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务信息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到石棉县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题调研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到石棉县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题调研 5月23日-5月24日,四川省乡村振兴局二级巡视员李华聪带队到石棉县调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县政府副县长吴大斌陪同。调研组一行先后前往蟹螺乡大湾村、江坝村,迎政乡红旗村、八牌村开展实地调研,通过面对面交流、实地查看衔接资金项目,组织部分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人、驻村第一书记召开专题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驻村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困难以及意见建议。调研组一行对我县驻村帮扶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调研组强调,一是聚焦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扶贫资产监管、脱贫群众增收、“万企兴万村”、防范化解风险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二是大兴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做法,改进工作作风,为提升驻村帮扶工作实际成效,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对照反馈问题清单,抓好整改落实,坚持问题导向,做好数据分析、材料归档等工作,为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献计出力。

    石棉县政府办、石棉县乡村振兴局 http://www.shimian.gov.cn/xinwen/show/cda83ac8405dba4a143512b9c92f75e3.html 2023-05-26

  • 政务信息 “五美乡村”新田园 “五美乡村”推进乡村振兴 实现全市人民共同富裕 美好新蓝图

    “五美乡村”新田园 “五美乡村”推进乡村振兴  实现全市人民共同富裕 美好新蓝图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全面部署,我市上下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建设民居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乡风美“五美乡村”为重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近年来,我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我市乡村发展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动力不足;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部分村医疗、卫生、文化、通讯等公共服务有待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五美乡村”,是实现全市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对于实现“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加快建设美丽雅安、生态强市有着重大意义。以“五美乡村”行动推进乡村振兴,产业美是基础,只有培育壮大产业支撑,实现增收富民,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基础;民居美是关键,群众住得...

    雅安日报 https://www.yaan.gov.cn/xinwen/show/cf892d3e-a3fd-4090-9ce4-7ccc16857e17.html 2018-04-16

  • 政务公开 汉源县乡村振兴局关于调整后汉源县2023年度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项目安排计划的公告

    为进一步保障脱贫、监测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现将经中共汉源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第一次会议审定同意后的《调整后汉源县2023年度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项目安排计划》公告如下。 监督举报电话:12317 联系人:李敏 高凡轶 联系电话:0835-4223586 附件:汉源县2023年度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安排计划清单 汉源县乡村振兴局 2023年3月14日

    http://www.hanyuan.gov.cn/gongkai/show/dad37f02ec917a03b838f27c0a350548.html 2023-03-15

  • 政务公开 汉源县乡村振兴局关于调整汉源县2023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项目库拟入库项目的公示

    我县于2022年11月完成了2023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项目库(以下简称:项目库),入库项目共81个,涉及资金21419万元。经梳理,我县部分急需实施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就业等项目尚未纳入2023年项目库中,按照“所有衔接资金安排的项目一律从项目库中选择”的要求,需要按程序对2023年已入库项目进行调整。 经村申报、乡(镇)审核、部门审查,并逐级公示,县乡村振兴局会同相关行业部门对项目的科学性、合规性、可行性进行论证,对是否属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衔接乡村振兴项目进行审核,重点关注与脱贫人口和监测帮扶对象等利益联结机制建立等情况,提出了2023年项目库调整计划,报经中共汉源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第一次会议审定同意,调整后入库项目95个,覆盖21个乡(镇)47个脱贫村,9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脱贫户8507户29150人、监测帮扶对象425户1157人,计划总投资23529.8万元,其中:申请财政投入23529.8万元,其他投入0万元。 现将调整后入库项目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3年3月10日至2023年3月14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欢迎提出监督意见。 监督举报电话:12317 意见收集人:李敏 高凡轶 电话: 0835-4223586 附件:调整后汉源县2023年度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

    http://www.hanyuan.gov.cn/gongkai/show/b21ae4d0f8d2ab8d11c01f96a90d904a.html 2023-03-11

