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十三五”期间,我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侧重发展高效清洁节能锅炉、大气污染防治装备、水污染防治装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装备、高效节能电机、低温余热余能利用装备、节能电力装备、监测仪器等装备等八大领域,着力于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创新能力和加强示范推广,到2020年,节能环保装备产业总产值将超过1500亿元,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和知名度的节能环保装备大型企业。 按照规划部署,我市可侧重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相关示范工程的应用和推广,包括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城乡污水垃圾处理示范工程以及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工程等。通过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积极引进和培育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企业和节能环保装备企业,搭建和打造创新及服务平台,逐步培育我市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环资科)
11月24日,徐旭副市长主持召开全市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座谈会。 会议听取了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军关于《雅安市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相关汇报,分别从雅安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机遇和基础、总体定位、重点领域与任务、空间布局、行动计划、项目支撑和典型案例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与会部门都对编制组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编写出较高质量的《雅安市健康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和《雅安市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讨论稿)表示肯定,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会议要求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配合。 副市长徐旭对规划的数据掌握、提炼归纳、方向、理念和定位等表示肯定,同时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进一步与国家、省、市召开的重要会议精神契合,要与“十三五”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衔接,突出本规划的特点。二是,希望再细化调研,进一步突出规划的特色性、操作性和差异性,更加精准的描述和表达。三是,希望各部门再深入研究,与发改委密切配合,对规划提出更加有效的建议,编制单位组织精兵强将再提炼和升华,尽快形成征求意见稿。 市政府副秘书长李蓉参加会议并提出相关建议。 参加会议的有市发改委、市卫计委、市民政局、市文体广新局、市旅游局、市经信委、市住建局、市人社局、市国土资源局和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精神病医院、市福利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规划编制单位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出席会议。(社会科)
日前,省政府正式印发《成都平原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五大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我省首次编制印发五大经济区发展规划。 规划强调围绕区情特点和发展潜力,提出战略指引和发展重点,为各经济区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其中,成都平原经济区将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先导区等,川南经济区将建设多中心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和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等。 经济区是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单元。我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年)中首次提出五大经济区的概念,即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经济区。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明确要发展五大经济区,形成支撑四川发展新的增长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一体化发展。 10余年来,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最新态势,我省对五大经济区名称和范围作出相应调整。其中,成都经济区更名为成都平原经济区,范围从以前的5个市扩大为成都、德阳、绵阳、遂宁、资阳、眉山、乐山和雅安8个市,其中,乐山、遂宁、雅安分别从以前的川南、川东北和攀西三个经济区划出。 五大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全省“十三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和“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一起,构成一个总分结合、纵横一体的完整体系。
10月28日上午,宝兴县召开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工作座谈会。会上,规划设计团队从我县全域旅游发展定位、发展战略、空间布局、项目策划等方面,对我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汇报。与会人员围绕我县资源禀赋和旅游发展现状及下一步发展方向对规划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冯俊涛强调,全域旅游规划要充分考虑我县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优势,通过整体规划系统打造一批精品旅游产品,培育新的旅游IP,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规划内容,创新理念和思路,以全球的视野精准谋划宝兴旅游的发展定位,为我县量身定做一套品位高、格局大、实操性强的规划成果。县级相关单位要加强全力支持规划工作,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县委副书记、县长罗显泽,县委常委、县总工会主席姚伟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宇辉、县政府副县长何少建、县政协副主席苟宏及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把握机遇 迎接大众旅游新时代 第一节 “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旅游短缺型国家到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走向国民经济建设的前沿,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战略性支柱产业基本形成。2015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0.8%。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全面繁荣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旅游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 综合带动功能全面凸显。“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对社会就业综合贡献度为10.2%。旅游业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并带动大量贫困人口脱贫,绿水青山正在成为金山银山。 现代治理体系初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公布实施,依法治旅、依法促旅加快推进。建立了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等文件,各地出台了旅游条例等法规制度,形成了以旅游法为核心、政策法规和地方条例为支撑的法律政策体系。 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相关文件: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署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通知2021年6月,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署印发了《“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中央审计委员会成立后发布的第一个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对发挥好审计监督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记者采访了审计署政策研究室有关负责同志。一、记者:请简要介绍《规划》编制的背景。答:“十三五”时期,全国审计机关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审计全覆盖,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为促进中央令行禁止、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廉政建设等作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审计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和机遇。一是国际国内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挑战,要求审计机关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适应环境变化。二是新时代赋予审计工作新职责新使命,审计机关作为政治机关,必须做到“两个维护”,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代的新特点新使命新部署新要求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三是新中国审计经过近40年的发展,在队伍建设、专业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在审计工作运行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制约了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在研究部署“十四五”审计工作中,迫切需要坚持问题导向、...
5月9日,雨城区召开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评审会。市旅游局副局长朱波,区委副书记、区长苟乙权,区委常委、副区长袁兵,规划设计方面专家及区财政、发改、文广、旅游、农业、环保等部门参加会议。会议由区政府党组成员向建华主持。 评审会首先听取了成都市川达柏槐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关于《雅安市雨城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汇报,由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雅安市新建设建筑设计院、雅安市饮食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雅安市灾后重建规划指挥部及区级相关部门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成员一致认为《雅安市雨城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基础调查深入,规划指导思想明确,总体思路清晰,布局基本合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该规划终审予以通过。同时,专家对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内容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乙权同志对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并表示:高品位的旅游开发,离不开高品位的规划。在下一步的开发建设中,将认真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处理好自身发展与区域协调的关系, 处理好整体速度与细节完善的关系。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做精做细雨城旅游。
10月28日上午,宝兴县召开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工作座谈会。会上,规划设计团队从我县全域旅游发展定位、发展战略、空间布局、项目策划等方面,对我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汇报。与会人员围绕我县资源禀赋和旅游发展现状及下一步发展方向对规划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冯俊涛强调,全域旅游规划要充分考虑我县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优势,通过整体规划系统打造一批精品旅游产品,培育新的旅游IP,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规划内容,创新理念和思路,以全球的视野精准谋划宝兴旅游的发展定位,为我县量身定做一套品味高、格局大、实操性强的规划成果。县级相关单位要加强全力支持规划工作,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县委副书记、县长罗显泽,县委常委、县总工会主席姚伟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宇辉、县政府副县长何少建、县政协副主席苟宏及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