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县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通过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持续在农业产业发展、数字乡村发展,培育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发力,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一、强化农业科技引领一是结合石棉县农业产业,落实校县合作项目8个,稳步推进项目实施。组织合作专家团队,围绕柑橘新品种研发、黄果柑品质提升、枇杷新品种选育、枇杷示范片建设、中药材产业发展、草科鸡保种选育、蔬菜提质增效、粮油产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开展合作,重点解决黄果柑品质不强、枇杷品种退化、农产品产业链不强等问题。二是围绕主导产业,选派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开展科技服务,组织科技特派员进入“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平台专家库,开展线上专家为民服务331次,解决在生产生活上的困难问题。三是支持科技特派员在内的农业科技人员,在广大农村宣传普及现代农业科学知识,推广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组织开展科普活动月、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等科普活动170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四是开展本区域当家品种培育与推广,加强与科研单位育种攻关联合协同,引种试种粮食、蔬菜新品种20余个,石棉县黄果柑、枇杷主导品种覆盖率80%以上,基本实现现代化、信息化、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模式、经营模式。二、强化数字乡村建设一是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已经完成22个5G基站建设。二是加快推进5...
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名山区始终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导向,巩固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动健康名山高质量发展。医疗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家住名山区车岭镇金刚村的脱贫户陈洪英,15年前开始出现髋部疼痛。由于丈夫多年前患脑梗死留下了后遗症,一家的负担落在了陈洪英身上。因为家境清贫,陈洪英一直没舍得花钱到医院检查病因。近年来,陈洪英髋部的疼痛越来越严重,活动也受到限制。2015年,陈洪英病情加重,被诊断为双侧股骨头坏死,因手术花费巨大,陈洪英选择放弃治疗。2016年,陈洪英的病情再次加重,疼痛让她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恰逢名山区健康扶贫工作推开,得知陈洪英情况后,名山区卫生健康局组织名山区人民医院相关医疗团队来到陈洪英的家中,为她免费检查、确诊病情,并组织相关专家会诊,决定免费为陈洪英进行手术治疗。举办义诊活动,为群众健康护航2016年10月24日,名山区人民医院派出救护车将陈洪英接入医院,为她进行了右侧、左侧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经过治疗,陈洪英能正常走路。在政策的帮助下,她发展起养殖业,家里生活越来越好,并顺利脱贫。“如果不是免费手术,我的病根本治不起,真的要感谢党、感谢医护人员。”陈洪英说。医疗卫生服务是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是践行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表现。名山区始终...
本网讯日前,记者从芦山县获悉,该县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抓手,紧紧围绕驻村帮扶工作职责,着力在选优派强、严管厚爱、作用发挥等方面下功夫,推动驻村帮扶工作取得实效,助力乡村振兴。在坚持选优派强优结构方面,芦山县围绕省、市新一轮驻村队伍选派要求,通过发放驻村干部留村“意愿清单”、行政村“需求清单”进行“意愿+需求”摸底,收集65个相关意愿和需求作为选派重要依据,择优留任9名、新选派24名驻村力量驻村,确保人村相适、人岗相适,进一步补齐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人才短板。并建立干部选派会商机制,县委组织部会同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和乡镇(街道)对拟选派人选从年龄、党龄、学历、工作经历、专业特长“两龄两历一长”进行筛选,优选一批能力强、素质高、思维活的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为推动村级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新一轮驻村干部九成以上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平均年龄33岁。在坚持严管厚爱添动能方面,健全落实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行业部门督促指导、乡镇(街道)党(工)委属地管理、派出单位跟踪管理“四方”联动责任体系,印发《芦山县驻村帮扶重点任务清单》,明确4大责任主体的11项考核指标,推行帮扶工作清单化闭环管理,倒逼责任落实。推行驻村干部信息积分制考核,分类建立台账,按照“月考核、季通报”的频次“算细账”,督促驻村干部认真履职。建立优秀驻村干部储备库,以产业发展、为民服务、乡村治理等工作成效作为“...
壮丽秀美的山水田园,风景如画的A级景区、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山水、景区、民俗文化等多种旅游体验在雅安的乡村融为一体,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为乡村振兴赋能。近年来,我市立足生态优势和文化优势,围绕大熊猫、茶两大世界级IP,扎实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融合发展新路子,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取得良好成效。2022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94元,同比增长6.9%,增速居全省第1位。截至目前,我市已成功创建全国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镇(村)23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7个、天府旅游名县等品牌38个、省级农业主题公园8个。与此同时,我市农文旅产业融合推进有力有效,乡村旅游投资额度、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均位居全省前列。今年1—9月,29个乡村类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302万人次,同比增长42.67%。我市持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为农文旅融合发展蓄力,图为汉源县古路村风光 李曜光 摄产业发展积蓄乡村振兴强大动能,图为天全县水产现代农业园区宝兴县硗碛藏族乡举行藏历水兔年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感受雅安民俗文化我市以农促旅、以旅兴农,推进农旅互促共进,图为雨城区陇西河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一隅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图为石棉县安顺场镇果农采摘黄桃扎实推进茶旅融合发展,图为名山区茶园风光被评为“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荥经县龙苍沟镇万年村现代农业园区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赋...
