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铁路:伸向雪域高原的百年梦想
20世纪的铁路“零公里”。
一个孤独的身影——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站在北平遥遥西望:他,想把一个红色箭头指向远方!
箭头所指的终点是西藏。
在地图上,两条红线把青藏铁路、川藏铁路的建设梦想,带向茫茫雪域高原。
川藏铁路倡建之“谜”
2004年,在青藏铁路紧张施工的同时,一张老旧发黄的《中国铁路全图》被发现,它引起了人们对中国铁路史及当时正在建设的青藏铁路的极大关注。
在这张1924年版的地图上,孙中山在他的“建国方略”中制定的《实业计划》,得到了印证。
“铁路为交通之母。”孙中山说。
当时,孙中山梦想修建的铁路包括:一条青藏铁路、一条滇藏铁路、两条川藏铁路共4条进藏铁路。其中,青藏铁路由甘肃兰州经格尔木至拉萨。川藏铁路包括南、北两条线,北 线由四川成都经甘孜至江达,南线由成都经打箭炉(今康定)至江达,南北两线在江达会合成一条线至拉萨。滇藏铁路由昆明经楚雄、大理、滇西北,在江达与川藏铁路南线会合并至 拉萨。
高原铁路的建设,成为孙中山《实业计划》中最富创意的设想。
在《实业计划》的“第四计划”中,孙中山又进一步周密化,设计了5条贯通全国的铁路大干线,细分为中央铁路系统、东南铁路系统、扩张西北铁路系统等。孙先生不仅提出了 构想,甚至还细列出了拉萨兰州线、拉萨成都线、拉萨大理线等16条具体规划。
孙中山,因此成为人们所熟知的、试图在川藏“筑路禁区”全面建设铁路这个宏大梦想的“第一人”!
而事实上,在更早的时候,据说清末四川总督赵尔丰也曾倡议修建川藏铁路:路线由成都经雅安至康定,西经理塘、巴塘至拉萨,并拟于川汉铁路修通之后即行修建。后辛亥革命 爆发,清朝覆灭,川藏铁路建设计划还未开始,就被历史和社会无限期地搁浅。
当时,赵尔丰计划将铁路从雅安修至宝兴,经嘉绒藏区土司的领地,然后再到康定。
“如果有了川藏铁路,绝大多数援藏的生活和战略物资,就会沿着这条战略铁路大通道滚滚而来,分裂中国的任何图谋就不会得逞。”一名解放军军人在他的日记中记述道。
但令人向往的川藏铁路工程“八字”都还没有“一撇”,赵尔丰就已经被四川保路运动的历史洪流淹没了。这个向西藏雪域高原发出川藏铁路何时才能修成“天问”的老人,最终 却带着“纸上谈路”的满腔遗憾而去。
1911年,赵尔丰死在了自己领地内的川汉铁路修建工地上!
铁路“乌托邦”愿景空描
当赵尔丰在他的奏折中,提出了修建川藏铁路这个十分大胆的设想,当时许多人们认为那将是一个不切实际的“乌托邦”梦想。
自四川宁远府(今凉山)节节高升调任川滇边务大臣之后,赵尔丰遇到了前人所未遇见的一系列尖锐社会矛盾。那个时候,社会矛盾已经似一座火山,时刻都有可能“总爆发”。 而赵尔丰每年从四川的财政收入中,仅能使用46万两白银的经费,作为自己经略边地的花费开支。这个数目,修建通向西藏的高原铁路,是远远不够的!
赵尔丰兼任驻藏大臣以后,每一次从康区往返于藏地,他都被长途交通问题而困扰。再加上在四川宁远府、雅州府等地的政治历练,赵尔丰精明的眼光中,已经看到了一条先进的 铁路,无疑将会带给高原无数发展和“脱胎换骨”的变革机会!
