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商业银行为您支招  筑牢金融“心”防线 共建金融好环境 “加强信息保护和支付安全 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欺诈”主题季活动系列报道(三)

来源:
2017-02-15 09:52
浏览:
收藏 打印

雅安市商业银行挺进路支行工作人员向市民宣传金融知识。

去年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261号文件”)。接到通知后,雅安市商业银行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提升广大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维护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作出了积极贡献。

该行不仅严格限制了开卡数量,严格执行实名制管理规定,还强化内控,提升了银行卡安全管理水平。同时,该行落实责任,严肃查处,对内建立健全了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根据261号文件的相关要求,该行对账户实名制管理、转账管理、银行卡业务管理、可疑交易监测等相关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为强化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雅安市商业银行组织员工走上市区街头,并通过媒体以及该行微信公众号等,对防范电信诈骗相关金融知识进行了广泛宣传,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提醒市民

转账24小时内可撤销

去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规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个人通过银行自助柜员机向非同名账户转账的,资金24小时后到账。这意味着转错账、被骗了的款项可以追回来。不过该新规实施不久,就有媒体曝出诈骗分子的新骗局。这样的骗局在我市也有发生。

据雅安市商业银行工作人员透露,近日,一张姓市民在该行自助柜员机取钱时就差点被骗。当时,张先生在自助柜员机取完钱正准备离开时,突然凑上来两名男子,两人表示他们的卡当天的取现额度已经用完,他们希望通过银行卡把钱转账到张先生的账户,请张先生取现金给他们。

该行工作人员听见后,觉得事有蹊跷,于是立即上前询问详情。因诈骗行径败露,两名男子立即转身离开。

雅安市商业银行在此提醒:根据银行新规,在ATM机上转账时,除同行同户名的卡,其他均在24小时后才能到账,且24小时内可撤销转账!不法分子以“先转账、再取现”骗取受害者信任,在拿到现金后,便会前往柜台撤销转账!广大市民及银行工作人员如发现类似情况,请立即拨打110报警。

普及金融知识

读懂银行卡三类账户

为保护持卡者的用卡安全,央行发布通知规定,自去年12月起,个人在银行开立账户分三类管理。到底如何分类?持卡者该如何正确使用?雅安市商业银行在此简单为您普及。

1、个人账户应该如何分类?

为有效兼顾支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个人可以更好地分类管理自己的账户,合理分配账户用途和资金,防范资金风险。2016年4月1日,央行正式实施建立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机制。

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分为Ⅰ、Ⅱ、Ⅲ类。

其中,Ⅰ类户为当前个人在银行柜面开立、现场核验身份的账户,具有全功能;Ⅱ、Ⅲ类户为通过银行柜面或者互联网等电子渠道开立的银行账户,具有有限功能,且需要与Ⅰ类户绑定使用。

2、我们应该如何合理使用银行分类账户呢?

Ⅰ类户是全功能账户,可以办理存款、转账、消费缴费、购买投资理财产品等,使用范围和金额不受限制。个人的工资收入、大额转账、银证转账,以及缴纳和支付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业务应当通过I类户办理。Ⅱ类户需与Ⅰ类户绑定使用,资金来源于Ⅰ类户,可以办理存款、购买银行投资理财产品、消费缴费等。Ⅲ类户主要用于网络支付、线下手机支付等小额支付,可以办理消费缴费。

3、你知道Ⅰ、Ⅱ、Ⅲ类账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吗?

Ⅰ类银行账户与Ⅱ、Ⅲ类银行账户的关系就像是“钱箱”与“钱包”的关系。个人大额资金可以存储在Ⅰ类户中并通过Ⅰ类户办理业务,而个人日常网上支付、移动支付以及其他小额、高频支付,则尽量通过Ⅱ、Ⅲ类户办理。

17种常见电信诈骗手段 支招教你见招拆招

为防止市民上当受骗,雅安市商业银行在此为您整理了17种常见电信诈骗手段,教你见招拆招!

