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后奋力崛起 逆境中后发追赶——聚焦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红包
点击2015
●纳入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2160个项目累计完工1949个,完工率90.2%
●累计完成投资646.3亿元,投资完成率90.6%;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2.58亿元,增长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31亿元,增长10.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18元,增长8.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95元,增长9.9%
“十二五”发展主要成就
重建攻坚
实施重建新路的雅安实践
按照“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的目标要求,坚持以城乡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重建推动社会民生改善,民生事业实现跨越发展;以城镇体系和基础设施重建促进城乡整体水平提升,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以产业重建带动三次产业发展,自我造血功能得到极大提升;以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和生态修复为重点,抵御和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以坚守“六位一体”工作底线保障了重建工作经得起组织、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后发追赶
开创后发追赶的崭新局面
按照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确立的“抓住灾后恢复重建大机遇,做好生态文明示范大文章,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总体思路,坚持在打重建“硬仗”中补发展“欠账”,坚定不移地走后发追赶之路。
“十二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迈上500亿元台阶,是“十一五”末的1.75倍,年均增长10.6%。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1.5%、14.1%和1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53.8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77倍。
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17.4:55.1:27.5调整为14.4:55.9:29.7。
发展
提升
奠定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
“十二五”期间,新建高速公路189公里,新改建国省干道897公里、农村公路2200公里,川藏铁路成都(朝阳湖)至雅安段开工建设,雅西、雅乐、邛名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全市城镇化率达42.55%,比“十一五”末提高7.95个百分点。
完成名山撤县设区工作,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31.21平方公里,比“十一五”末增加10.21平方公里。
成功纳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和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
民生改善
实现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
“十二五”期间,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投入达629.97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4.67倍。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1%和13.9%。
城镇新增就业9.52万人,解决87万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改造各类棚户区和城市农村危房10.6万套。
扶持20.69万相对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绝对贫困发生率从9.1%下降到2.56%。
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瀑电”移民工作全面完成,库区群众生产生活进一步改善。
“十三五”发展基本思路
发展目标建议
●保持高于全国、全省的经济增长速度,质量和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
●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重大突破
发展形势
今后五年,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内涵已发生深刻变化,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发展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全省经济发展已进入规模质量同步提升期,正在积蓄新的发展动能,同时又将经历转型阵痛,面临严峻挑战。经过近三年重建,我市的发展基础和发展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底子薄、总量小、不平衡等仍然是最突出的短板。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把继续打“硬仗”、补“欠账”作为贯穿“十三五”期间的总要求,保持定力、乘势而进,加快追赶跨越步伐,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发展理念
“十三五”时期,必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根本遵循,下大力气破解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围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围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统筹处理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关系,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性。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围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路子,增强永续发展能力。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围绕解决内外联动问题,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围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发展目标
按照规划,到“十三五”末,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争取再上一个台阶,力争达到1000亿元;产业结构、动力结构实现优化升级,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经济迈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全面消除绝对贫困,贫困村全部摘帽,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开放型经济新机制基本形成,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加强,各项事业步入法治化轨道;“美丽雅安、生态强市”建设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受到严格保护,生态优势得到有效转化,生态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生态红利持续富民强市,生态家园魅力充分彰显,生态文明能够全国示范,走出一条“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特色发展之路。
发展重点
在“十三五”期间,我市将以践行重建新路为中心,以建设“美丽雅安、生态强市”为总揽,以打“硬仗”、补“欠账”为主线,以转化优势、特色发展为路径,决战重建脱贫“双攻坚”,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生态富民、交通会战、城乡提升“四大行动计划”,突出项目、开放、园区、企业“四大工作抓手”,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重建脱贫“双攻坚”是雅安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重大任务,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强化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这两场硬仗。“四大行动计划”“四大工作抓手”是雅安贯彻落实中央“五大发展理念”的切入点和具体化,对建设“美丽雅安、生态强市”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牵动作用,必须大力实施,全面落实,见到实效。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