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热爱撑起“甜蜜事业” ——记我市返乡创业者彭世林

来源:
2025-05-07 10:06
浏览:
收藏 打印

彭世林(右)教授学员制作面点

“3个全麦太阳花。”“我要一个藏茶洛代夫、一个甘露梅香。”5日下午3时,雨城区第一金街一家叫蜜堂的店内,顾客络绎不绝,摆在橱窗内的各色烘焙产品款式多样、香味扑鼻,店铺经营者彭世林和店员穿梭在店内,为顾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火热场景的背后,是彭世林不断钻研烘焙技术,对每一个细节精益求精的回馈。

彭世林用心挑选食材,巧妙搭配口味,力求让每一位品尝过他“作品”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独特的魅力。不少熟悉他的人都说,彭世林是一名用天赋和努力开拓创业之路的烘焙师。

□本报记者 郑瑶

返乡创业

用热爱拥抱梦想

彭世林的这家蜜堂烘焙店,装修简约,几排置物架上整齐摆放着制作面点所需的设备。一间小店,承载了返乡创业者彭世林的梦想。

2001年,在同龄人还在高中校园苦读的时候,彭世林便已“闯荡江湖”。然而,在成都的工作并不顺利,几次失败后,他想换一种生活方式。

“我当时没文凭、没技术、没人脉,很多工作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所以我就想学一门技术。”彭世林回忆,在机缘巧合下,他去学做点心,竟在烘焙上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就这样开启了烘焙之路。

之后的日子里,彭世林又在一家小吃店更深入地了解糕点,特别是川点和粤点的区别,不断学习新内容也让他下定决心在糕点这条路上走下去。

2016年,在外闯荡多年的彭世林决定回到雅安。“在外漂泊久了,早晚都会回到家乡。”对于早早进入社会的彭世林来说,家乡才是归宿。

回到家乡后,他听说雅安有家火锅店的素食做得不错,被该店的企业文化、展示的平台等所吸引,随后加入该店,转型成为一名素食点心师傅。

2019年,彭世林萌生了在雅安创办自己烘焙品牌并开设店铺的想法。说干就干,他联合在成都结识的同行共同成立了工作室。

当时,我市人社部门对返乡创业者给予大力支持,彭世林同样享受了政府的创业扶持,包括各类创业指导及培训、推荐参加各类创业比赛等,他也荣获了“四川省返乡入乡创业明星”的称号。

政府的扶持加上自身的不懈努力,如今,彭世林的店铺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市场上众多烘焙店中脱颖而出。

持续探索

以创新引领市场

创业的关键在创新,这也是彭世林的事业能够发展壮大的核心因素。面对市场的竞争与挑战,他坚持产品创新,融入养生理念和地域文化,不断探索烘焙行业的无限可能。

彭世林心目中最好的面包一定是采用绿色无污染的有机食材制作而成。在发酵环节,他使用不同的水果酿造不同风味的天然酵母,让面团自然发酵,“自然发酵遵循传统古法,成本较高,发酵时间较长,技术要求高,但优点也很明显,口感更好,风味更佳。”

烘焙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关键的一环。彭世林秉持“无油无糖更健康”的烘焙理念,在面团的使用中,也和常规有所不同。“面团无油无糖不易保存水分,我们配比高含水量的面团,在高温的瞬间烘烤下,水分能被锁在面包内部。”彭世林说。

每年,彭世林都会去全国各地考察学习,持续推出新品,让顾客有新鲜感,也让他的烘焙产品更具竞争力。

此外,彭世林通过参加各种比赛,从2016年至今先后获得了高级面点师、中式面点高级技师称号,并荣获全国、省、市多个奖项,被四川省人社厅评定为 “四川工匠”“四川省技术能手”,曾获得四川省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

谈及经营之道,彭世林表示,他并不擅长做生意,但始终相信真诚是打动客户的关键。他想把每一个面包做好,让顾客享受美味的同时,感受一段品尝食物的惬意时光。这也与他的理想相契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