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务公开 推进乡村振兴造福亿万农民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代表委员关心的热点话题。他们围绕脱贫攻坚和促农增收、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引导人才向农村汇聚等展开了热烈讨论。 赋能农村: 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 决战脱贫攻坚和促进农民增收是今明两年“三农”工作的硬任务,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恺告诉记者,在甘肃定西,马铃薯实现了从“救命薯”“温饱薯”到“致富薯”“小康薯”的转型,定西已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针对群众增收瓶颈,凯凯农业实施了“一分田”工程,每年向500户贫困户免费投放马铃薯脱毒种薯。目前,该工程已带动3000多户农户脱贫,户均增收2000多元。 截至目前,我国已实现贫困人口85%左右脱贫,贫困村80%左右退出。“要建立返贫预警机制,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贺家庄乡东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国说,东下庄村地处山区,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条件较差,村民一直靠天吃饭,如今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养牛、养鸡、种核桃,过上了好日子。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落实好已退出贫困村和脱贫人口的后续扶持政策,减少和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巩固脱贫成果。 新业态正加快为乡村赋能,互联网正改变着乡村面貌。“我们一直在探索赋能农村,依托农村电商学院、扶贫实训店等平台,运用线上线下融合方式...

    政府办 http://www.baoxing.gov.cn/gongkai/show/20190317090900253.html 2019-03-17

  • 政务公开 灵关镇三举措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辖区内推行“党建+乡村振兴+扶贫”模式,围绕乡村振兴工作,在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的大渔村发展重楼、粽叶种植,开办“重楼种植孵化基地”,依托“农民夜校”常态化开展,在室外开办重楼种植现场教学,以点带面,在其余11个村积极推行“党建+”模式,打造“一村一业,一业一品”产业发展规划,截至目前种植粽叶200余亩、重楼100余亩、白芨10余亩、黄精20余亩、食用菌10余亩,养殖藏香猪100余头。 二是抓好人居环境整治。组织村党员自愿服务队、机关干部、群众代表、环卫工人等人员,以351国道和S210路为主线,明确重点整治村,集中对辖区内主干道两侧垃圾、杂草、杂物、建筑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并开展河道“四清”活动。 三是加强农村道德治理。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依托“薪火培育”计划,选配24名优秀村级后备干部,各支部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农民夜校为抓手,进一步规范转变村级干部工作作风,持续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进行星级文明户评选,在全镇掀起学习典型树榜样的热潮。

    灵关镇 http://www.baoxing.gov.cn/gongkai/show/20190418175019-28860-00-000.html 2019-04-19

  • 政务公开 推动厕所革命 助力乡村振兴

    为确保2022年农村“厕所革命”工作顺利推进,3月9日,太平镇党委副书记胡德海、政法委员李科带队深入各村,全面了解本镇“厕所革命”宣传动员、入户调查、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落实情况。 太平镇党委副书记胡德海、政法委员李科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宣传等方式,对厕所革命的相关政策、改厕标准及要求、化粪池无害化处理、修建厕所的资金支持等进行宣讲,并结合村民的周边环境情况为村民改厕提供参考意见,进一步提高了村民对改厕政策的知晓率,加强了示范引领,充分调动了农户改厕的积极性。 下一步,太平镇将把“厕所革命”作为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重点,推动农村文明水平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助力。

    http://www.yals.gov.cn/gongkai/show/51b038da2560b8439d2c5822223ebd71.html 2022-03-10

  • 政务公开 弘扬长征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县关工委、老协、老促会、老体协、反邪教协会组织80余位老同志参观古城坪红三十军军部旧址,重温党的历史,学习弘扬长征精神,推动军民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在芦山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舒国康的带领下,大家认真地观阅着纪念馆墙壁上关于红十三军的事迹介绍,安静地聆听讲解员讲述红十三军在青龙场的战斗故事,看着旧址里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听着一个个震撼人心的革命战争故事,仿佛自己亲临了那个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大家深刻体会到了革命斗争的艰辛,纷纷感慨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战换来的,要增强助力乡村振兴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进一步继承革命传统,学习长征精神,弘扬优良作风,寻根溯源、立足本心,坚定自信、走向未来。

    http://www.yals.gov.cn/gongkai/show/1088257a7e9956aa5c45e274ad921c43.html 2022-05-20

