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中午,芦山县飞仙关镇环湖栈道中段生态观赏林中拴了2只羊 灾后恢复重建,芦山县飞仙关镇依托与天全、雨城交界的区位优势和飞仙湖独特的风景,投入大量资金,着力打造成4A级风情旅游古镇,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众多景观景点中,最先建成、最扯人眼球的风景,要数一公里长的环湖栈道。环湖栈道刚建成,便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慢步栈道,观湖色山景,让人流连忘返。 18日,记者在飞仙风情旅游古镇环湖栈道看到,有人把环湖栈道旁的生态风景观赏区当成了自家牧场,把羊拴在青草绿树中,有的小孩翻过栈道栏杆,踏着青草逗羊。不少人路经此处纷纷不解:咋没人管?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彭加权
本报讯雅安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以来,大力推进城市绿地建设,市本级投资完成了十里长街等道路改造绿化工程,新增公共绿地近40万平方米,一个个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山水园林生态公园竞相争荣,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优良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物产资源,赋予了雅安“天府之肺”、“天然氧吧”、“绿色宝石”等一系列美誉,将为雅安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本报记者
昨(6)日,记者从市旅游局获悉,今年国庆黄金周前6天,我市共接待游客83.6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562.85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38%和13.81%。全市旅游市场秩序井然,安全有序,未发生一起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和旅游投诉。雅安旅游人气旺景区呈现火爆现象 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我市旅游人气旺,10月1日,国庆假期的第一天,我市就接待了游客11.2万人次。 10月2日,大量游客涌入雅安,使通往碧峰峡、上里古镇的公路一度出现拥堵状况,碧峰峡景区接待量趋 于饱和。于是,我市旅游、交通等部门在市区北二路口安放了路牌标识,提醒游客上里古镇、碧峰峡景区已满,请选择其他线路。 一位专程从重庆万州过来的游客齐先生看着路牌尤为遗憾,他说,“趁着假期带孩子到雅安来耍,主要就是想去碧峰峡看大熊猫,现在去不了,我打算先去雅安其他地方看看,听说这里生态好,好耍的地方还是很多的,耍了回来再去碧峰峡了。” 而就在这个路口上,聚集了多名交警人员在此疏导交通,保证游客的通行。 10月3日,进入国庆假期的第三天,雅安的上空飘着细雨,气温较低,但也挡不住游客游览雅安的热情。这一天,全市共接待游客16.26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9205.55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6.21%和25.69%。其中,碧峰峡景区接待游客1.17万人次,上里古镇接待游客2.5万人次,蒙顶山景...
全县草本药材在地面积达3.77万亩,有“三木”药材1800万株,约3.66万亩,药材年产量约7000吨,产值达4053万元,收入1823.85万元,人均药材收入391.38元;全县茶园总面积2.062亩,茶叶总产量540吨,总产值1348.52万元,茶区人均收入450元;目前全县果园折合面积1.29万亩,果品产量840吨,收入141.74万元。(审签领导:杨明江)
自1998年荥经县相继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三大工程”以来,该县林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多年坚持狠抓各项工作制度、措施,使“三大工程”建设日趋完善,在促进森林生态系统良性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退耕还林工程 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退耕经济 截至目前,荥经县已实施退耕还林9.5万亩,配套荒山造林4.3万亩,国家直接投入工程资金累计达1.2亿多元。在生态效益凸显的同时,该县林业局立足可持续发展思路,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在全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林农增收,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退耕还林后,如何提高其效益,成为广大农户最为关心的问题。该县林业部门通过长期摸索,走出了一条坚持生态优先,兼顾经济效益的林业发展道路。 今年,该县仅新发展的纸浆原料竹林就达6万亩,目前,全县各类竹林面积共达25万亩。同时,生态树种混交林、林竹混交面积的日益扩大,也为该县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该县林业部门还积极引导退耕农户,向林—草—牧、林下套种生森林蔬菜或药材的方向调整产业结构,适度规模发展养兔、养羊、养猪、养蜂等产业,大力促进和发展利用沼气这一生态清洁能源,走可持续、循环发展的发展路子。 退耕还林,还为该县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拿该县的青龙乡复兴村2组为例,在实施退耕还林...
