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之际,1月16日上午市知识产权局及市科技馆科技工作人员,前往名山区解放乡参加了雅安市2018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陈亚指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是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惠民工程,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希望各部门各单位能更好的服务农民群众,服务农村发展,服务社会和谐...
近年来,名山区人社局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人社工作职能,坚持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积极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较好成效。一、立足民生,促进就业创业一是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大众创业。成功引导22家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入驻区“双创中心”,召开创业明星报告会3场,深入乡镇举办创业培训20多期,培训800多人,为返乡农民工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0万元。二是...
11月28日上午,区审计局机关党支部在职党员赴四川省卫农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以“增强科技意识、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主题党日活动。卫农公司副总经理刘世忠热情带领大家参观卫农天敌科技馆,并详细介绍了公司发展、服务领域,普及了病虫害生物防治原则、农作物常见害虫、以及卫农天敌产品等现代农业发展新技术、新理念。最后,刘总与全体党员干部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展开讨论、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现代农业发展、天敌昆虫、...
近年来,名山区人社局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人社工作职能,坚持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积极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较好成效。一、立足民生,促进就业创业一是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大众创业。成功引导22家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入驻区“双创中心”,召开创业明星报告会3场,深入乡镇举办创业培训20多期,培训800多人,为返乡农民工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0万元。二是...
日前 ,记者从市扶贫开发局获悉,为将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与脱贫攻坚更好融合,石棉县正围绕“家”字做文章,引导农户将房前屋后的“方寸之地”,用于发展庭院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等特色“小庭院”经济,并已在探索新型山区立体式复合产业发展模式中,取得阶段性成效。 汇聚“政府+党支部+农户”力量,通过政府引导强动力、党建引领增信心、群众参与添活力,有力促进庭院经济整体发展。以政府引导为例,先后印发《关于大...
雅安市名山区是四川省布局的30个茶叶重点县之一,紧紧围绕“以茶为本、文化为魂、茶旅融合、生态康养、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以“茶”为核心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做强优势产业筑牢根基。2022年底,名山区茶园面积39.2万亩(其中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27万亩),农民人均茶园面积2.1亩,居全国第一。90%以上农户种茶,75%的人口从事茶产业相关工作。入选“2022年国家农业...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市科技局结合工作职能,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深化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如四川农业大学朱庆教授牵头完成的《图解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系列丛书》,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2020年全国唯一获评国家科技奖的科普类成果。该成果采取图文结合形式,向养殖户科普标准化养殖。通过成果的推广普及,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
为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推进感恩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激发人民群众的感恩意识,加强群众感恩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近日为深入推进“千名干部下基层”工作,2022年11月3日,荥经县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杰带头到联系帮扶村安靖乡大通桥村开展“1帮1”工作。怀着对帮扶群众的殷切牵挂和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深切关注,任杰带领局班子走进结对帮扶的脱贫户家中,仔细询问近期身体健康状况、帮扶计划落实等情况,...
市人大代表王强就依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了《关于加大红军百丈关战役胡大林战场遗址保护开发力度的建议》。 现状: 名山区黑竹镇鹤林村胡大林(小地名)是1935年红军百丈关战役主战场之一,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背景。近年来,名山区党委政府收集整理了相关资料,并对当地遗留的弹坑、战壕及碉楼、古院落等进行了保护。 建议: 依托当地红色文化,可以发挥黑竹是雅安东大门优势,借力东进融入,着力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