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金果长廊”果农“绿色银行”——聚焦“五雅”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之雅果产业发展

来源:
2020-06-23 12:25
浏览:
收藏 打印

套上白色薄膜的成片甜樱桃树,成为清溪镇的一道风景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郑从伟 摄

在生态雅安的热土上,横亘着三条百公里百万亩乡村振兴产业带,体现了雅安特色农业产业(雅茶、雅竹、雅果、雅药、雅鱼“五雅”)的发展成效。

“五雅”中的雅果,主要分布在以石棉、汉源为主的百公里百万亩乡村振兴果蔬产业带,部分分布在以雨城、芦山、天全为主的百公里百万亩乡村振兴果药产业带,涵盖石棉黄果柑、石棉枇杷、汉源甜樱桃、汉源苹果、雨城猕猴桃等多个类别,总面积63万多亩,串联起景区、农业园区、贫困村,辐射带动数以万计的果农发展产业、致富奔康。

品种多样——

全市水果产值达26亿元

6月22日一大早,汉源县清溪镇同心村村民王兴美,送走农家乐的一批客人后,又忙着摘果、分拣、包装、出售。这是6月中旬同心村甜樱桃成熟以来,王兴美生产生活的常态。靠着3亩甜樱桃和夫妻俩的勤劳,王兴美还清重建新房的贷款,又将空余房间拿出来办农家乐,交由村里统一代管;农闲时间,她还进城务工,一家人顺利摘掉贫帽。

泥巴山下的同心村,土坯房、黄泥地、种玉米是当地村民对贫困的共同记忆。2004年同心村开始大面积种植甜樱桃,令村民“超出预想”地发展起来。特别是“4·20”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同心村在一系列政策的扶持引导下,重建新村聚居点,发展甜樱桃、花椒等3000多亩,村民住上新房子、搞起农家乐、试水农旅融合。

“当初建房时,家里老人反对建的房间太多,后来听说我要装修客房搞农家乐,大家都不相信,老人让我先装修一间,等以后有了客人再装修。”王兴美的邻居张杰是其发展农家乐的引路人。如今,张杰家的10亩甜樱桃红了,旅游接待也旺了。网店经营实在忙不过来时,每天限量100单,农家乐的客房预订已经排到端午节,甚至7月出头。他还想成立旅游联盟,整合村里的空余房间,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而汉源县九襄镇木槿村村民黄英,流转数百亩土地种植甜樱桃、苹果、梨、李等。她经营的农家乐“河畔人家”,成为销售农副产品的绝佳平台。她说,种水果有一半的风险在市场,而市场行情年年不同,品种多样能有效降低市场风险。

因地制宜,是农耕文明沉淀下来的智慧和自觉。坚定走特色化发展之路,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我市形成具有区域特点、产品特色的产业发展带和集中发展区。

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全市63万多亩水果基地,2019年实现水果产量63.2万吨,产值26亿元。如果将核桃等干果纳入其中,全市水(干)果的面积超过110万亩,产值更高。

在这之中,产值最高、效益最好的当数甜樱桃,最早由汉源供销社从山东引回。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汉源县通过不断引进新品种、培育改良本地品种,甜樱桃种植面积达6.37万亩,产值5亿元。效益次之的是黄果柑,这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品种;去年,全市种植面积9.74万亩,实现产值4.67亿元。在诸多品种中,面积最多的是猕猴桃,分布在市域北部的芦山、天全、雨城等地,面积达到12万亩。

品控严格—— 

绿色是代名词和标签  

在雅果发展的历程中,科技是不可忽视的关键支撑。

石棉黄果柑、石棉枇杷、汉源甜樱桃、雨城猕猴桃等产业的发展,都有专家的支持。果农在专家“管理月历”的指导下,进行果园管护和病虫害防治。

雨城区多营镇大深村村民廖忠荣说,刚开始引种红心猕猴桃时,由于不懂得修枝、授粉、疏果等技术,种出的猕猴桃果子小、口感差。后来通过邀请川农大专家到果园进行技术传授和指导,他已掌握成套的种植管护技术。