脱贫攻坚伊始,我市共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4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村261个,并呈现出“插花式”贫困分布广、中高山区贫困程度深、因病因残群体占比高等特点。同时,8.3%的贫困发生率,更是让雅安位居全省“四大片区”外9个市(州)首位。克难破险,披荆斩棘。我市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采取一系列超常举措,尽锐出战、精细“绣花”。至2018年,我市提前两年实现现行标准下所有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村稳定退出,进入与乡村振兴相融的巩固提升阶段,并在至2020年的两年中,实现脱贫成效的巩固和夯实。据统计,2014年至2020年期间,我市农村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由2540元,大幅提升至9908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国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雅安已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贯穿整个“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再踏新征程。雅安市扶贫开发局本报记者郝立艺孙振宇宝兴县五龙乡村民喜摘枇杷便捷的乡村客车开到了昔日的贫困村,交通助力脱贫攻坚扶贫技术入乡入村带来新希望汉源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显成效开展医疗扶贫,宝兴县流动医疗车送医下乡、芦山县龙门镇葡萄园果农喜获丰收农旅融合,芦山县禾茂田园成为旅游景点带动当地乡村振兴石棉县开展文化扶贫进乡村,鼓...
为进一步学习借鉴省内其他区县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开拓视野、创新理念,推进宝兴县“林海菌香”、“果海药谷”、“云海牧场”三条产业环线建设,日前,宝兴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石文台率队,专程赴宜宾市长宁县、眉山市洪雅县,专题考察学习了产业发展。副县长杨斌、县委农工办、县林业局、县农业局及各乡镇负责人参加考察。考察组一行先后来到长宁县竹海镇、洪雅县中保镇对世纪竹园建设、藤椒产业基地建设等乡村振兴产业进行了实地考察。每到一处,考察组成员无不抱着认真学、虚心学的态度,认真听取相关负责人介绍,并详细了解了当地党建工作、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施、产业发展等相关工作情况。 与此同时,结合考察学习中所得,考察组还在考察期间根据在长宁县、洪雅县参观所见所闻,围绕宝兴县产业发展现状展开专题讨论,通过一起“谈体会、找差距、寻出路”,并对长宁县、洪雅县近几年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施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连连点赞。考察组成员纷纷表示要虚心学习长宁县、洪雅县的好经验、好做法,寻找自身不足,结合实际、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把长宁县、洪雅县的先进经验运用到宝兴县的各项工作当中去,用新的工作理念推动宝兴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据悉,在刚刚结束的宝兴县委十四届七次全会上,宝兴县进一步明确了继续毫不动摇地做大做强有机农业的思路。按该思路明确指明的方向,宝兴县将继续把坚持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201...
4月2日,荥经县召开乡村振兴统计监测培训会,26个部门经办人员及12个乡镇(街道)分管领导、经办人员参会。会上,讲解了乡村振兴战略统计监测制度等内容,培训了乡村振兴战略统计监测平台操作、指标解释、填报要求等业务,并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会议要求,各单位要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统计监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严把数据质量,坚决防范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确保统计监测数据全面、有效、真实、准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进一步推广“高山云雾有机茶”种植、“公司+农户”合作模式,探讨乡村振兴与产业振兴的发展措施,实现牛背山镇产业发展大突破,近日,雅安市第四届人大代表、牛背山镇党委书记邱天翔带领镇、村、组干部与贫困村楠林村村民代表一起在“坝坝会”上谈发展,“龙门阵”里聚人心。邱天翔带领大家围绕茶叶产业发展“干什么、怎么干”踊跃发言。在探讨发展高山云雾有机茶时,群众的积极性高涨,他们都意识到了要将茶叶朝标准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促进广大农产品的优化、升级,才能保障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谈论现场气氛活跃,群众纷纷表示将抓住乡村振兴的大机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齐发展,搭建农民真正的舞台,真正实现乡村与产业的振兴。邱天翔表示,干工作贴近生活,服务群众才有舞台。只有认真践行“群众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不忘作为人民代表的初心,不忘乡党委书记肩上的职责,积极深入农户,深入群众,察民情、解民难,为群众的增收、百姓的致富贡献“代表魅力”。荥经县人大民宗外侨工委
36只雅安熊猫灯会的明星熊猫公仔送到孩子们手中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10月16日,雅安文旅集团一行到联系帮扶的晏场镇三江村,进村入户广泛调研,并为村里的党员、群众代表和中心校的孩子们分别上了三堂课,同时为孩子们送去员工捐款购买的文化用品。 三江村地处雨城区晏场镇,距城区约50公里,主要经济收入以林竹茶和劳务为主。2018年,雅安文旅集团成为三江村的帮扶单位,着力于竹木资源深加工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帮扶,给予该村3万元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并研发“碧螺谷亲子旅游线路”,推动旅游扶贫工作。 在调研基础上,针对三江村的发展情况,雅安文旅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朱波以“不忘初心·振兴乡村”为题,为村里的党员和乡村旅游参与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主题教育党课,并结合雅安文旅集团的实际经验,为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表示三江村要把握机遇,改变“农家乐”的惯性思维,打破售卖“一餐饭、一桌牌”的局限性,完成从农家乐到乡村旅游再到民宿的跃升。村子的外观和风貌要保持村落自然的原生态,内部设施要达到舒适、卫生的现代标准,服务要规范化。同时,要保持村民的质朴、热情和友善。从文旅融合的角度来说,三江村要深入挖掘本地资源,比如开发原生态的特色菜,开发当地特色的体验活动。为了促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文旅集团将组织村民,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到雅安及周边的优秀民宿学习经验。 随后,一行人来到晏场镇中心校6年级1班。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