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解读《雅安市“十四五”数字经济(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各县(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雅安市“十四五”数字经济(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已经五届市委常委会第31次(扩大)会议、五届市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雅安市人民政府 2022年8月29日 雅安市“十四五”数字经济(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背景................ 4 一、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4 二、数字经济发展的优势、挑战与机遇.................. 6 第二章 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与目标..............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发展原则....................... 11 三、发展目标..................... 12 第三章 数字经济发展主要任务................ 14 一、数字产业化主要任务................. 14 二、产业数字化主要任务................... 16 三、数字化治理主要任务..................... 19 四、数据价值化主要任务.........
天全县卫生健康局于2021年12月31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雅安市天全县“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截至2022年1月31日公示期满,未收到任何意见和建议。 天全县卫生健康局 2022年2月7日
川办发〔2017〕58号 绵阳市、广元市、南充市、达州市、巴中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四川省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6月20日 四川省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四川省川陕革命老区(以下简称老区,包括巴中、广元、达州、南充、绵阳五市全域)全面振兴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将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机结合,着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发展条件;着力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区域发展活力;着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绿色发展能力,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使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老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破解,特...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雅安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国家区域发展重要战略的背景下,全面落实中央和省战略部署,积极投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建设成渝地区绿美生态高地、成渝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成渝地区高品质康养宜居地、成都都市圈重要功能协作基地和成渝地区西向门户枢纽,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绿色发展示范市建设的重要五年。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谋划雅安未来五年服务业发展蓝图,意义重大。为广泛凝聚社会各界智慧,提高我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现面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群众等社会各界开展为雅安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建言献策征集工作。 一、征集时间 自公告之日起至2020年11月30日。 二、征集内容 围绕雅安“四地一枢纽”“绿色发展示范市”的目标定位,重点关注事关“十四五”时期雅安市服务业发展的各项领域,提出具有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的意见和建议。包括但不限于: (一)关于“十四五”时期我市产业服务供应链发展、促进产业供应链融合升级,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二)关于“十四五”时期我市依托文体旅游资源优势,融合发展文化体育旅游产业的建议。 (三)关于“十四五”时期我市打造成渝地区大数...
雅安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图解 各县(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雅安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雅安市人民政府 2022年3月18日 雅安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目 录 前 言 5 第一章 奋力开启雅安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6 第一节 发展基础 6 一、发展成效 6 二、存在短板 9 三、潜力优势 10 第二节 面临形势 13 一、发展机遇 13 二、面临挑战 15 第三节 总体要求 16 一、指导思想 16 二、基本原则 17 三、发展定位 18 四、发展目标 18 第二章 加快构建“4+6”现代服务业体系 21 第一节 加快四大优势服务业提质增效 21 一、文化体育和旅游 21 二、大数据与电子商务 25 三、现代物流 29 四、康养服务 33 第二节 促进六大基础性和新兴服务业做大做强 36 一、商业贸易 36 二、金融服务 40 三、地产服务 42 四、科技信息服务 44 五、会展服务 46 六、人力资源服务 48 第三章 优化服务业发展布局 51 第一节 做强主干,一核示范引领 53 一、雨城区 53 二、名山区 55 三、经开区 57 第二节 联动六县,两轴支撑带动 58...
川办发〔2016〕62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成都平原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川南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川东北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攀西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9月2日
近日,《雅安市“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正式印发。《规划》明确了我市服务业发展方向、目标定位、重点行业体系,指明了各县区服务业发展重点方向,提出了打造19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19个重点储备项目、61条主要工作事项;提出了着重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养老健康、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四大重点优势行业。 我们的发展优势在哪里? 《规划》指出,雅安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唯一的中国生态气候城市、全国第一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3.1%,是世界级天然氧吧,拥有特品级旅游资源4处、世界遗产地1处、国家3A、4A级景区数十处;“五雅”特色农业产品品质优良,拥有石棉县、荥经县两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加上川藏铁路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交通建设项目,雅安将由川西交通枢纽向川滇藏省际交通枢纽转变。 此外,“十三五”时期,服务业已成为雅安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能提升城市经济的整体实力,更将大大提高城市的首位度。 雅安在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发展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着重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养老健康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四大重点优势行业,有效集聚物流、资金、技术、人才等高端发展要素,打破低层次区域同质化竞争格局,有助于提升在川西乃至全省的综合竞争力,为建设“美丽雅安、生态强市”提供...
为促进我县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根据《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川水函〔2024〕208号)和《雅安市水利局关于做好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雅水函〔2024〕28号)要求,我局启动了《宝兴县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5年)》编制工作。目前已形成规划成果草案,为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提高规划成果质量,现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建议。 一、公示时间 按照雅安市水利局要求,为加快推进规划审批备案,《宝兴县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4年5月21日—2024年5月27日,为期7天。 二、公示方式 宝兴县人民政府网站 三、公众意见反馈渠道 1.电子邮件:598543214@qq.com,联系电话:0835-6822031。 2.邮寄地址:宝兴县穆坪镇夹金山路1号4楼宝兴县水利局。 期待您积极参与,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特此公告。 宝兴县水利局 2024年5月21日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7年4月18日
近日,四川印发《四川省“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根据《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四川将实施农业产业扶贫,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到2020年,实现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 “十三五”期间,四川将充分发挥农业产业扶贫在“十大扶贫行动”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农民就业创业支持体系,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确保完成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目标。 根据《发展规划》,四川将优化贫困地区产业布局,充分挖掘贫困地区资源、地理、生态和区位等比较优势,引导贫困地区统筹抓好粮油、畜牧、经济作物、林竹、水产、农产品初加工及精深加工、休闲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打造一批脱贫奔康产业园区。 到2020年,初步形成“跨乡联县”特色支柱产业体系,产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产业助农增收人均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