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区探索“主题教育+服务”方法,统筹抓好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成效。 一是深抓学习教育,提升“知难”思想境界。立足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围绕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对照工业园区建设、规上企业发展等问题,引导党员干部不断解放思想、提升发展境界。 二是实抓调查研究,增强“迎难”使命担当。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点调研课题,明确县级牵头领导,组建调研专班,通过实地走访、明察暗访、座谈问卷等形式,把脉问症前段服务、落地审批等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29个。 三是严抓检视整改,找准“破难”务实举措。坚持边查边改、查改贯通,建立企业8小时办结、项目审批“零等待”、全程代办制度,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容缺受理,容缺受理成雅工业园区坤三孵化园二期、雅安兴元塑料项目建设等政务服务事项251件。
县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系列决策部署,立足部门职能,实施一系列阶段性、组合式助企纾困政策,坚决打好“援企稳岗、保障用工、防范风险”组合拳,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有力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1)出政策,全速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根据企业发展需求,梳理“四川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24条”“市人社领域稳增长重点政策10条”等助企纾困政策,汇编10项《汉源人社助企纾困政策清单》,制发《汉源县就业创业政策清单》口袋书,加大企业“真金白银”支持力度。同时优化政策经办模式,“一策一案”设置答疑专线、定制办事流程图,依托人社服务企业工作专班,定期开展企业上门辅导、问需,通过入企座谈走访、“一对一”包联服务等方式,指导企业申领稳岗补贴、吸纳奖补等“减免补”福利577.42万元、惠及职工人数6777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6笔2465万元。 (2)保用工,全面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持续加大向企业用工“输血”力度,以县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为职介平台,联合乡村振兴、经科、工管委等部门,开展“春风行动”系列活动、“就业援助月”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招聘送岗,为企业和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搭建桥梁,累计开展各类招聘活动22场,组织619家次企业提供17114个岗位,达成意向2858人。强化企业用工支持,全面开展两个“园区”企业用工、岗位特征等情况摸底,在四环锌锗、源富锌业等企业开设为期两年的新型学徒...
今年以来,对企业上门服务协调120余次,召开座谈会40余次,帮助企业解决项目用地、生产施工等问题80余个,培育企业做大做强,新增规上工业1家、限上服务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4月28日,记者从雅安农商银行了解到,为深入贯彻人行关于优化企业开户服务指导意见,将采取多措施竭诚为客户提供优质开户服务。热情细致的开户指导服务。为方便客户的开户资料填写,雅安农商银行在网点公布了账户资料填写的范例、开户须知、开户流程等,如有不清楚之处,该行账户业务人员将为客户提供专业、耐心讲解服务。建立健全开户资料交接登记制度。雅安农商银行受理客户开户时,即建立和登记《开户各环节传递登记簿》,在开户环节准确登记交接时间及相关责任人,客户可以随时查询开户业务的进度,以明晰每个环节的耗时及效率情况。最大限度压缩开户时间。雅安农商银行将尽最大的努力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开户服务,网点在当日完成资料初审后,客户经理将及时与客户联系预约上门核查时间,完成最终审核后,最迟在下一个工作日报送人行,收到人行开户许可后的当日即通知客户来银行办理正式的开户手续。强化业务培训和检查监督。为提高企业开户业务办理和审核效率,雅安农商银行十分重视员工业务技能培训,杜绝因流程不熟或其他原因无故拖延开户办理情况。记者 卫葳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今年以来,市工商局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建设平安雅安、法治雅安的一项长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坚决铲除扰乱市场秩序、破坏经济健康发展的黑恶毒瘤,为建设“美丽雅安、生态强市”创造更加平安和谐的营商环境。该局详细安排部署全市工商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制定印发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和工作要求,为全市工商系统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指明了方向。围绕“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总体目标,制定印发了《全市工商系统收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关情况通知》,并组织各县(区)工商部门依照属地管理要求,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对辖区商贸集市、批发市场等场所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的“市霸”“行霸”“菜霸”“肉霸”“鱼霸”等黑恶势力和市场治安乱象乱点线索每月开展集中、滚动排查;发挥登记监管职能,对涉黑涉恶人员开办的企业、从事个体经营,依法严格审查、加强监管;发挥执法办案职能,加大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传销、走私贩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及时移送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截至目前,全市工商共出动执法人员356人(次),检查摸排集贸市场95个(次),检查经营户330余户(次),发现并及时报送相关线索1条。 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市工商局对涉黑涉恶线索实行专人管理,建立完善线索台账,全程留痕。通过制作横幅标语、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走访市场业主和市...
