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雅安市名山区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与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在区城关粮食储备库成功签订教学实践与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协议。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区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主任任志平,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党委书记曾小波、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张志清出席本次签订仪式。 今后,双方将在三个方面进行合作。一是加强人才培养。为人才创新创造提供互通平台。城关粮库为川农学生提供教学实践场地,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素质,积累工作经验。城关粮库和粮油质检站职工也可以到川农大学习,增强理论基础,提高储粮水平。二是加强研发基地实验合作。依托名山区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粮油质检站,开展科学研发,拓展检验业务,组织粮油质量调查和品质测验,培养一批质检人才,提高名山区粮油质检水平。三是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区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与川农大合作历史悠久,本次协议的签订将进一步加强双方沟通,推进深度合作,推动粮食行业高质量发展,将粮食科技成果转化惠及粮食企业,让名山区粮食行业能有新突破,更上一层楼。
4月7日下午,雅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西部区域总部秉承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总目标,在高质量服务政府、规划技术咨询、规划设计项目编制、规划技术审查、组织技术培训等方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对雨城区、名山区规划师工作站举行揭牌仪式并颁发证书。仪式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魏静东主持,雅安市二级巡视员韩永康应邀出席。 双方共同回顾了十年来服务雅安规划设计的历程,雅安市二级巡视员韩永康,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江苏省设计大师梅耀林分别代表双方进行发言。双方一致认为:雅安地处四川盆地西缘,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地,是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规划设计应立足雅安自然禀赋和发展实际,围绕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总定位,按照“一区一地引领、四化同步推进、雅州新区示范”总抓手要求,始终保持长期稳定、相互信赖的良好合作关系,充分发挥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西部区域总部专业优势,促进雅安市文化保护和产业转型,为雅安规划设计与发展建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是做好新时代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要探索,双方将进一步建立沟通合作机制,实现战略合作双赢,以更大的格局、更优的服务规划建设好社会主义现代化雅安。
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和雅安市三方签订《关于推进雅安市发展绿色载能产业的战略合作协议》半年之际,12月21日上午,雅安市与省电力公司在雅举行座谈会,就加快推进三方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事项落实、推动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政策落地实施、下一步需要支持事项等进行洽商,共同推动战略合作迈上新台阶。市委书记兰开驰,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谭永香出席座谈会并分别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邹瑾主持座谈会。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积极稳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将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6月22日,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和雅安市三方签订《关于推进雅安市发展绿色载能产业的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四川绿色载能产业发展,共同将雅安打造成中国西部大数据中心、全国最大电极箔生产基地、攀西战略性新材料基地,把雅安建成水电清洁能源就地消纳促进四川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典范。座谈会上,听取了关于推进三方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事项落实的情况汇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兰开驰在讲话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省电力公司长期以来给予雅安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对雅安建设全省绿色载能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全省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川西大数据产业园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当前,雅安正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8月31日,在雅安名山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雅安市名山区茶产业发展中心与河北雄安义采宝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蒙顶山茶”在茶产业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河北雄安义采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依托先进技术与雄安新区政策优势,结合创新技术与多元化服务,打造的高效化、智能化、国际化的电商平台。其业务覆盖广泛,主要面对欧美、东南亚、北非进行商品售卖和出口,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与广阔的发展潜力,是未来电商领域的一颗新星。此次合作,是名山区茶产业以其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和显著的产业优势,与义采宝科技有限公司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外商资源的完美结合。此次战略合作的达成,旨在依托双方的优势资源,共同探索“一带一路”倡议下茶产业国际市场的新机遇。双方将携手合作,通过义采宝科技的跨境电商平台,将名山区优质的茶叶产品精准推向沿线国家市场,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同时,也将进一步挖掘和传承名山茶文化,让这份源自东方的韵味在全球范围内绽放光彩。
