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全市交通运输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全省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通报了《国务院办公厅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发现主要问题》,并对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自查自纠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指出,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与社会创新活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中央、省、市各级工作会议、文件精神及工作部署中,深切感受到当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措施排查和解决影响营商环境的体制机制问题,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为雅安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会议从四个方面明确了全市交通运输系统的重点任务:务必高度重视,认清当前形势。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有力的措施排查和解决影响营商环境的体制机制问题,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务必认真自查,迅速推进落实。要对照国务院督查通报反馈的7大类27个方面,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务必举一反三,不留死角盲区。要直面问题,不回避、不掩盖,以自查为契机,全面深入细致查找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务必整改到位,优化营商环境。要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或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加强跟踪督办,确保整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各县(区)交通运输局,市交...
新年新气象,服务送上门。近日,荥经生态环境局主动作为,对辖区在建重点项目开展走访、调研,对企业生态环境工作给予指导,助力企业顺利建成投产,实现“开门红”。在中骏汽车拆解、中荥钢铁加工和信达高性能晶体等建设项目现场,走访人员查看了环评落实情况,同企业负责人沟通交流,针对企业关注的“三同时”验收和排污许可证办理等问题给予现场解答和帮扶指导。企业负责人对生态环境局主动服务表示感谢,并表态坚决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严格按照环评要求进行建设,争取尽快投产见成效。
11月28日,天全县司法局召开干部职工大会,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会议指出,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强化法治保障,把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纳入法治化轨道。结合我县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助力营造法治营商环境,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市场地位。在法规规章的立法建议中和规范性文件制定上,对有关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产权保护、经营运行、公平竞争等方面进行积极的保护和推进。及时清理涉及民营企业、公平竞争、开放政策等方面的文件,从制度上扫清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障碍。二是要依法有效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梳理公布“一次办好”事项清单,把事项办理申请材料、环节流程、办理时限、办理成本能减尽减,进一步优化推行“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承诺办理”运行模式,开办“一站式”服务企业专区,提高企业和群众的便利感和满意度。三是要注重加大法治宣传力度。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各有关部门加大民营企业普法宣传力度,深化“法律进民企”活动,促进企业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维权。 集中学习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学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条例》具体规定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严格执行《条例》各项规定和要求,不断提升主动服务市场主体的能力和水平。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营造“人人为营商,营商为人人”的良好氛围,扩大优化营商环境社会知晓率、认知度和满意度。7月22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传活动。活动中,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向商户解读等方式广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内容,重点讲解出台的背景、意义。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入户宣传100多家。经过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强化了营商工作的理念和措施,使商户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有了进一步了解,有利于推动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营商环境。
名山区法院干警开展法治宣传本报讯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好地发挥法治在营商环境中的服务保障作用,名山区法院积极践行能动司法理念,充分延伸司法服务触角,近日,名山区法院组织干警前往世界茶都茶叶交易市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及环境保护法治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名山区法院干警通过向往来茶商发放《名山区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宣传资料,并及时解答茶商提出的法律问题,进一步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防范经营风险。宣传期间,名山区法院干警详细了解茶商的经营状况以及存在的交易风险,结合自身审判工作实践,详细解答茶企的各类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纠纷、疑问,并广泛征求茶企对法院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的宝贵意见,持续增强院企的良性互动。同时,法院干警还号召茶商从保护环境出发,注重茶叶食品安全,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确保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助推营商环境的良性发展。名山区法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各类市场主体的沟通交流,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同时,引导企业规避法律风险,提升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意识和能力,切实以更高水平的司法服务,打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法治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雪淼 本报记者 李晓明