一是全程代办+跟踪服务。成立企业跟踪服务中心,搭好“服务台”,念好“服务经”,建立建强代办帮办队伍,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保姆式”代办帮办服务。在全县抽取44名专业人员为企业服务员,为企业注册、投资立项、用地规划、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不动产产权登记等审批手续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同时进一步完善全程代办机制,建立“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夯实高效服务的基础。今年,共开展“代办+帮办”服务96次,企业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二是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按照“小步快跑,步步见效”的方式,对工程建设项目必备办理条件或关键技术环节已通过审查,且在后期业务办理时可控的审批服务事项,实施容缺受理,最大程度缩短审批时间,推动工程建设项目早开复工,尽快形成有效投资。同时从“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轻审批重监管”,对水保、取水许可等许可实行告知承诺,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动态调整告知承诺制清单,成熟一批推出一批,不断扩大告知承诺制实施范围。目前已梳理容缺受理事项115项,告知承诺事项14项。 三是电话回访+服务热线。开展企业办事满意度回访活动,对企业进行电话回访,与企业家代表“零距离”沟通,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效服务。全年解决企业提供问题26个,电话回访企业232次,满意率达100%。依托雅安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及时解决企业群...
天全县人社局结合自身职责,不断加大服务力度,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树立社保服务品牌新形象。 一.组织培训学“营商”。为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第一时间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培训会,重点解读省、市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和执行口径。4月以来,累计开展干部职工业务培训4场次,帮助全体干部职工对降费减负政策进行深刻领会、准确把握。 二.优化环境促“营商”。一是梳理办事指南,整合各项业务,重点梳理办事指南中“等材料”、“相关材料”“其他”这样的表述,坚决防止隐晦难懂字眼的出现。同时进一步规范窗口人员政风行风,细化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准确有效指引办事群众到相关科室办理业务。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我局在利用标语、简报、宣传资料等传统媒介进行政策宣传的同时,结合互联网、微信朋友圈、权威微信公众号、社保征收工作企业QQ群等传播效率高,受众面广的新媒介,积极构建“高密度、立体式、全方位”的宣传格局,壮大社保降费减负工作声势。用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宣传语言向企业、群众进行积极正面的政策解读,确保受众对社保降费政策看得懂,算的清。 三.精简流程践“营商”。天全县人社局把社保降费减负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结合自身实际,以“互联网+人社”为抓手,以网上办事大厅为平台,参保单位自行登录系统,就可以随时进行人员和基数变化处理、非关键信息变更、查...
一是“走访+调研”。开展民营(外来)企业营商环境问卷调查,向企业发放并回收纸质问卷120余份,通过“双微”平台完成电子问卷调查30余份。班子成员带队到企业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20余次,召开座谈会10余场次,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在综合走访、座谈、调查情况基础上,形成《石棉县司法局“营商环境大走访大服务”活动调研报告》,为政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决策参谋。 二是“服务+保护”。健全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成立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团,为民营企业担任法律顾问32人次,常态化开展以治理能力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涉外法律服务为主题的“法治体检”活动50余次,帮助审查劳动合同1000余份,梳理法律风险点150余个,完善规章制度200余项,出具法律意见600余条。深化民营企业公证“放管服”改革,落实“最多跑一次”要求,开展上门公证服务5次,办理涉企公证20件。开辟民营企业法律援助“直通车”,为民营企业农民工和困难职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478人次,其中办理援助案件37件,解答法律咨询350余件、400余人次。 三是“调解+指导”。在巩固原有8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基础上,新设“石棉县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石棉县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进一步畅通商事纠纷化解渠道。组建一支由律师、公证员、“五老人员”构成的“特色调解员”队伍,针对不同涉企纠纷因案施策,提高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