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速行动,筑牢防线!名山区各部门、镇街多措并举做好防汛工作

来源:
2025-06-30 17:18
浏览:
收藏 打印

6月28至29日,名山区相继发布暴雨、地质灾害、山洪灾害预警。全区各部门、镇街闻“汛”而动,加强汛期监测预警、排查风险隐患、备足装备物资、完善工作预案、扎实做好防汛抢险工作、筑牢防汛安全防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平安度汛。

名山公安

6月28日傍晚至6月29日,名山区遭遇强降雨天气。面对恶劣天气,名山公安分局全体民辅警坚守岗位、战风斗雨蹚深水、疏交通、排险情、解民忧迎风而上,逆雨而行以实际行动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成为雨中最美“警”色。

工作人员在积水较深的路段设置警示标志

沿河排查拉警戒。暴雨来袭的第一时间,名山公安分局组织警力在沿河路边迅速拉起警戒线疏散围观群众。

雨中坚守护民安。暴雨导致河沟水位升高,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名山公安分局民辅警沿河巡逻劝导群众绕行禁行,在积水较深的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引导车辆安全绕行,帮助前行困难车辆离开积水区,协助转移安置养老院群众。

工作人员及时清除路障保畅通

排涝清障保畅通。为保障广大群众平安出行,名山公安分局警力对辖区积水路段进行巡查及时清除路障保畅通,对蒙顶山塌方区域及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对地质灾害点及时排查。

蒙阳街道

连日来,名山区遭受持续强降雨侵袭,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临威胁。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蒙阳街道闻“汛”而动,迅速构筑起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

雨中巡查

受强降雨影响,蒙阳街道各村(社区)部分区域出现积水、漫水桥、漫水路等安全隐患。为深入贯彻省、市、区关于防汛减灾工作会议精神,深刻汲取相关事故经验教训,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镇村两级党员干部闻令即动,无惧风雨,火速集结,组成多个应急工作小组,星夜奔赴各自责任片区。他们争分夺秒,对辖区内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山体状况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排查;对相关地灾点重点人群,挨家挨户敲门通知,耐心劝导解释,并组织力量进行紧急转移和妥善安置。截至6月28日24时,蒙阳街道采取投亲靠友的方式,共安全转移地灾点群众7户27人。

下一步,蒙阳街道将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对地灾点、山洪点的监测、巡查、预警,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辖区群众安全度汛。

蒙顶山镇

暴雨来袭,预警就是命令。6月28日,蒙顶山镇在接到暴雨、地质灾害及山洪预警后,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预警信息通过镇干部群、村社工作群、山洪监测责任群第一时间全面铺开,确保预警直达每家每户及所有在建工程。

会商全镇防汛工作

全镇上下严格执行“三查”与“三个紧急撤离”要求,坚决做到应撤尽撤、不漏一人,共出动镇村组干部120余人次。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38户78名涉险群众被安全转移,并同步建立转移人员信息台账,为后续安置提供精准依据。

6月29日,各转移安置点秩序井然。工作人员有序引导群众登记入住,并为行动不便及体弱人员提供专项服务。镇政府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所有撤离人员的饮食住宿等基本需求,均已得到妥善保障。”

转移群众

安置点内,官田村村民王大姐的朴实话语传递出理解与信心:“雨太大了,转移是为安全。这里就是临时家园,雨停后,我们就可以平安回家。”

将群众转移至安置点

防汛之责重于泰山。下一步,蒙顶山镇将压紧压实“责任链”、环环相扣“防汛链”,按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和“雨后核查”的原则,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持续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始终用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牢牢把握防汛工作的主动权,确保安全度汛。

新店镇

6月28日15时30分,名山区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为做好防汛工作,确保防汛、抢险、救灾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新店镇闻“汛”而动、向“险”而行,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开展防汛工作,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工作人员查看河道堵塞情况

提前安排部署,绷紧思想之弦。区级联系领导蹲点指导,镇党政班子全员在岗,深入开展分析研判,对工作部署、隐患整治、责任落实等环节进行全链条梳理,确保重点防范区域巡查无死角、风险影响区人员转移零遗漏、安置点保障措施全到位、应急物资调配及时高效。6月28日,新店镇转移受威胁群众4户11人,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工作人员对河道、沟渠开展“地毯式”清理