多营镇大深村位于国道318线旁,村子镶嵌在山坡上,没有几亩平地。2004年左右,当地淘汰庄稼,大面积种植红心猕猴桃,至今大深村顺利退出贫困村。

相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汉源县。20世纪80年代,汉源县引进甜樱桃的时候,由于缺少种植、管护等技术支持,树长大却不结果、结小果,部分群众失去信心,砍伐果树。后来,汉源县启动标准果园示范基地、示范点打造,政府为申报示范基地和示范点的主体,分别匹配20万元和2万元不等的扶持资金,用于基础设施提升和生产设备设施配套。

“果园管理大多以家庭为单位,自我管理零散分散,每家每户的管理水平不一。通过示范带动,解决了果农怎么种、怎么管,种不来、管不来等问题,汉源县的果园建设、管理越来越规范。”汉源的解决之道,也是全市的解决之道之一。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雅果产业已从扩面转变到提质阶段。

去年12月18日,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推进会议召开。会议指出,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建设绿色农业经济是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的重要抓手,必须坚持把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作为全市农业产业发展的定位和方向,着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让绿色、有机成为雅安农产品的代名词和最鲜明的标签。

“果园面积已达到极限,现在的关键是老果园改良和品质提升。”汉源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汉源县结合创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建设汉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通过市、县补助的方式,对农产品安全质量进行监管,“为后期的品牌建设做好了铺垫。” 

也是在这前后,市政府先后印发《雅安市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工作方案》等文件,制定具体的条件保障标准,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件保障从纸面落到实际。去年初,我市还荣获“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称号。

“智慧农业也是一个方向。中央、省级在这些方面逐步有项目支持。”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汉源县和阿里巴巴在数字农业领域展开合作,组建阿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前期主要采取农业园区建设资金和合作社自筹的方式,在汉源甜樱桃、苹果等代表性品种的果园进行试点,配备数字化设备,与手机连接,实时监控果园情况,进行精准管理,做好品控;长远打算是入驻阿里旗舰店,拓展销售平台。

品牌运作——

品牌建设与推广齐发力  

“专业人做专业事,农民的根在土地,果农就负责生产、种植、品控,品牌打造和营销的事交给更专业的人来做。”6月8日上午,2020年四川美丽田园欢乐游启动仪式暨汉源甜樱桃正宗原产地推介会在汉源县九襄镇花神广场拉开帷幕。汉源县山里红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任素茂,一早就准备冰壶、红灯等多个品种的甜樱桃,精心带到会场作推介。

五年前,山里红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到中国邮政竞标,以过硬品质获得邮政青睐,形成“邮政+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方式,由合作社负责统防统治,保证甜樱桃品质,中国邮政以不低于市场价进行收购,在平台和渠道销售。由此,山里红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有了专业的销售平台,果农不愁卖果子,收益更有保障。

“政府有好平台,搭政府顺风车,走在最前列……”果农对节会的积极参与、热情赞美,更显出节会办到群众心坎里。

近年来,石棉的黄果柑节、枇杷采摘节,汉源的梨花节、桃花节、甜樱桃采摘节、葡萄采摘节等,都通过节会搭建农产品推广和营销的重要平台。

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政府就是想法更好推介农产品,让更多人知道。

在品牌建设上,我市整合种养资金、财政资金等,重点培育和打造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推动其进行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做好品牌、包装等,打通超市直供渠道。

目前,汉源甜樱桃等农产品与红旗连锁、伊藤洋华堂等都有合作。

与此同时,我市还强化品牌统筹整合,着重打造好“天润雅安”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快构建“农业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体系,不断擦亮“雅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

2018年1月,石棉黄果柑“伊福宝”、石棉猕猴桃“伊禄宝”、石棉枇杷“伊寿宝”、石棉核桃“伊喜宝”、石棉中药材“伊富宝”、石棉蔬菜“易富宝”系列商标成功通过原国家工商总局受理,标志着石棉首个全产业、全门类、全品种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正式诞生,进一步释放了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信心决心。

2019年,石棉黄果柑、石棉枇杷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分别达9.09亿元、1.21亿元。

石棉县有关方面表示,将继续在“造品牌、用品牌、推品牌、护品牌”四个方面下功夫,推动更多石棉特色农产品走出四川、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加快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

“去年仅卖枇杷就有3万多元收入。”石棉县美罗镇碾子村村民余林表示,他在果园中找到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盛夏时节,石棉枇杷满山坡。余林每天最大的快乐就是将摘好的一背篓枇杷背到临时收购点,分选好后卖给外来客商……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唐小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