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务信息 天全县实施“生态强县”战略效益突显

      一是生态效益全面显现。目前,该县林地面积234万亩,初步建成50万亩“二郎山竹海”,农民人均拥有林地15.6亩,森林覆盖率达66.3%,泥沙含量减少31.47%,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水质达到国家II级标准;二是社会效益日趋提升。该县先后获得全国首批“天保工程”实施县、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和四川省首批十大林业产业发展重点县等一批生态品牌;三是经济效益成效明显。该县林业产业税收近2000万元,农民人均受益4000余元;带动发展以乡村休闲度假游的农家乐30余户,以喇叭河为龙头,辐射带动白沙河、红灵山的生态游雏形逐步形成,2009年,预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亿元。(审签领导:高明鸿)

    雅安市天全县政府办 https://www.yaan.gov.cn/xinwen/show/22983f1d-96e0-4991-a582-4b911b5337b0.html 2009-12-01

  • 政务信息 红色传奇 生态天堂——宝兴河流域的魅力

      从亿万亘古走来的宝兴河水,既是生命之源,又是文化之源,让宝兴河流域内充满勃勃生机。  从宝兴河流域出现人类开始,千万年来,他们世世代代保护着、丰富着宝兴河的魅力。  生命之源  民族交融之地  仲秋之时,沿着宝兴河流域,从夹金山山麓走向宝兴县境内,听潺潺溪流,看巍峨群山,追逐奔流而下的河水。  宝兴河水,灌溉着这里的农田,养育着这里的人们。  早在3000多年前,这里居住着一个神秘的部落,他们佩利剑,挂腰刀,他们中的热血男儿被后人称作“安勇”。  如今,“安勇”们的后代,居住在夹金山下,续写着自己的传奇。  实际上,不仅仅只有“安勇”出现,被纳入“西南夷”范围的宝兴河流域,有很多民族曾在这里生活过。青衣羌人、邛人、徙人、牦牛夷、藏人、僚人、彝人、蒙古人、满人、汉人等。  宝兴县处在盆地与高原的过渡地带,又在藏彝走廊之上,因此,宝兴河流域内历史上少数民族与汉族在人口数量的演变上异常突出。  公元前316年以前,即秦灭蜀并控制雅安以前。雅安是少数民族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时期,汉人只是路过而已。  秦统治雅安后,汉人成为这里的统治者,伴随着移民和流放,这里的汉人开始增多。  秦至元代,近1600年里时间里,汉人在宝兴河仅仅是一朵浪花,未占主流。这段时间里,宝兴河流域的部落还基本上是“自治”。  宝兴历史上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主要为藏族。清乾隆时,外地人大量迁入,汉族人口逐渐增多...

    雅安日报 https://www.yaan.gov.cn/xinwen/show/82374a0f-8992-4be6-a6fa-2efe9ee8b2e5.html 2013-10-28

  • 政务信息 “乡村之眼”要带生态雅安进京城

    大仁烟村村民王显芬拍摄的作品:《表演前的梳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供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市政府遗产办大力支持的“乡村之眼——雅安大熊猫遗产地影像纪录行动”项目,在我市实施已7个月。目前,总部设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下称“山水”)的成都工作人员说,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新春佳节在即,他们正收集更多的内容制作成展板,计划于春天在成都、北京展出纪录雅安的影像  【新闻背景】  在4个村开展影像纪录行动  1月7日下午3时许,“山水”的成都工作人员郭思宇正在精心制作来自大熊猫遗产地雅安的图片,并为图片配文。  “‘山水’的总部设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民政注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也是国际民间组织保护国际(CI)的合作伙伴。”郭思宇说,“乡村之眼”是该中心在中国西部开展的一个公益影像计划。旨在帮助当地人以自己的视角,用影像的方式纪录当地千百年来与自然相适应的文化传统、价值观以及目前面对的冲击和变化。自2007年起实施以来,2011年6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雅安市政府世界遗产管理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山水”在雅安上里古镇举办培训班,启动了“乡村之眼——雅安大熊猫遗产地纪录行动”。  郭思宇介绍,该中心主要选择了天全县紫石乡大仁烟村、芦山县太平镇大河村、宝兴县的硗碛藏族乡泽根村和蜂桶寨乡顺山村,作为项目实施的村落,并在每个村寨选了3名村民共12人参加到...

    雅安日报 https://www.yaan.gov.cn/xinwen/show/86ffe07a-ebec-41de-a556-35f200d888ac.html 2012-01-09

  • 政务信息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 大会现场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张毅摄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6月23日上午,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市环保委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全面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全省环境保护大会和省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现场会精神,总结工作,部署任务,动员全市上下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全面提升雅安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加快建设美丽雅安、生态强市。省政府副省长、市委书记、市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叶壮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市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兰开驰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事关雅安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来抓,带领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积极探索“绿而美、绿变金”的绿色发展之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一些县(区)和部门绿色发展理念树得不牢、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长期积淀的环境矛盾和问题存量不小等,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主动作为,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会议强调,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雅安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战略思想为统揽,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雅安日报 https://www.yaan.gov.cn/xinwen/show/4f5c15f7-bfc4-4034-9c7a-bd4d4c29aa25.html 2017-06-26

  • 政务信息 奋勇争先建设“美丽石棉·生态强县”