排查整治隐患,下好先手之棋。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对河道、沟渠开展“地毯式”清理,将枯枝杂物等淤积物全面清除,并在危险区域设置醒目标识。同时,组成3个巡查小队,对水库、河道等重点水域进行动态巡查,及时劝离钓鱼、涉水人员12人,以“防患于未然”的主动作为,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压实防汛责任,筑牢安全之堤。镇村干部、监测员坚守岗位,化身防汛“吹哨人”,密切关注降雨情况,组建9支应急小队对在建工地、满水路面、山洪灾害点等重点区域开展雨中巡查,对2处危险区域拉起警戒线,树立警示标识牌4个,清理堵塞道路6处,并通过微信群提醒群众减少外出、注意安全,引导群众主动防灾避险。

中峰镇

6月28日下午,名山区相继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中峰镇闻“汛”而动、迅速响应,镇村干部主动下沉一线,紧盯山洪地质灾害风险点和重点河段,全面筑牢防汛减灾“第一道防线”。

工作人员在山洪地质灾害点位拉设警戒线

在山洪地质灾害点位存在潜在风险的情况下,中峰镇提前赶赴现场,拉设警戒线,封闭危险区域,防止人员误入,并深入周边群众家中开展转移工作。经过现场评估与动员协调,2户4名处于风险地带的群众被提前安全转移,镇村干部同步做好安置服务,确保群众情绪稳定、生活有序。

同时,该镇在辖区内重点桥梁和河段,设置物理障碍,严防群众误入危险区域,现场有工作人员实地查看水位深度,并沿河岸设点巡查。通过水位观测标尺、目测河势及实地测量等方式,密切掌握河流水情变化。

“山洪灾害防不胜防,关键是早动手、动真格。”中峰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镇村力量仍在一线持续开展巡查值守,确保“人员不进危险区、群众不留风险点,问题不过夜”。

下一步,中峰镇将继续密切关注气象水文变化,动态更新风险点位清单,加强应急处置力量调度,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全力打好防汛减灾主动仗。

前进镇

6月28日,区气象台多次发布暴雨预警信号,为应对强降雨天气,前进镇迅速响应防汛部署,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原则,全员下沉一线,全力打好防汛主动仗,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体镇村干部以网格为单位,迅速组织镇村干部、志愿者等20余人组成7个巡查组,分别到各村开展雨中雨后巡查排查,主要对沿河、低洼地带、高陡边坡、危旧房屋、沟渠、山坪塘、积水路段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巡查。积极动员山洪灾害点及危险区域农户做好防范措施,累计排查隐患点30余处,并转移危险区域群众3户、4人。

设置安全警戒线

查看边坡垮塌区域

防汛责任重于泰山,生命安全高于一切。下一步,前进镇将持续落实防汛抢险措施,严阵以待、全力以赴,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雨情汛情发展态势,扎实做好防汛各项工作,强化监测预警、深化隐患排查、加强应急值守、持续提升应急能力,确保全镇安全度汛,切实守护一方安宁。

黑竹镇

黑竹镇面对严峻汛情考验,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贯彻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严格落实“汛九条”,以“防”为基、以“治”为要、以“救”为盾,全力构建防汛安全屏障,实现人员安全转移74人次,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线持续巩固。

责任贯通“最后一米” 五级包保全覆盖

该镇将责任链条延伸至最末端,修订完善镇村两级专项应急预案10份,创新构建“主要领导负总责、班子成员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应急力量包保联户”的五级责任体系。14份责任书层层签订,覆盖全镇8个网格,确保每项任务有人扛、每个风险点有人盯。能力建设同步推进,开展防汛实战演练3场、沟长制专题培训4次,实现4个山洪地灾点责任人培训全覆盖。更与百丈、茅河等上下游乡镇签订联防联控协议,织就跨区域预警响应协同网络。

隐患治理精准发力 “人防+技防”双擎驱动 

聚焦山洪危险区、山坪塘、漫水桥等关键部位,黑竹镇展开拉网式排查整治。创新建立“一隐患一档案”,明确治理路径,完成10余公里沟渠河道清淤疏通,增设防汛警示标牌20余处,6处风险隐患被彻底清除。应急力量与装备双升级,组建起30人的镇级及80人的村级应急综合队伍,动态增补救生衣、照明灯等关键物资60余件,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户户响”应急广播全域覆盖,水利预警系统实时监控,人防的主动性与技防的高效性在此深度融合。