7月24日,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与石棉县政府,就石棉香菇、高山反季节蔬菜等农产品供销合作签约仪式,在石棉县一办公区成功举行。 签约仪式现场,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海吉星集团)与石棉县政府签订了《农产品战略合作协议》,海吉星旗下最大的菌类经营商-袁氏菌业与石棉县阿鲁伦底河公司签订了《香菇产销协议》。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副总经理王驭未、石棉县委书记苟乙权,共同向袁氏菌业、石棉县阿鲁伦底河公司颁授“农产品外延生产基地”牌匾。25日,王驭未副总经理一行赴粟子坪、擦罗两地作实地考察和对接。 此次签约,是县供销社前期充分考察、对接后,全程组织的一次活动,将为石棉县香菇、高山反季节蔬菜等产业提供了市场保障,对石棉中高山农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县委副书记、县长冯俊涛主持会议,副书记谭克强,出席签约、授牌仪式并参加座谈。石棉县委农工办、供销社等涉农部门及香菇、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乡镇参加。
石棉县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签订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基地和森林大样地建设合作协议 7月21日,我县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签订“石棉县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基地”和“森林大样地”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项目协议。 协议双方就用地报批、设备安装等事宜进行了商讨,达成了建设30公顷“森林大样地”和“石棉县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基地”的合作意向。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将为大样地建设和保护区提供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人员交流和不定期免费技术培训。 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开启了我县科学技术研究的全新领域,标志着栗子坪保护区科研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研究取得的成果将拓宽我县生态旅游业发展方向,实现森林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签约现场 本报记者 张毅 摄雅安日报讯 7月27日下午,我市与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开启双方共谋发展、携手并进的新篇章。市委书记兰开驰,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革新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邹瑾,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四川科伦医药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文飞分别代表雅安市人民政府和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兰开驰在致辞中对协议的签署和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发展中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他说,当前,我们正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推动雅安绿色高质量发展。赴雅兴业正当其时,前景广阔。市委、市政府将坚决支持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雅发展,携手构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共同体。希望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加大在雅投资力度,谋求发展新动力,扩展发展新空间,共创政企合作的美好明天。刘革新感谢雅安市委、市政府对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的关爱和帮助。他表示,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将以至真至诚之心与雅安市一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项目为纽带紧密合作,为促进雅安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签约仪式上,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还分别与荥经县人民政府、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我市将与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医药服务园、中药材采购...
名山区检察院与青白江区检察院签署合作协议现场本报讯 近日,名山区人民检察院与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检察院签署加强检察领域合作协议,助力两地经济社会发展。签约仪式前,名山区检察院参会人员参观了青白江区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党建阵地、“晶晶热线”未检工作室、文化室等,详细了解了青白江区检察院建院理念、特色亮点等情况。双方为开展检察合作,建立了专门的工作机制,搭建了资源共享平台,将在人才交流、案件协作、重点领域等多方面加强合作。本次协议的签署,旨在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决定,共同推动两地检察机关在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大局方面向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迈进,不断提升两地检察工作现代化水平,助力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杜勇本报记者 李晓明
11月27日,宝兴县医疗保障局、金牛区医疗保障局就加强两地医疗保障合作开展座谈交流,双方就各自部门基本情况、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交流,并签订了《深入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金牛区-宝兴县”医疗保障事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县委常委、副县长冉瑞俊,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何少建,金牛区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岳,宝兴县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静出席签约仪式。 《协议》以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为指引,以深化两地医疗保障事业发展一体化为目标,协同推进区域内医疗保障事业发展、医疗保障经办便民利民、医疗保障基金协作监管,着力构建宝兴县、金牛区医疗保障事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协议》签署后,两地将建立医疗保障事业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会商重大问题。两地医保部门将坚持密切联系、互通有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共赢的原则,重点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数据共享业务合作、基金监管代查协查、医疗服务产业发展、经办力量互派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不断增强两地协同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典型示范的区(县)域医疗保障事业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为两地群众提供更为优质、方便、快捷的医疗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