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时任同业公会理事长的“孚和”茶号老板余宝衡,深感时代巨变之大,经过深思熟虑,认定“私营企业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光明大道”。余宝衡决定,申请公私合营。在他的积极要求下,经西康省人民政府工商厅批准,私营雅安“孚和”茶号进入公司合营,取名“中孚茶厂”,成为西康省第一家公私合营茶号。 不过,中孚茶厂仅存在了一年,就消失了。曾经与陕帮一起叱咤藏茶市场风云的川帮茶号,在社会变革的洪流中悄悄退出了藏茶的历史舞台。 1958年8月,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经雅安市人民政府批准,雅安地方公私合营茶厂并入雅安地方国营雅安茶厂。 按照当时新闻媒体的说法,从资本的角度看,两大雅安茶厂的合并,是“全部完成了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过渡”。 从产品的角度看,这一合并意味着,从此以后,雅安生产制造的所有藏茶品牌,都得统一打上“雅安茶厂”的标记销往藏区。 从历史的角度看,则是自明代以来,延续了400多年的雅安藏茶所形成的以“义兴”为代表的陕帮和以“孚和”为代表的川帮两大藏茶生产体系,终于合成一家。 雅安茶厂,也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发展,成为集藏茶制造大成为一家的400年老厂。
藏茶,曾经是古代封建统治者控制藏区的工具。现代的藏茶,却是“藏汉民族团结的纽带”。 20世纪80年代,雅安茶厂开始用“民族团结牌”商标生产“金尖”和“康砖”,取代雅安茶厂1951年以来使用的“柯罗牌”商标。后来,相继使用过“团结牌”、“民茶”等商标。其含义就是要让藏茶成为藏汉民族团结的纽带。 西藏的领导十分关注藏茶的生产、供应情况。雅安茶厂成立至今,不断有西藏地方领导前来视察,他们一方面感谢雅安茶厂对西藏的支持,同时也鼓励雅安茶厂精益求精,生产更多更好的藏茶。 1986年8月3日,当时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来到雅安茶厂,仔细视察了每一个车间、每一条生产线,了解藏茶生产的每一道工序。他热情称赞雅安藏茶是“藏汉民族团结的纽带”,并亲笔用一手漂亮的藏文书题诗。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几十年,藏茶,是当之无愧的民族团结茶,也是“国防茶”、“政治茶”,在稳定西藏、促进藏汉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大业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游客:应该让人喝得更有味道有朋自远方来,自然少不得要同到江边茶肆,一边品茗叙旧,一边享受雅安与山为邻、与水相亲的清凉。江水流动,细雾蒙蒙,一江两岸的风景和着雅雨的轻柔,自是让朋友们赞不绝口。“雅安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但除了环境好以外,我就感觉不到在这儿喝茶和其他地方有啥子不同。”朋友在服务员上茶之后说。“其实陶瓷盖碗儿和玻璃杯的价钱相差不多,但是自古以来中国茶就和陶瓷盖碗连在一起。”朋友指着茶具说,雅安既是茶文化发祥地,而且又在打茶文化的旅游牌,为什么不从细处着眼,让人在不经意之间就能感受到茶之故乡的古韵呢?再者,四川的茶馆,能说得出名的地方,也基本上都用的是盖碗茶,这种传统的茶具更能让人从茶香中寻到茶的旧踪,这样喝起来更有味道。“酒满敬人,茶满伤人。连这都不懂,还开什么茶馆。”指着满满的玻璃杯朋友笑谈,雅安的自然环境的确不错,蒙山茶也确实有名,喝起来味道也好。但是,在这么好的环境里喝茶,你还得时时吆喝“老板,掺茶”,这首先就破坏了茶之“雅”兴。而服务员为了省事,往往就把水掺得满满的,能少跑一趟就是一趟。打开话匣,朋友从茶具一直聊到侍者沏茶。在和朋友力辩之余,也同时着眼观之、品之、细思,的确除了江风、茶香,记者也没有发现有何处与众不同。“江边喝茶,其实就是享受环境。”一番评论之后,朋友接着说,虽然大众可以不挑剔,对着老友,端着玻璃杯喝着满杯的茶,也照样可以很惬意。但是雅安如果想要提...