靶向预警转移 “一户一策”守护特殊群体

宣传教育深入千家万户,“户户见”精准走访发放资料1000余份,悬挂海报50余张,群众防灾避险意识显著增强。严格执行预警“30分钟入户到人”机制,微信群、广播齐上阵。针对留守老人等脆弱群体,创新落实“一对一”叫醒责任人制度。精准锁定7户危险区转移对象,量身定制“一户一策”转移方案。入汛以来,截至6月28日,已累计安全转移群众74人次。

安置群众

从责任网格的密实编织,到隐患治理的精准拆弹,再到生命转移的温情护航,黑竹镇以一套系统化、精准化的防汛减灾组合拳,生动践行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核心要求。

茅河镇

本轮强降雨期间,茅河镇严格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防汛减灾的各项工作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严格执行“汛九条”,时刻关注雨情、险情、灾情,迅速前移“三个排查”“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等关键关口,下沉一线开展排查、劝离工作,坚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思想认识到位,严密安排部署。预警发布后,茅河镇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相关联系区级领导靠前指挥,对全镇防汛工作进行周密安排部署。要求全体镇村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防汛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把形势估计得更严峻一些,把困难考虑得更充分一些,坚决克服麻痹心理。要以“时时放心不下、事事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担当精神,用极端思维方式来紧盯薄弱环节,抓住重点部位,紧盯雨情变化和上游动态,力争防汛工作的主动权。

雨中巡查

迅速反应部署,开展隐患排查。 镇党政班子成员第一时间到岗到位,迅速带队开展人员转移和隐患排查工作。他们对辖区内老旧房屋、隐蔽隐患点、低洼易涝点、山洪灾害点、在建工程、涉水路段、漫水桥、山坪塘等危险区域进行了全方位排查,落实防护措施,完善警示标识,整改消除隐患。截至目前,共派出25人次,全面排查了3处山洪灾害点4次,排除隐患1处,劝离钓鱼等易涉水人员15人,转移群众3户4人。

医护人员为转移群众做相关检查

加强宣传动员,增强防汛意识。 在开展隐患排查和人员转移的同时,茅河镇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展防汛宣传。线下,组织党员干部入户开展“敲门行动”,宣传防汛避险知识,普及暴雨防范、山洪应对等知识,逐户宣传汛期安全防护措施,提醒居民增强避灾避难意识。线上,通过微信群将防汛知识转发至全镇6个村2个社区,广泛向群众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普及防汛避险常识,讲解应急逃生技巧,提高群众防汛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引导群众主动参与防汛工作。

车岭镇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车岭镇迅速响应,积极行动,以“三个到位”为抓手,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防汛“安全堤”。

镇村干部对漫水桥设置警戒线

力量到位,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全镇严格执行“汛九条”要求,区级领导第一时间联系下沉一线指导工作。镇党政班子成员迅速统筹驻村组长、第一书记等各方力量,包村到户,迅速召开防汛工作会议进行调度安排。同时,充分利用微信、短信等平台,将预警信息及时推送,确保通知覆盖到村、到户、到人,并根据预警情况及时转移受威胁人员,做到预警信息无死角。

巡查到位,迅速排除安全隐患。该镇组织力量及时劝离了垂钓、戏水等涉水人群。针对18个山洪灾害危险区,严格落实责任人“喊醒叫应”机制,做到“点对点”精准进行风险提示和预警发布。组织人员对风险隐患区进行了全方位、拉网式的排查,并在漫水桥等可能存在的隐患点放置了醒目的警示标识,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镇村干部组织受威胁群众及时转移

防范到位,紧紧守牢安全底线。 镇上对已转移人员保持高度关注,坚持“预警不解除不返回”的原则。组织镇、村、组三级党员干部,对全镇的山洪灾害点、山坪塘、快速通道下穿涵洞等重点区域开展动态核查,确保风险可控。利用停雨间隙,出动机具和人力,及时清理河道沟渠,疏通排水通道,为安全度汛打下坚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