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八大 争创新业绩 实现新跨越 雅安人民自己的银行 支起雅安金融半边天
六十年,雅安市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雅安农信社”)风雨兼程,不懈摸索与创新,破茧成蝶,去了旧貌展开新颜,去了贫瘠来了富饶,谱写了一部积淀六十年光辉岁月的发展史诗。
五年,白云苍狗。自党的十七大以来,携手奋进的农信员工以“农”为根本,以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共同谱写了这支拼搏奋发的“与农共舞”进行曲。
第一的荣誉,让雅安农信社稳步登上全市金融机构首位的宝座。激昂的工作热情,科学的工作理念,朴实的群众路线,实现了雅安农信社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嬗变,实现了雅安农信社从草根金融到现代金融机构的奋进跨越,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作“雅安人民自己的银行”。
截至2012年6月末,雅安农信社存贷规模已突破250亿元。其中,各项存款余额突破155亿,各项贷款余额突破95亿元,存贷规模均位居全市金融机构首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雅安农信社英姿勃勃,以辉煌成就,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献礼中国共产党,献礼雅安人民。
激情洋溢转型发展之路
五载耕耘硕果累累
雅安农信社“步步为农”、“步步为赢”
五年,在厚重的历史书籍中,不过寥寥数笔。五年,对于蓬勃发展的雅安农信社而言,却是一笔最珍贵的财富。
雅安农信社始终坚持以“勇于肩负助农致富的历史使命、奋力开拓与农共舞的伟大事业”为己任,以“服务三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旨,力争圆农民脱贫致富的人生梦。近五年来,雅安农信社累计发放各类贷款261.67亿元,其中涉农贷款204.34亿元,占贷款累放额78.09%。
围绕“三农”发展,雅安农信社坚持省政府统一领导、省联社统筹负责的工作格局和管理体制,加快了“改革发展”、“猛上台阶”和“战略转型”的步伐,各项业务稳步增长,结算网络逐步健全,产品日渐丰富,支持地方经济更加有力。
2007年4月,各县(区)农村信用社数据实现了全市联网;同年7月,实现了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内通存通兑;同年11月,加入了全国大小额支付系统、农信银结算系统和全国银联系统,实现了全国银行业间的通存通兑,彻底打通了制约发展的结算通道。
2008年4月,雅安农信社对外发行蜀信卡(银联);同年8月,开始发行蜀信家园卡;2011年针对高端客户发行金卡、白金卡和钻石卡。至2012年6月末,雅安信用社累计发行了家园卡、福农卡、综合补贴卡等各类银行卡52万张,共吸收存款17.58亿元。
2012年,网上银行系统正式上线,标志着雅安农信社向建设现代金融机构又迈进了一步。
“路子对了,事半功倍;路子错了,南辕北辙”。
雅安农信社总结了自十七大以来的经验教训后,按照省联社的要求制定了从传统金融转向现代金融转型的战略方针,提出了产权体制从合作制向股份制转型;经营管理模式从小而全向专业化的“小银行+大平台”转型;运行模式从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型;经营方式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员工队伍从普通型向智力型、知识型、专业型转型的发展战略。
经过不断的改革发展和战略转型,目前,雅安农信社资本充足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和不良贷款占比已基本达到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现在,雅安农信社存贷规模均位居全市金融机构首位。在2009年“全省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十佳单位”评比中,我市石棉、名山、天全、宝兴联社独占四席,在全省21个市州中首屈一指;2010年辖内天全联社赵军同志,获得“全国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服务中小企业领军人物奖”,四川农信社系统仅此一人。
一步步的改革创新,一步步的实事求是,雅安农信社满怀激情、阔步前行。五载耕耘五载风雨,只是恢弘篇章的序幕,在“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道路上,雅安农信社责无旁贷、永无止境。“敢于担当”侠义情
“甘于奉献”赤子心
雅安农信社打造企业文化
核心竞争力,是雅安农信社实现科学发展、把握竞争优势、收获成功的关键,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核心竞争中的“软实力”。雅安农信社在省联社的领导下,坚信企业文化是发展之基、生命之源,坚定不移地打造文化兴社的道路。
多年来,雅安农信社大力弘扬“敢于担当、甘于奉献、踏实守信、奋勇争先”的农信精神。将农信精神融入决策、管理和经营运作的每一环节,为“三农”服务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勇猛的动力。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细节决定成败的今天,雅安农信社在全系统开展了“合规文化、廉政文化、稽核文化”三大文化建设活动。立志打造合规经营、廉洁从政、水平专业、监督有力的员工队伍。
“合规文化”,是雅安农信社以“合规为荣,违规为耻”的集体主义荣辱观。
2011年,按照省联社的统一安排部署,雅安农信社开展了“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雅安农信社确定了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和重点,加强了对本单位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的检查、落实。及时协调解决活动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力保扎实、稳步、有序地推进雅安农信社“一个体系”、“两种机制”、“三个办法”和建立“四项”制度的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
近年来,雅安农信社相继开展了以职工运动会、技能大赛、乡村歌手大赛和演讲比赛为主题,倡导合规经营、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各种竞赛活动。通过活动牵引,雅安农信社内聚人心、外树形象,将合规文化扎实植根于员工思想,将和谐有序的企业文化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激发了员工的潜力和热情。“合规文化建设年”的开展,增强了雅安农信社的合规经营管理意识,丰富了企业文化,促进了农信事业的健康发展。
“廉政文化”,是雅安农信社着力打造的企业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廉政建设只有注入文化的基因之后,才会赢得恒久的生命。
2012年,为巩固雅安农信社“惩防”体系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常态化管理,营造崇尚廉荣贪耻的社风政风,雅安农信社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网点、进家庭的“三进”活动。 “三进”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由单位廉政文化向家庭廉政文化延伸,进一步提高了雅安农信社党员干部自觉遵守、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能力,保障了雅安农信社持续健康的发展。
“稽核文化”,是雅安农信社针对金融行业特殊性,加强监督检查而建立的全流程风险控制体系。目前,已逐步形成了预防为主、事中监督和事后处理并重的稽核文化,通过稽核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及时分析原因与不足,制定相应对策,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之下,如今的雅安农信社已形成了“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经营理念、“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企业选才思路和“人性关怀,顾客至上”的人性化服务原则的企业文化,塑造了雅安农信社服务至上之魂,铸就了农信社员工的贤能才干之体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之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雅安农信社仍将在企业文化的改革与发展道路上带领全市员工孜孜不倦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奋发追求。建基层党组织堡垒 造风清气正党风