《茶祖吴理真》作为首部以茶祖为主角的原创舞台剧,目前已引起了业内外众多爱茶人士的关注。该剧的故事情节还处于保密阶段,不过,专门的策划人已经设计了舞台剧的LOGO。同时,主题曲《植茶歌》已出炉。 《茶祖吴理真》将于今(25)日下午在成都举行的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成立大会上首次亮相。 草根演绎茶祖故事 尽管该剧的情节没有透露,但可以肯定的是,该剧的主角除了吴理真,还有他的夫人玉叶。来自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的消息称,《茶祖吴理真》男女主角分别由邓志雄、汤佳彭丽饰演。 27岁的邓志雄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曾多次参与各类大型活动,并在历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的舞蹈表演中饰演吴理真;汤佳彭丽则是中华蒙山派优秀茶艺师,曾获2012年第四届海峡茶艺电视公开赛全国总决赛“最佳才艺奖”。 除了主演有演出经验,其余演员全是“门外汉”,他们中有IT精英、传媒记者、厨师、保洁员、小学生等爱茶人士。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相关人员介绍:“这是一台自筹经费、非专业的公益舞台剧。大家主动参与,主要是出于对茶的热爱。” 剧中,除了青年吴理真,还有老年吴理真,由茶文化杂志《茶风雅颂》主编王龙饰演。他说:“舞台剧区别于历史剧,允许和鼓励有更丰富的艺术手法。目前,国内还没有一部演绎茶祖的舞台剧。我们期待这部剧的成功演出,以唤醒更多人对茶的认识和兴趣,也进一步丰富长嘴铜壶等茶艺的表演形式。” 主题曲《植茶...
雅安日报讯“让消费者购买我们的茶叶,买了一次还想再买,那么我们的茶产业才有希望!”市委副书记张锦明说。2月15日,我市茶业技能人才培训中级评茶员培训班开班,来自茶叶生产基地的乡镇、村干部,茶企业人员等77人参加培训。张锦明在培训班上为学员们作了一场题为《雅安市茶文化劳务品牌暨茶业技能人才培训的重大意义》的讲座。雅安的茶好,但好在哪里?这需要向消费者说出来,因此,我们需要好的评茶员。纵观市内卖茶叶的店铺,没有促销的茶艺表演,也没有现场泡上一杯茶,对茶叶的特色进行详细解说。张锦明说,我们需要茶业技能人才,茶产业的发展首先要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起来,把我市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把品种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变。张锦明谈到,我市茶叶有品种齐、采摘早、质量优3个特点,独具优势。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诸如茶园基地品种单一、品种结构还需要改善、茶企业小而散、抗风险能力弱、品牌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茶企业要团结一致,共同壮大我市茶产业。记者夏平容
6月7日,本报的一则消息被国内各大网站纷纷转载——石棉县美罗乡出产的茶叶在2010年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上,卖出了天价,其中的黄芽每公斤卖到了11600元,老鹰茶每公斤卖到了9760元,毛峰每公斤卖到了3600元。 什么茶能卖到这么高的价格?带着这个问题,近日,记者来到了石棉县美罗乡。 “你听说过兰花香型的茶吗?没有吧!这种茶就产自美罗,不过产量不大,只有100多亩的茶园里才产。”说起美罗乡的黄芽,乡长穆素华滔滔不绝,“这种兰花香味的茶产量很少,你说能不卖好价钱吗?” 这一说法,在美罗乡“雪山神茶”公司负责人刘敏和该乡山泉村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徐富莲那里得到了证实。“这种黄芽冲泡之后,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味,即兰花香味,呷一口,沁人肺腑。”刘敏告诉记者,“这种黄芽不仅香味独特,而且经检测发现,所含的氨基酸和黄酮都高于普通的茶,同时也比较耐泡。” 现在,让刘敏为难的是这种黄芽产量太少:“上海那边的客商一天到晚打电话来要货,哪怕只有一两也要。可我实在是拿不出来。”据悉,美罗乡正准备对几块产茶地申请原产地保护。 除了黄芽奇茶在茶博会上卖出好价钱外,该乡所产的毛峰茶也同样表现出色。这种毛峰产自该乡山泉村三棵百年老茶树。“由于此茶相当珍贵,在工艺制作中,我们没有发酵,直接销售‘一枝一叶’,所以,茶的品质没有受影响,客户们争相抢购。”刘敏告诉记者,这种毛峰茶是纯天然食品不用说,品...