  • 政务公开 优秀文化浸润 助力乡村振兴

    全国“三下乡”走进广西、湖北基层—— 优秀文化浸润 助力乡村振兴 1月9日至12日,文化和旅游部直属国家艺术院团的优秀艺术家,连夜赶路、长途奔波、分队行进,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和百色市田阳县的基层群众送来浓浓暖意;12日当天,在湖北孝昌,由农业农村部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共同举办的2019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湖北分会场活动拉开帷幕…… 巴马县75岁的马英贞老人双手捧着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书法家现场书写的春联和赠送的福字,她笑呵呵地说,“一回到家,我就把春联贴在家门口,迎接新年!” “这几年,农资、农机成本上涨,单纯种粮赚不到钱,听说虾稻共作效益高,我准备好好学一学。”从涌动的人群中走出来,抱着一摞书的湖北孝昌县小河镇仙人石村村民明升三挥了挥手中的《渔业致富指南》……12日一大早,他就乘坐公交来到孝昌县花园广场,只见人头攒动。在广场四周搭建的数十个咨询台前,各部门工作人员和专家热情地为农民朋友答疑解惑,送种子、医药、春联、图书,普及农业科技、家庭教育、医疗保健等知识。广场中央,湖北省演艺集团为乡亲们送来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吸引了上千人观看。 在广西慰问演出现场,不少孩子第一次看到芭蕾舞、第一次听京剧、第一次看儿童剧,艺术家们的高超演绎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新色彩。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青年演员翁杨感慨自己在基层受到了感动和启迪,他说:“我们文...

    政府办 http://www.baoxing.gov.cn/gongkai/show/20190114085700403.html 2019-01-14

  • 政务公开 宝盛乡培育三“美”振兴乡村

    宝盛乡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多举措加强文明乡风建设,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一是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外在美”。以“宝盛乡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引领群众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实施乡村清洁行动,采取有力措施对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行为进行整治。 二是推进文明乡风建设,丰富“内在美”。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评选最美家庭先进典型;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增强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营造“氛围美”。宝盛乡结合地方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在村民文化广场设有宣传栏及文化墙,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全方位提升村民素养。

    http://www.yals.gov.cn/gongkai/show/3b8a9eec01acb520f06309738e5b6c3f.html 2024-07-11

  • 政务公开 多方协同 共谋乡村振兴

    12月1日,万古镇沙河村召开“乡村振兴座谈会”,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行深入探讨。区级联系部门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李锦,区级相关部门,万古镇党委书记魏国,部分企业代表参加。 会上,首先由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对沙河村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进行详细介绍;其次由相关领导对区供销社有企业爱心支持沙河村基础设施建设授予“助力沙河村乡村振兴参与者”荣誉奖牌。 随后,李锦表示:一是区供销社将充分发挥职能职责,以“为农服务”为切入点,社有企业为实施载体,农业社会化服务为突破口,深入推进为农服务工作,助农增收致富;二是积极与万古镇人民政府及村两委沟通,以现有产业为支柱点,协助沙河村拓宽产业渠道;三是利用省供销社“一村一社”“一社一主体”“一社一卡一平台”的工作思路,加快沙河村基层供销社建设,依托村两委,突出培育和带动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具有发展活力的家庭农场以及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深化供销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社”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http://www.scms.gov.cn/gongkai/show/5bf80e9614f21be1b2346a0c423f9993.html 2021-12-02

