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盎然、微风徐徐,在雅安市名山区新店镇一茶园里,漫山遍野的茶树碧绿如茵,采茶工人们身挎茶篓,双手在茶垄上不停地翻飞,将一颗颗嫩芽收入其中。 名山区茶园栽种面积35万余亩,茶产业是全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名山区纪委监委聚焦茶产业发展,科学精准有效开展监督,纪检监察干部们深入田间地头、茶叶企业、茶叶交易市场等走访调查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了解地方党委政府以及职能部门服务保障茶产业发展情...
截至11月,雅安农商银行名山支行向全区通过茶叶转型升级验收的525家茶企提供了贷款支持4.66亿元,占全区验收通过茶企贷款的90%以上。对未通过验收的96家茶企4701万元贷款,将按照区政府政策要求实施压缩退出,通过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助力名山茶产业转型升级。
(一)全县茶叶加工水平不高、能力不足,加工规模上与现有产业面积不成比例,加工发展明显滞后,严重制约了全县茶叶产业的提质增效。全县鲜叶主要销售到名山、雨城、洪雅等地,县内加工企业鲜叶收购占比仅48%。同时部分在建茶叶加工企业因出现资金链断裂,建设进度跟不上,无法正常投产。 (二)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从事茶叶生产的人员减少,采茶劳动力严重不足。一是造成茶园失管面积增加,全县...
近日,“蒙顶山茶”成功跻身“100个农产品品牌”榜单。此前,“蒙顶山茶”还获得“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称号,蒙顶山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茶之于名山,不仅是撬起老百姓幸福生活的杠杆,也是名山绿色发展振兴的引擎。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将茶融入文化和旅游之中,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是名山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当下正值金桂飘香,名山上演着与茶相关的“生活剧”:一辆辆满载家...
名山区乡村振兴茶产业带上风景优美近日,“蒙顶山茶”成功跻身“100个农产品品牌”榜单。此前,“蒙顶山茶”还获得“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称号,蒙顶山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茶之于名山,不仅是撬起老百姓幸福生活的杠杆,也是名山绿色发展振兴的引擎。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将茶融入文化和旅游之中,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是名山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当下正值金桂飘香,名山上演着与...
2024年,名山区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文章做好的重要指示精神,践行能动司法理念,以“法院+三茶统筹”模式服务乡村振兴,努力为茶企、茶农及茶产业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司法服务。 一是服务靠前,及时响应。建立“一园一法官”工作机制,在茶产业加工园设立“法院+三茶统筹”诉讼服务联络点,选派业务能力突出的法官、法官助理进驻服务点,与加工园、茶叶协会代表开展座谈,就名山...
一是 “店商”和“电商”融合发展。味独珍茶业、跃华茶业、黄茗园茶业、蒙顶山茶业、川黄茶业、禹贡茶业、塔山有机茶、美罗神茶等一批传统生产型商贸企业利用第三方平台进行推广交易,企业产品知名度明显提升,网络销售比例逐步提高,销量逐步增加,销售成本下降,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其中,“跃华”“味独珍”茶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在淘宝、天猫、京东、1号店、融e购等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年度网络销售逾千万;“赋...
近年来,雨城区立足生态、资源、产业三大基础优势,以藏茶为核心,稳定绿茶生产,不断加快推进特色茶产业发展。雨城区现有茶园面积30万亩,投产面积25.3万亩,年产名优茶鲜叶可达4.5万吨,预计2018年综合产值达50亿元。 一是提升基地水平。结合区位优势,分区域打造特色茶叶基地,全区形成了以合江镇为核心的“青衣江流域早茶区”,以碧峰峡镇为核心的“绿色生态出口茶区”,以严桥镇、晏场镇为核心的“南部高山有机茶区”三大...
雨城区抓好茶产业基础建设助力脱贫攻坚(1)建基地。创建18.7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示范基地、“川茶产业基地县”、“中国名茶之乡”称号优势,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向适宜的贫困户延伸,向优势生产区域集中,全区38个贫困村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共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10914.6亩,其中茶叶8677.2亩,使全区主导产业面积达32.65万亩,其中茶叶面积30万亩。(2)创品牌。我区在产业扶贫中积极培育发展“三品...
让乡亲们在茶产业发展上有奔头”——记雅安市妇联新农村建设女能手张荣容 “乡亲们,今年茶叶市场行情看好,希望大家精心管理茶园,抓紧时间采茶,力争实现茶叶增收开门红……”2月下旬至今,雨城区大兴镇周山村党支部书记、去年获得市妇联“新农村建设女能手”称号的张荣容,每天都领着村两委干部忙碌在茶园里。 1997年,20岁的张荣容说服动员父亲筹集资金30多万元,在村里创办了一家茶厂,不仅解决了全村210户茶农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