1.号称机关单位发放补贴

手法:冒充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冒充医保局发放“新生儿补贴”,冒充税务局办理“汽车或房屋退税”等。通常要求接听者把“手续费”等打到指定账号,并承诺之后返还。

支招:这类政策通常会按照重大事项公示制度进行通告。如若不确定,可上网查询或拨打相关单位的电话进行咨询。

2. “公检法”等机关要求协助

手法:冒充公检法机关告知“怀疑你涉嫌洗黑钱”、“法院传票未领取”、“刑事案件需要协助”,先将人震慑住,骗取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后,要求事主将资金转移到指定“安全账户”。

支招:接听人应保持警惕,及时报案,并向相关单位咨询,不要轻易汇款。

3. “航空公司”提醒航班取消/改签

手法:骗子冒充航空公司称“航班取消/改签”,通常提供的姓名、航班等信息都是正确的,并要求事主转账支付“手续费”。

支招:从官网上查询航空公司的电话,致电航空公司或者机票代理核实。另外,也可以登录机场的官方网站来查询航班动态。

4. 假冒银行提示刷卡消费

手法:骗子以XX银行的名义,提醒您在某地刷卡消费,消费的金额将从账户中扣除。

支招:下载银行手机APP,随时查询银行卡消费情况;如果有疑问,可拨打银行卡后的客服电话。

5. “移动公司”积分兑换礼品

手法:1.冒充移动员工,约客户到某地兑换礼品。服务中,骗子私自记录客户的礼品兑换码,用低价礼品套取客户的高价礼品。2.假冒10086发送“积分兑换现金”短信,诱导客户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

支招:登录积分兑换的官方网页,从网上进行兑换;或者发送指定短信到10086。

6. 亲友“出事”急需汇款

手法:骗子主动拨打事主电话,告知“家人出车祸”、“孩子被绑架”,要求迅速汇款到其指定的账号。

支招:及时跟家人核实信息。平时存好家人的好友或者学校/单位的电话,如联系不上本人,及时向他们咨询。

7. 手机号码中奖

手法:号称某知名企业或者电视台,告知事主“手机号码中奖”,要求用户先汇邮费、手续费或个人所得税到指定的银行账号。

支招:天上不会掉馅饼!收到中奖短信不要轻易相信,更不要汇钱。

8. 猜猜我是谁? 冒充熟人打电话

手法:骗子拨打电话,并让事主听声音猜测他是谁。通常骗子会假冒事主的朋友或单位领导。取得信任后,骗子称“急需用钱”,让事主汇钱到其指定的账号。

支招:让对方主动说明身份,通过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发生的事情进行验证。

9. 发送“艳照”进行诈骗

手法:骗子声称手头有事主的老公或老婆的“开房艳照”或“老同学聚会照片”,并发送短信链接。事主一旦点击,链接中的木马程序启动,会从手机绑定的银行卡中转账。

支招:千万不要点击来路不明、附带有网络链接的短信;下载杀毒软件,定期检查手机。

10. 发布虚假爱心传递诈骗

手法:骗子将虚构的寻人、扶困帖子以“爱心传递”方式发布在朋友圈里,引起善良网民转发,实则帖内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电信诈骗。

支招:陌生人的相关信息或链接尽量不要转发传递,如果是看到别人转发一定要问清事情的真实情况再决定是否要捐款和转发。

11. 提供考题诈骗

手法:骗子针对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拨打电话,称能提供考题或答案,不少考生急于求成,事先将好处费的首付款转入指定账户,后发现被骗。

支招: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12. 网络购物诈骗

手法:骗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微信、淘宝等店铺,一旦事主下单购买商品,便以各种理由要求其汇款,或要求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支招:网上购物一定要找靠谱渠道,一旦发现钱财被骗,应马上报警,避免更大的财产损失。

13. 电话/电视欠费诈骗

手法:骗子冒充工作人员拨打电话或直接播放电脑语音,以其电话/电视欠费为由,要求将欠费转到指定账户。

支招:可以通过拨打营业厅官方电话进行费用查询,如需缴费要按照正规程序进行缴费,切勿将钱打到任何账户。

14. 高薪招聘诈骗

手法:骗子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随后以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支招:找工作一定要从正规渠道寻找,若工作前要先交钱,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

15. 伪基站诈骗

手法:骗子利用伪基站向广大群众发送网银升级、10086移动商城兑换现金的虚假链接,一旦受害人点击后,便在其手机上植入获取银行账号、密码和手机号的木马,从而进一步实施犯罪。

支招:在点击链接前,先确认是否是官方链接,最好通过搜索的方式进行点击,不要轻易从短信中点击链接。

16. 二维码诈骗

手法:骗子以降价、奖励等为诱饵,要求受害人扫描二维码加入会员,实则附带木马病毒。一旦扫描安装,木马就会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

支招:来路不明的二维码不要轻易扫。

17. 办理信用卡诈骗

手法:骗子通过报纸、邮件等刊登可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的广告,一旦事主与其联系,犯罪分子则以“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虚假理由要求事主连续转款。

支招:尽量从正规渠道处办理信用卡,一旦被提出要先交钱立即拒绝。

雅安市商业银行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蒋龙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