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于2022年11月完成了2023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项目库(以下简称:项目库),入库项目共81个,涉及资金21419万元。经梳理,我县部分急需实施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就业等项目尚未纳入2023年项目库中,按照“所有衔接资金安排的项目一律从项目库中选择”的要求,需要按程序对2023年已入库项目进行调整。 经村申报、乡(镇)审核、部门审查,并逐级公示,县乡村振兴局会同相关行业部门...
8月28日,石棉县乡村振兴局组织参加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会。石棉县乡村振兴局、石棉县工商联等7个单位分管领导参加会议。 会上,省残联、省工商联、省科协等部门就相关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省乡村振兴局就目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下一步,相关县级部门将立足自身职责,抓好贯彻落实,不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为了进一步做好严道街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增强针对性、时效性,确保结对帮扶工作取得实效,近日,根据辖区12个村包村干部人员变动情况,严道街道对结对帮扶工作人员予以调整充实,确保每一户脱贫户、监测户都有挂钩帮扶责任人,以便今后常态化开展好精准帮扶入户走访工作。
8月31日,省乡村振兴局二级巡视员张学勤一行赴雨城区草坝镇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张学勤一行先后前往雅安市云台山茶文化学院(雨城区·乡村学堂)、雨城区周公山茶厂,详细了解了学院发展规划、运行模式、村集体经济收益等情况。随后召开座谈会,听取了雨城区关于乡村振兴工作发展思路、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张学勤充分肯定了雨城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成效,并就下一步工作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导意...
8月31日,省乡村振兴局二级巡视员张学勤一行赴雨城区草坝镇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张学勤一行先后前往雅安市云台山茶文化学院(雨城区·乡村学堂)、雨城区周公山茶厂,详细了解了学院发展规划、运行模式、村集体经济收益等情况。随后召开座谈会,听取了雨城区关于乡村振兴工作发展思路、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张学勤充分肯定了雨城区巩固拓展 脱贫攻 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成效,并就下一步工作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导意...
乡村振兴中,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相辅相成、和谐共赢,没有生态资源作为依托,产业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没有产业发展作为支撑,生态保护也难以持久。为此汉源县在做优生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上下足功夫:一、建“美”生态林业。实施生态文明战略,强力推进生态建设,目前累计建设四川省森林康养人家12家,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1家,二星级“森林人家”3家,四星级“森林人家”1家。二、建“强”生态...
近年来,蟹螺乡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人文资源,充分挖掘整合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和传统民俗等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民宿经济,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力。 一、坚持规划引领,打造特色民宿品牌 坚持规划引领,以打造特色民宿品牌为核心,确保民宿产业有序、高效、特色化地发展。深入挖掘木雅而苏藏族文化内涵,结合中国传统村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环山鸡节和晒佛节等,研究民宿规划发展与布局,编制秘境蟹螺规划方案,...
在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的背景下,雨城区大兴街道大寨村立足本地资源,挖掘2000亩野茉莉花潜力,通过科技赋能、花旅融合、联农带农三大举措,激活野茉莉资源,为区域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科技赋能“护花开”。盘活占地2000亩野茉莉天然群落,引入矮化密植、生物防控等现代农业技术,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亩均产量提升30%,开发4大系列16款产品,野茉莉花茶单品年销售额突破80万元。花旅融合“引客来”。探索“花...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活力之源。近年来,雅安市持续用文化为乡村振兴赋能续航,通过传承、发展和创新,广泛开展乡村群众文化活动,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仲秋的雅安,多姿多彩,“丰”景如画。放眼全市各地,村庄颜值明显提升,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乡风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日益增强……深厚文化底蕴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离不开...
8月14日,市乡村振兴局局长谭林到美罗镇三明村调研指导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中期评估工作。 谭林通过查阅档案、听取汇报的方式了解我镇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 谭林要求:一要深入挖掘特色资源, 持续在“美字号”特色上做文章,进一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二要坚持把扶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瞄准产业发展趋势,立足实际,创新机制,拓宽增收渠道,让村集体经济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