法治宣传员为企业提供送法上门服务本报讯 为深入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工作理念,更好地发挥法治在营商环境中的服务保障作用,近日,宝兴县司法局组织法治宣传员深入汉白玉产业园区,为企业提供送法上门服务。法治宣传员逐家走访企业,向企业负责人及职工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详细解答企业提出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疑问。“此次普法活动接地气、很专业、效果好,为企业从法律层面答疑解惑、规避风险,大大提升了企业负责人的法律素养。”众多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宝兴县司法局将进一步加强与各类市场主体的沟通交流,将依法护企作为普法重点,开展各类针对性普法宣传活动,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切实以更高水平的法律服务打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姜廷意 本报记者 李晓明
雅安市名山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竭诚服务的态度,通过主动服务、简化服务、增值服务“三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办事顺心、舒心、暖心。一、主动服务,快速解决企业需求。建立企业服务中心,组建园区企业“流动政务服务队”,主动服务缩短政企距离。提前介入企业落地建设,“一企一表”梳理企业从入驻、建设到运行、投产各环节需办理的审批事项,形成清单台账,一次性告知企业所需要办理的事项、应提供的材料和所需的办理时限,帮助企业“按图施工”,有效解决企业“盲人摸象”的问题。2023年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办理项目18个,审批办件63件,进园区服务10次,协助解决问题11个。二、简化服务,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为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区行政审批局、区市场监管局牵头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打通业务系统,强化数据共享,推行集成化办理,推出“企业开办”“企业准营”“简易注销”一件事。申请人根据需求通过线上线下就办理营业执照、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等事项选择一次性或分段办理,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办理”,办理时限平均压缩50%,让群众办事少跑路,更便捷。截至目前,共办理“一件事”91件。三、增值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建立“12345”企业投诉专班专员服务,建立“茗心”代办队伍,搭建政企“连心桥”,当好亲商助企的服务员、纾困解难的贴心人。依托12345亲清热线,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读书班精神,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以打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为总抓手,持续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综合窗口改革,推动公共资源数字化转型,优化营商环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雅安篇章贡献政务力量。一、开展综窗改革,打造高效能政务服务。做优综合窗口,推动市县乡三级分领域综合窗口向无差别综合窗口转变,优化窗口布局、强化协同高效,年底前实现全市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无差别综窗受理办理占比均超过60%。做实专区专窗,打造重大项目服务专区和企业服务专区,为重大项目、雅州新区项目审批提供全链条集成服务。强化跨区域通办,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规范设立“跨域通办”综合窗口,将川渝通办、省内通办、跨省通办、西南区域通办事项整合至“跨域通办”综合窗口运行。扩容“三化”建设,持续推动镇村便民服务体系“三化”建设,年底前实现“三化”创建全覆盖,创新基层政务服务综合体建设,将“政务服务+”模式扩容升级为以政务服务为原点、辐射融合党建、金融、邮政、供销等多部门、多领域的跨界合作综合体。推动服务进园区,开展经开区、成雅园区服务中心创建,为园区企业提供审批服务、公共服务、中介服务和要素保障服务。二、提升政务数据效能,推进数据资源归集共享。持续提升“一网通办”能力,实现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37%、办事材料减免43.38%、办事时限缩短87.38%,...
为营造一流法治营商环境,完善法律服务功能,提升法律服务内涵,近日,市司法局、市民营经济局、市律师协会到雅安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召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会。会上,各部门和单位就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服务内容、人员配置、后勤保障等工作开展了讨论,就后续正式运行再次进行了安排。经开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将面向企业提供日常经营、投资、劳动用工方面法律咨询服务。提供合同审查、修改、起草,业务资料合规审查,知识产权申请保护、维权,劳动争议和各类商事纠纷调解服务。适时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和法治体检,及时高效为入园企业提供公证、仲裁、诉讼代理服务,确保企业经营活动合法合规。服务贯穿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从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化解三个环节,全方位为企业做好风险防控,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5月6日上午,雨城区法院联合该区民营经济发展局、四川农业大学法学院在雅安太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挂牌仪式,确定该公司为“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联系点”。通过深化交流合作,找准工作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共同推进雨城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优化。 当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冲击,营造优质营商环境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动力。优化营商环境特别是打造具有针对性的法治营商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雨城区法院将以建立 “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联系点”为基础,进一步延伸审判职能,加强与共建单位深度共建合作的方式方法,全方位拓展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常态化司法服务工作机制,为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蓬勃发展打造“最好的营商环境”,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持续贡献法院力量。 下一步,雨城区法院将以此次建立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联系点”为新的起点,制定细化落实方案,联合党政部门、大学院校开展联合调研,形成“院”“政”“企”“校”协力合作的常态化联席机制,细化实化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办法,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雨城区法院 记者 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