雅安农信社党建成就卓著
送温暖暖人心
党组织堡垒垒保障
每年“七·一”建党节和春节之际,雅安农信社都会在系统范围内开展“送温暖”活动。为老党员、老职工和家境贫寒却依旧尽职尽责的困难党员、困难职工,以及优秀带头的劳动模范送上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
多年来从未间断的“送温暖”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对雅安农信社的忠诚度与归属感。在雅安农信社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全体员工在党组织的关心和感召之下,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都得到了明显的好转。
近年来,雅安农信社积极开展“挂包帮”活动,坚持“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选择了芦山县清仁乡仁加村作为帮扶对象。为切实落实好帮扶任务,办事处主要领导人带领相关人员到该村进行实地了解,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工作方案,确保帮扶规划有章可循。
在每年“七·一”建党节时,雅安农信社不无例外地对在“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进行表彰。今年,宝兴县联社被中共四川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评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树立典型,学习先进,各党支部和党员的工作实绩、工作作风得到了基层群众的广泛认可。基层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名副其实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党务公开之光
照亮廉政建设之路
清风雅雨,洗净铅华;阳光普照,春暖花开。
为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省联社雅安办事处成立了“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指导全市农信社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部门具体抓,层层抓落实,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使责任制运行环环紧密相扣,确保责任制的全面落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地深入开展。
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雅安农信社首创四川省农村金融系统内的“检企共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和加强了农信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为全省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营造风清气正、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有着突破性的重要意义。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助推“三农”发展 农信人勇担社会责任
实施“惠农兴村”工程
消除金融服务空白乡镇
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雅安农信社,在改革创新亮剑的同时,始终情系“三农”。
为了让全市广大贫困农民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公共金融服务,雅安农信社2011年以来深入实施“惠农兴村”工程,现已在全市145个乡镇布放ATM设备 53台、POS机具261台、EPOS机具947台,建立农户经济档案32.98万户,建档面和授信面分别达到98%、100%,聘请金融服务联络员1068名,在农村地区初步达到“村村有点有机有联络员,户户有档有卡有授信额”,真正把雅安农信社办成了“雅安人民自己的银行”。
同时,雅安农信社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全力消除金融服务空白乡镇。自2011年起,已在全市13个金融机构空白乡(镇)新建营业网点13个,在芦山、雨城、石棉、名山4县(区)实现物理网点金融服务全覆盖,全力以赴满足了山区群众存款、小额现金支取等方面的金融服务。
助农创业致富
坚持“扶微助小”
在地方政府“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指引下,许多外出务工人员踏上了回乡创业发展致富的道路。为了积极履行雅安农信社肩上担负的社会责任,让辖内居民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雅安农信社相继推出了利率优惠的“青年创业贷款”和财政贴息的“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已累计发放青年创业贷款1.01亿元、妇女创业贷款0.32亿元,促成2000余名青年和妇女返乡创业,圆了一家家一户户的创业梦想。
孩子是冉冉升起的朝阳,满含着家人对未来的希望。截至2012年6月末,雅安农信社为了让辖内的农村儿童、青年不失学、不失业、不失家,在全市范围内捐建了8个“留守儿童之家”,累计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2100万元,失地农民创业贷款4725万元。
在确保“三农”资金需求的同时,雅安农信社实施“扶微助小”工程,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金融创新,积极拓宽中小企业信贷渠道;通过创新信贷产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通过创新担保方式,解决中小企业难贷款问题。
立足“三农”,支持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雅安农信社永远不变的追求。
支持灾后重建
危难中彰显大爱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轰隆隆”一声巨响,地震摧毁了无数人的美好家园和希望。雅安农信社163个网点中,有106个网点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23个网点无法正常营业。
灾情就是命令。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雅安农信人积极投身到抗震救灾中。办事处领导班子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动人员了解营业网点受损情况,确保抗震救灾期间基本金融服务正常运转,同时迅速制定了有效的信贷措施,通过多种渠道组织资金,大力支援受灾群众恢复生活生产,进行灾后重建。
截至2008年12月末,雅安农信社共发放抗震救灾贷款1.42亿元,党员交纳特殊党费14.25万元。
因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表现突出,省联社雅安办事处被四川银监局授予“银行业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荣誉,被省联社授予“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雅安市委、市政府、军分区也授予了省联社雅安办事处“雅安市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成为了全市受表彰的61个先进集体中,唯一一家金融机构。
雅安农信社辖内汉源、宝兴等联社的7个集体,及10名先进个人也分别荣获了中国银监会、中央金融团工委、省联社、四川银监局等相关单位的表彰。
六十年岁月如梭,五年光阴似箭。
雅安农信社阔步前行,意气风发迎接新挑战。遥望未来,雅安农信社锐意进取、信心十足,昂然扬帆起航。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之下,雅安农信社将开拓新市场,争创新业绩,实现新跨越,开创新的辉煌!
实习记者 刘丽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