    □付君太古人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没有落实,再好的目标也是一纸空文,再宏伟的梦想都将成为空想。领导干部要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中,聚精会神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抓落实要注重于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领导干部作出决策和部署时,要研究具体办法,明确具体责任,一步一步地推进,一环一环地落实,一项一项地完成,步步为营,以小落实集成大落实,小进展集成大成果,实现各项决策和部署全面落实。抓落实要注重于实。古今兴盛皆在于实。上级作出的决策、部署、定下的事情,领导干部要雷厉风行、紧抓快办,案不集卷、事不过夜,扭住不放、一抓到底。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在办实事、求实效上,坚持凡是群众拥护、民心所向的事就努力去做,凡是群众反对、民心所背的事就坚决制止。抓落实要注重于干。发展是硬道理,抓落实是真功夫。领导干部要练就过硬的“学习作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领导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只唯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根实践,重实干、务实事,少说多做,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始终坚持“走在前、干在前”,全力以赴加快建设“美丽石棉·生态强县”。(作者系石棉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雅安日报 https://www.yaan.gov.cn/xinwen/show/d452c88e-2aff-4346-a6a0-bf99b3ca6dd3.html 2017-04-10

  • 政务信息 利剑高悬护生态 严打整治有实效

      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邛崃山东麓,东靠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距成都仅115公里。境内森林分布广阔,宝兴、石棉、天全、汉源、荥经、雨城区等都有成片分布,林区内动物种类繁多,包括熊猫、金丝猴、扭角羚、苏门羚、獐等珍贵动物。  为有效维护雅安全市林区秩序稳定,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实现林业产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市《集中打击整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要求,我市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为主线的“亮剑行动”。通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部门协作,以严打、严防、严控的高压态势,有力地打击了涉林违法犯罪活动,办理了一批影响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在此次全省范围内的“亮剑行动”中,雅安市取得了综合排名全省第三,刑事案件侦破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  任务明确  重点突出  雅安市林业局在接到“亮剑行动”的部署安排后,局党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全市专题会议,并向市政府,以及市委政法委相关领导进行专题汇报。市林业局多次召开县(区)林业局长、森林公安局长、资源科、股长参加的林政资源管理暨“亮剑行动”专题工作推进会,鼓干劲、添措施,组织林业行政、森林公安整体联动全员参与。重大案件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紧紧依靠县(区)党委、政府强力推进。  “亮剑行动”启动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市委政法...

    雅安日报 https://www.yaan.gov.cn/xinwen/show/9ceb48ab-e766-483d-b7ee-c627a1e6d7d3.html 2014-08-21

  • 政务信息 宝兴县积极创建生态环保县

    一是加强农业生态园区建设,大力推广无公害、有机栽培技术,积极协助引进的茶叶公司做好有机茶原料基地的管理指导新基地的申报认证工作,完成了新基地的土质、灌溉水、大气等环境因子的采样送检工作。二是规范排污企业管理,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对全县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共出动检查、监察人员130人次,车辆40台次,媒体曝光3次,下发限期治理通知168份,查处违法案件6件,对行动迟缓的51家企业要求写出限期治理承诺,对逾期不治理的,坚决予以关闭。三是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的项目不予审批,对违规建设的依法严处并限期整改。四是加强环境监察执法工作,开设12369环境投诉电话,严格新、改、扩建项目执行“环评”制度,2005年新上8家上项目环评执行率100%,8个新建竣工项目严“三同时”执行率100%。

    宝兴之窗 https://www.yaan.gov.cn/xinwen/show/ec284e3d-fcb8-4e4a-bf2f-03db4b8734b0.html 2005-12-07

  • 政务信息 给力生态人居 可借鉴模式:射洪模式

      射洪继2010年成为遂宁市第一个省级环保模范县后,于2011年再次成为遂宁市第一个省级生态县,也是全省第一个通过验收的百万人口大县。   作为工业强县的射洪,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并举的原则,加大重点污染源治理力度。射洪县共有国控企业4家,省控、市控企业11家,该县环保局按照县政府要求,督促企业规划建设环保设施,强化治理措施,加大监管力度,减排及污染治理取得较好成效。   该县不断加大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县环境监测站购置了离子色谱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生物毒性仪等大型仪器设备和常规监测设备81台套,建设了2个空气自动监测站,增加了香山水质自动监测4个指标,监测项目覆盖大气、废气、降水、噪声等项目合计80项。   同时,射洪县还在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查环境违法行为的同时,做实了全县环境质量监测,包括县城区大气、降水和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全县3条主要河流5个断面的地表水和县城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20个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推进全县污染源企业监督性监测,积极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和委托性环境现状监测,坚决向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说“不”,努力创造最佳的人居环境,提升广大群众高质量幸福生活的指数。   首席记者 康君

    雅安日报 https://www.yaan.gov.cn/xinwen/show/c597031a-35da-4899-a509-09ef87b6bc44.html 2012-06-22

  • 政务信息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

    市政府办 https://www.yaan.gov.cn/xinwen/show/0b6b866e-acc5-496a-b919-8ef83f206c0a.html 2017-06-28

  • 政务信息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 助推生态强县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芦山县生态环境优越,林业资源丰富,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林业产业,为加快建成“灾区绿色发展振兴示范县”贡献林业力量。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芦山要以生态优林业兴百姓富为目标,以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为根本,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优化林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现代林业产业。具体说来,就是要正确认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生态优先,持续巩固生态本底;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坚持开放合作,提升林业经营水平;坚持合理布局,完善林区基础设施;坚持改革强林,释放林业发展动能,破解“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问题。(作者系芦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雅安日报 https://www.yaan.gov.cn/xinwen/show/65de56f0-135a-4bc4-a8c9-9101e032d66f.html 2018-11-24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