在青山映绿水的梅子湖击水畅游,在万亩茶园间骑行回望茶马古道,在普洱国家公园跑一场穿越原始丛林的山地马拉松。11月25日,国内首创的“运动—旅行—交友”高端新型旅游赛事“大三铁”项目在云南思茅激情开赛,吸引了多名世界冠军,以及国内外多位商学院知名教授、企业家赴赛,乐享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茶城生态之旅。赛事+旅游、养生+旅游、茶文化+旅游。近年来,旅游行业最时尚的体验项目纷纷落户思茅区,不仅缘于这里独特的茶文化和生态风光,还有其彰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拥抱“茶旅融合”产业,思茅区将生态旅游项目和茶园风光、茶文化底蕴相结合,特色茶庄园为点,旅游线路为线,串起百公里十万亩茶园,推进普洱茶产业链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在全域旅游打造中突出茶文化内涵。“茶旅融合”塑造出了生机勃勃的产业新景观。做好“加法” 让大茶区变大景区从飞机上俯瞰,小而美的思茅区像是从茶园里长出的城市。一台台修剪齐整的生态茶树,环抱在城市周围,仿佛一道道被风吹动的绿色波纹。林海中的万亩茶园风光是思茅最具特色的城市名片。茶产业是思茅区衣食万户的大产业。近年来,思茅区大力推广生态茶园改造,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绿色化生产。如今的茶园,除了产茶,还多了一项功能属性,可观、可游,变成人们休闲放松的好去处。来到思茅区南郊的银生茶庄园,不少游客正在体验从采茶到茶杯全过程。这里曾获评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更有网友称为普洱茶主题旅游的必...
6月10日,由城投公司下属子公司城投建工建设的茶祖广场项目正式进场施工,该广场位于雨城区大兴镇,是市本级重点文旅综合项目藏茶城项目的重点工程之一。茶祖广场规划建设在南外环西侧、雅康高速东侧的茶山上,衔接南外环,确保农科一路与茶祖广场中轴视线通达。广场依托茶山体验园微型茶园景观,将规划建设茶文化主题雕塑,并结合茶祖文化、藏茶文化,打造文化新地标
为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持续抓好茶企规范发展和提档升级,近日,名山区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岑绍溶一行深入“包保”茶企进行走访调研,了解茶企生产经营状况、运管机制及有关问题症结等,并提供服务指导,助推茶企转型升级。通过实地调查,调研组查看了茶企各加工车间以及包装车间,与茶企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了企业经营、财务状况、品牌运营、基地建设等情况,并倾听了茶企对发展的诉求和意见建议,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企业权益保护、茶企业生产经营规范标准等方面向茶企进行了普法宣传。调研期间,区审计局对茶企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岑绍溶强调,要坚定茶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通过整合资源优势、加大产品投入、培养茶企人才等方式,持续推进茶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2018年,北郊镇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1485总体发展思路,立足乡村振兴,大力发展乡村康养旅游,结合旅游区位优势,错位发展,为全力打造开发、实力、绿美、创新、幸福“品质五城”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