不断“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进一步健全了自然灾害应对会商机制、调度机制、联动机制、督查机制以及“1+N”预警预报五大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制度体系。同时,运用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成果数据,紧盯防汛减灾关键环节,建立完善了防汛减灾分级应对精准防控工作机制和闭环管理两大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全面提升了全市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在示范试点方面,以扎实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试点”和“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为契机,以点带面,全力提升基层应急应对能力。成功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5个、国家级防震减灾示范社区6个、国家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5个、省级防震减灾示范社区12个、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30个。创新开发全省首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多层级突发地震应急响应辅助决策平台”,采取“地震应急+村村响”模式开展地震应急信息服务,实现秒级地震预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