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公务员考试 “4·20”芦山强烈地震唱主角 “小人物”登场 考生含着泪水与感动考完全场

来源:
2013-11-05 09:39
浏览:
收藏 打印

  2013年下半年全省公开录用公务员笔试考试已在11月3日落下帷幕。但在此次考试中,作为科目之一的《申论》所选择的题目,成为了连日来雅安人讨论热议的话题。不为别的,只因这一科目的考试内容,几乎将“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抢险救援作为了唯一背景材料,放在了全省超过15万名考生面前。

  考题:

  说的全是“小人物”

  “没想到,此次公务员考试中《申论》中的所有内容,居然都与‘4·20’芦山强烈地震有关,很给力。“没想到,素材中所说的全都是地震灾区‘小人物’的故事。非常意外,也非常感动。”……这是不少雅安本地考生对于此次公务员考试最为直观的感受。

  根据目前网络上已公开的此次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内容可知,该科目试卷共向考生提供了10段总计约4900字的文字材料。其中,不仅包括有在地震后挂出“天灾无情人有情,团结互助渡难关”标语的天全县落改村村民,地震次日晨就为一安置点群众免费送到380斤猪肉的杀猪匠杨华刚;震后第三天就带领全家人在天全县中医院流动病房外搭起灶台,每天免费给病人和志愿者提供面条、盒饭的高大姐。以及在基层党组织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天全县新华乡落改村村支书高泽美和身患癌症的芦山县清仁乡大同村村支书袁超;地震中指挥学生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最终确保所有在校学生无一伤亡,以高玉华、郭昭祥等为代表的老师;在地震后迅速赶到灾区的解放军、志愿者,始终坚守战斗在一线的广大媒体记者等。

  “考生所要做的就是以《‘小人物’也是支撑中国的脊梁》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家住雨城区的赵晓斌说,阅读考题的过程是一个震撼心灵的过程,带着发自内心的感动,在惜时如金的2个半小时考试中,他花了近40分钟时间用来阅读。

  与之有着相似感受的考生还有很多。来自天全,正在四川农业大学读大三的赵鸿谨对于考题最大感受就是“自豪”二字。在他看来,不仅自豪于在地震的残酷考验中,能涌现出如此之多感人至深的“小人物”,更自豪于正是这一个个看似弱小力量的汇集,不断书写出的属于雅安人、四川人、中国人那份坚韧顽强、自强不息的骄傲。

  公众:

  对人生的一次大考

  在“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志愿者卢霞第一时间从外地赶到灾区,她对于灾区群众和广大基层党组织中的普通党员在震后表现出的,发自内心的坚韧、善良、忠诚有着最为深切的感受。

  在她看来,这一考题将理论与实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要求考生要对发生于身边的人和事有一定的认知理解和观察能力,同时也要求考生本身就具有大量深入基层的社会实践积累。“只有这样,考生才能真正表达出考题所要求的标准,才能得到高分。”卢霞说,这对于身处灾区的雅安考生而言并非难事。

  在始终战斗于一线的基层干部看来,该考题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谋而合。“无论是普通群众,还是基层的党员干部,他们身上散发出的这些人性的光辉,也正是当今时代和社会发展,实现更多‘中国梦’所需要的‘正能量’。”宝兴县五龙乡乡长孙甫说。

  “将‘小人物’作为申论科目的考题,其传达的意义,绝非仅让考生答题那么简单。”于我市某高职院校长期从事思想、宣传工作的夏蓉老师则对该考题有着更深一步的理解。夏蓉认为,这一考题对准备加入公务员队伍的十多万考生,无疑是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不仅有助于感受“小人物”带来的感动,更能促进可能踏入公务员行列的考生们去思考:如何在新的岗位上为群众服好务,为社会服好务,让这份力量传递下去。

  记者 孙振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