  • 政务公开 开展技能培训 助力乡村振兴

    为促进群众就业创业、拓宽农副产品销售路径,近日,前进镇“乡村学堂”2023年度乡村振兴短视频网络运营师免费培训班开班,使学员掌握“互联网+”时代的实用技能,助力乡村发展振兴。 本期培训班由前进镇政府和区就业创业促进中心主办,雅安市大华职业培训学校具体实施。参训学员包括脱贫户、致富能手、返乡农民工、种养(殖)农户等60人。培训内容包括全媒体传播概论、文案策划与创作、短视频制作与包装等。 雅安市大华职业培训学校负责人江建蓉说:“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抖音、快手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冲击。学员把短视频做精致、做好以后,点击量才会高,才会让我们的粉丝多起来,账号活跃起来。通过短视频,把我们想要宣传的,包括我们名山的茶叶,前进的羊肚菌等特产推广出去,拓宽增收渠道。相信这次学习会带给大家很大的收获,希望学员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视频”和“直播”等手段已经成为商贸的重要手段。通过培训,更好发挥电商和大数据在助力乡村振兴、赋能农文旅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培养出网络营销能手,打造出乡村代言红人,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从中获益。 学员邓世姣表示:“我很高兴能参加前进镇举办的这期短视频网络运营师培训。我是双龙村的一个茶农,平时也喜欢刷抖音看短视频。我希望学到这个知识后,把我们名山的茶叶推向全国,甚至是全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蒙顶山茶,...

    http://www.scms.gov.cn/gongkai/show/5899ee3657011f531088ba64cf377b49.html 2023-07-19

  • 政务公开 开展技能培训 助力乡村振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又是一年春耕时节,雅安市名山区万古镇安吉村的千亩猕猴桃已经吐露新叶,白色的花蕾含苞待放。正值猕猴桃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龚国淑教授、张勇教授,四川省农科院园艺所副研究员涂美艳博士应邀来到这里,为安吉村50余名猕猴桃种植专家团、种植大户、猕猴桃种植脱贫户进行猕猴桃病虫害防治、标准化种植及日常田间管理技术培训。 培训中,龚国淑教授、张勇教授和涂美艳博士采用现场教学、示范观摩、案例教学、经验交流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分别就猕猴桃常见病虫害症状、科学用药防治、标准化示范田建设等方面为参加培训的种植户做耐心讲解,让参训种植户感同身受,收获颇多。 “感谢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协调,让我们在家门口就得到了专家指导。”参与培训的种植户纷纷表示,“这次的培训就是及时雨,我们刚刚改换了新品种,有很多种植技术上的问题还不是很清楚,通过两位专家教授的讲解和示范,一下就茅塞顿开,把以前看到过,没搞懂的问题就搞清楚了,现在我们把猕猴桃种植好的信心更足了。” 安吉村第一书记张耒:本次培训是响应市委、市政府“转作风、树新风、作表率、抓落实”专项行动的具体实践,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效能为重点,培训坚持面向产业、服务产业,立足本村实际,按照“1+N”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猕猴桃产业发展,打造一村一品。同时,培训也能转变农民传统种植理念、解放思想,有效...

    http://www.scms.gov.cn/gongkai/show/ed738f46301a978967614bdcc092068a.html 2022-03-29

  • 政务公开 做优生态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做优生态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中,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相辅相成、和谐共赢,没有生态资源作为依托,产业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没有产业发展作为支撑,生态保护也难以持久。为此我县在做优生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上下足功夫: 一、建“美”生态林业。实施生态文明战略,强力推进生态建设,目前累计建设四川省森林康养人家12家,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1家,二星级“森林人家”3家,四星级“森林人家”1家。 二、建“强”生态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2021年全县发展中药材产业3万亩,总产量达5.2万吨,建成中药材加工企业4家,发展林麝1420头,总产值达3.11亿元。 三、新型主体培育。积极开展绿化创建活动,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截至2021年,我县成立专业大户25家,农民合作社5家,林麝养殖企业1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年产值达9000万元。 四、加强技术保障。采取县校(所)合作模式,聘请专家到我县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开展中药材种植的技术培训,林麝养殖技术培训,累计培训1700人次。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进行规范化种植,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与中药材天地网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适时发布信息和市场交流行情,指导服务生产,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五、加强生产基地建设。今年,我县成立了中药材协会,坚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

    http://www.hanyuan.gov.cn/gongkai/show/6fe79d18291bc8ce624578b5b46d2309.html 2022-02-25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