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领航之路·铸魂 伟大征程树丰碑 接续奋斗再跨越
(一)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坐标中,长征必须是一个醒目的转折点。
1934年10月,傍晚。暮色低垂,寒意涌起。江西于都河以北,一支陷入危境的队伍在这里集结,开始漫长而艰辛的征程。
那个时刻,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到了危急关头,中国革命到了危急关头,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关头。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长征路上风雨如磐、万般艰辛,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他们一路向前。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百年风云激荡,回忆那段史诗般的历史,我们惊奇地发现,坐标中的雅安是如此醒目。
中央红军长征在雅安历时5个多月,足迹遍及雅安全域,留下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等英雄壮举和胡长保舍身保护毛主席、席懋昭护送陈云出川等可歌可泣的故事,彻底粉碎蒋介石围追堵截妄想消灭中央红军主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完成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的胜利会师,实现红军长征北上的重大战略意图。
这是气势磅礴的长征史诗上的光辉篇章,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雅安的宝贵财富。
历史没有终结。重温峥嵘岁月,就是为了看清我们脚下的道路,传承红色基因,从百年党史里汲取推动雅安跨越发展的磅礴力量。
(二)
1928年夏季,红色火种经历万里征程,播撒至雅安——中共雅安特别支部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雅安建立最早的组织。
川西边陲的小城雅安,因长征而扬名四海。
一段段饱满的历史、一个个立体的人物,从岁月深处走来。1935年5月23日,中央红军从凉山州冕宁县进入雅安市石棉县境内。
大渡河畔,花开烂漫。大渡河水奔腾咆哮,过河只能用渡船。
据史料记载,当年大渡河平均流量每秒1218立方米。
5月正是河水上涨期,当时的流速约每秒6米,水中礁石林立。
更早之前,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这里全军覆没。
“孙继先。”
“到!”
1935年5月25日,一群人庄严肃穆地站立在大渡河畔。红军一营营长孙继先接过强渡大渡河的任务。这次渡河关系到全军生死存亡。
敬礼!17位勇士出列,高举右手。
强渡,在9点开始。
轻重机枪掩护,小船在激流中颠簸。前方是枪林弹雨,底下是滚滚江涛。
历史的细节让人感慨。
许多年以后,在延安,毛泽东对斯诺说,强渡大渡河是长征中间最关键的事件。如果在那里失败了,红军就可能被消灭。
不仅是强渡大渡河,红军长征在雅安沿途播下红色的革命火种和革命真理,留下穿越时空的长征精神。
在荥经县三合乡茶合岗,毛泽东主席的警卫班长胡长保,为保卫主席的安全献出年轻的生命。
在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红军留下三次艰苦跋涉的带血足迹,无数红军战士的忠骨被埋在茫茫雪山之中……
历史告诉我们,再大的浪涛也不能阻挡中国革命的航船。在雅安,红军将士用血与火打造出一座座精神高地,激励着雅安儿女在新的长征路上拼搏前行。
(三)
赓续红色血脉,“征程”万里,初心如一。
今年4月,党史学习教育省级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暨省级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在四川长征干部学院夹金山分院举行。沿着红军翻越夹金山的路线,领导干部们先后来到毛泽东朱德长征硗碛旧居、红军小道、夹金山五道拐和海拔4114米的王母寨垭口,边走边看、边听边想,深情追忆先辈在长征路上筚路蓝缕、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峥嵘岁月,深刻体悟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
站在垭口处,他们深思,该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怎样的精神力量,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长征路上,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政治方向是赢得胜利的根本。
历史告诉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建设坚强有力的党,事业发展就有根本依靠,复兴征程就有领航力量。中央红军长征在雅安,以大无畏的精神完成强渡大渡河、三越夹金山的伟大壮举,根本原因在于红军将士有着铁心向党的坚定信念。
长征路上,心系人民、团结奋斗是创造辉煌的力量源泉。沿着红军长征在雅安的足迹,革命遗迹数不胜数,传颂着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主席让马”“一袋干粮”“金色的鱼钩”“一口铁锅”等感人故事里,大家都争着把希望留给战友,把死亡威胁留给自己。
长征路上,敢于挑战、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精神是制胜法宝。“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在后勤保障给养十分匮乏的条件下,在超常态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红军战士迎难而上,克服让人望而却步的种种困难,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顽强意志,战胜一次次挑战。
(四)
时空转换、岁月轮回,唯有信念不变。这就是红色雅安的底色,历经风雨洗礼,愈加鲜艳夺目。
1988年3月13日,一位14岁的少年,在扑灭石棉县海子山森林火灾,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时壮烈牺牲。他是“全国十佳少先队员”赖宁。
在大渡河畔,在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人们争相传扬一个爱党忠诚的名字,赞颂着一种履行使命、无私奉献的精神。成列军,因为超负荷工作,倒在移民搬迁和灾后重建的岗位上,用生命书写对党的无限忠诚。
“4·20”芦山强烈地震,灾难降临、生死顷刻,一位身患癌症的基层党支部书记挺起脊梁,冲锋在前,吹响抗震自救集结号,确保全村1900余名村民一个也不少。他是袁超。灾难面前,他让我们看到共产党员不退缩的无畏精神、不懈怠的执着信念和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情怀。
大火肆虐,英雄出征。2020年4月,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再次发生森林火灾。面对火海,雅安消防官兵身披星辰、逆行而上,脚踏火海,用专业的救援战术和冲锋在前的战斗精神,以血肉之躯筑起一道生命的防火墙。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我们知道,他们来自雅安!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我带头!”在疫情肆虐的当口,在抗击疫情的各个战场,在组织复工复产的各个环节,雅安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我们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我们知道,他们是雅安人!
无论是烽火硝烟中前赴后继为中国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辈,还是和平建设年代无数在平凡岗位上作出奉献和牺牲的成列军、袁超等,都反复印证,这份忠贞信仰,历经岁月浸润,已成为这片土地的基因,深深植入雅安大地的肌理,融入雅安人民的血脉,不仅成为一代代雅安儿女的集体意识,更成为这片土地的鲜艳底色。
(五)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只有不断为信仰河床培土固基,才能为转型的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钙质。
勿忘先烈,我们才能走得更远。在雅安,信念的力量如江流澎湃、恣意奔涌。
在石棉县,建设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和纪念馆;在宝兴县,建设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在荥经县,建设胡长保纪念广场;在天全县,有“红军村”;在名山区,有红军百丈关战役烈士纪念园……每年,这些地方都会成为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让党员接受精神洗礼。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长征精神又一次唤醒我们的历史记忆。“从哪里来,向何处去”成为我们党深刻思考的问题。
在市委读书班上,市委书记李酌表示,只有大力弘扬“忠诚如山、干净如雪、担当如石”的精神,紧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才能带领雅安人民在新征途中,翻越一座又一座新的“雪山”,奋力实现追赶跨越、高质量发展。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面对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的目标,我们必须要做好推动雅安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工作思路、发展定位等一系列新的课题。
巍巍丰碑,传递无穷力量;不朽精神,激励接续奋斗。
让我们面对机遇敢于抢抓、面对落后奋起直追、面对竞争全力拼搏、面对艰险百折不挠,用铁肩膀挑起硬担子,沉下心来解决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翻越一个又一个新的“雪山”“草地”,在全省竞相发展的大潮中赢得主动、抢得先机。
本报记者 黄昆 熊蕊 程普 高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