孙中山先生同样看到了这一点。
“铁路由人口稠密、经济繁华地区,走向人口稀疏、经济落后地区,获利甚大。经济水平相差越大,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需求也越大,只要交通便利,丰饶地区的物产势必大量流到 匮乏地区,以丰补歉,沟通有无,贸易势必繁荣兴旺,可以两得其利。”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就任全国铁路督办,他提出铁路干线的铺设使西部地区形成一个稠密的 铁路网络,并与中部、东部、南部铁路联成一体,有助于彼此间的互助交流,并将使西部地区从一个静态、闭塞、落后的区域变成为一个运动、开放、发达的区域,为西部的开发与建 设打下基础。
孙中山先生甚至还提出,中国的铁路应该在自身财力不足的条件下,可以通过举债的方式来实现这个梦想。然而当时中国深刻的社会矛盾,却不可能允许这样的计划一一付诸实 施。
“那个时候,连基本的地质资料、甚至连一张从四川到西藏沿线的地图都没有,人们就开始想像要把铁路通往西藏,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方夜谭!”原成都铁路局乌斯河工务段的一 位胡姓段长说。
据历史资料显示,即使到了解放军挺进西藏之前,人们都还找不出一张能够清楚标明川藏沿线地理情况的图册。长期的战乱,国家经济的凋敝,工程技术难题,加上人心已经犹如 散沙一般,修建高原
铁路的美好计划,因此也只能是“看上去很美”。
世界难题当代“破冰”
千年马帮已经不能承载逼人的形势之需。1950年,由于财力不足等原因,川藏铁路计划依然不能实施,解放军开始修筑川藏公路。
大批的地质工作者和工程师们开赴到前线。
传奇的“天路工程”从雅安开始,克服了塌方、水毁、雪灾、高寒缺氧的恶劣气候条件,加上高地震区、地热、岩爆等,让人们把“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留在了一座座高山上, 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掌握了许多第一手地质材料。
公路翻越了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甲皮拉山等14座大山,横跨大渡河、澜沧江、金沙江、怒江等十多条著名大河,终于自雅安来到了上千公里之外的西藏拉萨。
“走遍天下修公路,挥手打穿万重山。”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国家上马成昆铁路的建设,再一次点燃了雅安人对于铁路的激情渴望。
成千上万的人不能参加成昆铁路的建设,他们却在后方默默地支持着铁道兵们。
群众给官兵们送来营养慰问品,部队规定不准收,老百姓就把鸡蛋偷偷塞到掏空的南瓜里。在“气死猴子吓死鹰”的座座崇山峻岭中,成昆铁路这条钢铁动脉成为穿越险阻的史 诗,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了雅安人的面前。
铁路带给了人们巨大改变。
汉源县乌斯河镇,原来是荒无人烟的偏僻之地,如今已是人头攒动、生活沸腾!
每天早晨至深夜,一趟趟班车和出租汽车,把南来北往的人们送进又运出。大批的物资,也通过这里的成昆铁路进出于大山。
虽然只有短短的17公里路程,而且其中还有11公里是在黢黑的隧道中穿行,但铁路带给人们的已不仅仅是交通上的便利。
从来就没有放弃过铁路梦想的人们,时时刻刻都期待着能够让雅安再通上更长的铁路。
“政府还应该积极向上反映民意,争取让国家尽早把川藏铁路的事情提上议事日程……”2007年,市两会期间,一名参加两会的人大代表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补充 说道。
这是一种民意的充分表达。
在雅安党政网的书记信箱中,接收到一封封充满焦灼期待心情的来信更是把一种心情迫切地反映出来。有人甚至还建议雅安市政府联手甘孜州,争取先建成雅(安)康(定)铁 路。
而事实上,川藏铁路建设又何尝不是雅安市委、市政府所热盼:市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建设便捷通畅的交通网络,形成东出成都、乐山,南下攀西、云南,西进甘孜、西藏, 北上阿坝的4条快速出口通道;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速打造“川西物流中心”。
雅安早就把包括川藏铁路、雅(安)康(定)高速公路等建设作为大的战略性项目上报到了省上。
今年1月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在雅安征求对省政府工作报告意见建议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也再次提出:希望省政府支持修建雅安至康定铁路事宜。得到的答复 是:成都铁路局正积极配合省委、省政府与铁道部沟通“出川铁路大通道”问题,其中就包括有川藏铁路工程。
川藏铁路还要等多久?
“中国大熊猫的故乡,也是世界茶的源头,还是盆地向高原过渡的生态阶梯,更是沟通川、藏、滇各民族的地缘走廊。”
“一条古老的茶马古道,不仅把历史和今天,还把高原风光、地理奇观、民族风情连成一线。北纬30度的历史名城——四川雅安。”
2006年,CCTV中国十大魅力城市颁奖晚会上的两句精辟颁奖词,活脱脱地概括出千年雅安作为四川入藏“桥头堡”的咽喉地位,更是准确定位雅安与毗邻之地的紧密联 系!
“如果雅安到成都的城际铁路开通了,从雅安到成都只需要30分钟……而雅安到成都的这条城际铁路,也将和规划中的川藏铁路这部分路线重合。”
在川藏铁路有可能会尽早上马的消息传开后,雅安许多市民们的心都沸腾了!
“许多年来,我一直在关注川藏铁路。”
“到底好久才能开通川藏铁路线哦?争取建设川藏铁路,四川将不再是中国铁路的末端!这样才能彻底改变目前四川以西无铁路连接的历史!”
在互联网上,表示强力支持川藏铁路建设的话语,更是充塞了一个个网页。
“铁路是老百姓的交通工具,出行成都,铁路按里程算,也就是8元钱,而汽车走高速不论开私家车、还是坐客车,要多少钱?40多元!……这么简单的对比,大家都会算。” 有网友说。
“成都至雅安段为双线规划:一条满足货运和一般客运……四川代表团同时提出希望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开工部分路段,希望成都-雅安、雅安-康定先开工。”今年3月 21日,在我市传达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报告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雅安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守培的发言,再一次让与会者心潮澎湃。
如今,远在千里之外,西藏高原已有青藏铁路这一条中国交通大动脉。
日后,与雅安连通千年的雪域高原喜马拉雅同样渴望,再有川藏铁路这一条战略大动脉。
这,不仅是历史的夙愿;这,也是雅安人日思夜盼的夙愿!记者罗光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