本报讯“城市精神要根植历史、体现现实、引领未来。”昨(18)日,市社科联雅安城市精神研讨会召开,省、市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雅安的悠久历史和发展现实,从生态文明、人文精神、地理特征等方面解读和研讨“雅安城市精神”。专家建议,“雅安城市精神”的培育和提炼,应立足雅安生态优势,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体现雅安特色。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姜小林,省社科联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张平良出席会议。 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就雅安城市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如何宣传弘扬践行雅安精神、提炼雅安城市精神应当把握的问题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阐述了自己的见解,踊跃为“雅安城市精神”的提炼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今年6月,我市开展了“雅安城市精神”提炼培育活动。雅安日报、雅安电视台、雅安之窗、北纬网等新闻媒体开辟了活动专栏,通过手机短信、微博等形式,扩大参与渠道,广泛征集“雅安城市精神”表述语,发动干部群众推荐评选。 数据统计,截至8月31日,已收到来自成都、重庆、江西、上海等地作者投稿260余篇;此外,雅安本市的工作进展顺利,全市上下广泛参与,文化界、科协系统、老干系统等纷纷召开雅安城市精神座谈会,为提炼“雅安城市精神”谏言。同时,市社科联共收到研究文章50多篇。 在听取与会专家学者发言之后,姜小林表示,听了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的讲话,很受启发,收获很大,对雅安如何提炼、培育城市精神有很深刻的意义。...
转眼之间,2014年的钟声即将敲响。 2013年,作为大熊猫栖息地核心区的雅安,经历了5年内的第二次重大灾难——“4·20”芦山强烈地震。瞬间,天全县老场乡大崩山260万立方米的泥石飞奔而下,在绿树成荫的土地上划出一道1300多米长的伤痕;宝兴县各交通要道多处山体崩塌,熊猫故乡顿时成为“孤岛”;与震中龙门仅有一山之隔的雨城区上里镇箭杆林村2组的土地上拉出了一道500多米长的裂痕,多处山体出现崩塌、滑坡…… 雅安生态环境遭受重创,大熊猫故乡、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告急。 震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为了修复生态防治地质灾害,省政府组织编制了《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态环境修复专项规划》、《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等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规划。 12月27日,气温已经降到了摄氏零下2度,章志心等10名工人依然还在进行蓝水晶湿地山体崩塌点边坡治理,工程师杨学之和同事拿着图纸研究实施方案。 这只是地质灾害治理、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实施的一个缩影。 灾后重建启动以来,规划对全市43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3530户实施避险搬迁,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户一一搬离了隐患点。 我们相信,通过3年灾后重建,雅安生态环境将得到整体修复提升。一直渴望改变落后面貌,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的雅安人,必将实现重建家园的...
不用我说,一看这块牌坊各位就知道河对面就是生态民俗村。大家请看这副对联:禁门关关关关情,珙桐树树树树德。这幅对联是中共天全县委书记向辉礼同志题写的,其诗文寓意深刻,其书法技艺高妙,既道出了天全人民的热情好客,也道出了天全人民淳朴的品格。 大家看到的这座横跨于河面,连接两岸的这座铁索桥叫瓦窑关铁索桥,长80多米,宽2米左右,桥面离河面约7—8米高。由于索桥长,桥面窄,人走在上面,桥就来回摇晃,所以过桥时大家要特别小心,注意安全。 好,现在就请大家随我过桥到生态民俗村中去看看我们山中新村,看看大山深处的农家,体会一下农家生活浓浓的风情。 这清洁、美丽如花园般的村子就是生态民俗村,村中的农户居住相对集中,共有十九户农户,近七十人。它与明珠田园仅一桥之隔,两者遥相呼应,各有特色。明珠田园能让你得到宾馆般的享受,生态民俗村则就让你体验百分之百的农家风情。这里不仅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而且民风纯朴。2004年,全国“小水电代燃烧”工程在紫石乡启动,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村里严格按照“五改三建”的要求和标准,投入资金近十万元,对农户住房的内部设施进行了彻底改造。这一工程的实施,使紫石乡的家家户户告别了烟熏火燎的传统生活,用上了清洁、卫生、方便的家用电器,生产、生活和卫生状况得到了大大的改善。现在,生态民俗村的农户家家可接待游客,整个民俗村一次可以...
天全县城--紫石乡紫石关村--二郎山喇叭河旅游区-天全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