  • 政务信息 汉源县片马乡“五大振兴”齐发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画卷

    “党建引领”带动组织振兴。加强乡党委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统一领导,制定年度乡村振兴责任制清单,明确乡党委书记作为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细化人员分工,落实工作任务。乡机关和各村党支部每月6日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每年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强化党员意识、提升党性修养。同时优化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文化和年龄结构,加大学历提升支持力度,从根本上提高服务群众的信心与能力。“塑形铸魂”促进文化振兴。建成片马彝族乡民族手工业培训基地,邀请大凉山3名彝绣传承老师开展为期30天的彝绣培训,传承彝家优秀传统文化,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将移风易俗的内容和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同时健全红白理事会章程,组织各村召开坝坝会20余次,利用彝族家支自治优势,深入宣传坚决反对天价彩礼、大操大办和铺张浪费,共同营造革除陋习、乡风文明的良好氛围。“一核多元”推动产业振兴。重点建设2.5万亩核桃种植农业园区,林下套种黄精、当归等中药材300余亩,与坭美乡连片发展川牛膝种植园百余亩,协同发展花椒、脆红李种植园4000余亩,带动农户持续增收。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培育农民专业技术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40余家,本年邀请电商公司进行电商培训2次、邀请四川省食品药品学校高级讲师进行黄精种植管护培训1次,积极提高农户技能,促进“双线”融合发展。“引凤筑巢”奠基人才振兴。制定《片马彝族乡人才工作责任清...

    市农业农村局 https://nyncj.yaan.gov.cn/xinwen/show/7f7848830ddc0e8c07d73e80e7985bb1.html 2023-11-24

  • 政务公开 省委宣传部赴草坝镇调研乡村振兴文化振兴

    2022年8月24日下午,省委宣传部公共服务处处长王利华带队赴草坝镇塘坝村调研乡村振兴文化振兴,雨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述蓉及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王利华一行先后调研了塘坝村农家书屋、厚山民宿乡村文化建设情况。 王利华充分肯定了塘坝村在加强文化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王利华指出,塘坝村“茶山艺林”助力文化振兴思路清晰,村委会活用文化阵地、艺术家免费培训村民油画等举措,不仅传承传统文明,也是锻造了文化振兴强磁场。 王利华强调,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系列重要论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乡村文化建设作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强劲动力源。要夯实农村文化阵地,利用好农家书屋、乡村振兴学校等文化阵地,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坚强支撑。要深入挖掘和培育优秀乡村文化,加大乡村文化能人的培养和宣传,不断释放乡村发展新活力,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http://www.yayc.gov.cn/gongkai/show/f9413c8280912fe54b67bfa9ee74c3f1.html 2022-08-25

  • 政务公开 乡村振兴之“产业振兴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要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各类违法乱占耕地行为。 ——2020年9月18日,习近平在湖南省考察时强调 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确保粮食安全,既是民生之根本,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近年来,九襄镇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国家战略,创新方式、提升效益,调整机制、拓宽渠道,多点发力、多措并举,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粮食安全底线,推动中央、省、市、县各级政策部署在九襄镇落地落实。 守牢底线“良田”归“粮田”。九襄素有“天下无收,此地半收,天下大乱,此地无忧”美誉,九襄镇深刻认识粮食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耕地红线就是保粮食安全的生命线,积极开展“非粮化”问题整治,对辖区内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及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遏制住增量、化解好存量。通过走访调研、入户座谈、现场踏勘等方式,进一步了解耕地撂荒现状,切实摸清撂荒底数,探索根治撂荒地的有效实施办法,并大力宣传耕地保护政策,切实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九襄镇现有耕地31159亩。 △高标准农田、大豆验收图片 高效农田“稳产”变“高产”。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九襄镇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三农”工作重点来抓落实,加...

    http://www.hanyuan.gov.cn/gongkai/show/04f86f7ad970d0e861bcf9b3f01640db.html 2022-08-09

  • 政务公开 农企合作共谋振兴——宝盛乡中坝村召开乡村振兴论坛

    2020年6月20日,川渝两地中药材、互联网等20余家企业负责人、代表来到宝盛乡中坝村,与宝盛乡和中坝村的乡、村、组干部、产业发展大户、地方企业代表一道参加宝盛乡中坝村乡村振兴论坛。 此次论坛主要着力于为外地企业与中坝村本地企业、大户搭建一个常态性交流合作平台,共享产业发展信息,提供项目合作、农产品供销、电子商务等资源,寻求农村-企业互联合作,共同为中坝村乡村振兴寻求产业发展契机,助力乡村发展振兴。 论坛活动期间,参会企业负责人就乡村振兴政策、中药材产业发展、智联网平台助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讲解,并与参会的本地企业、大户代表进行了交流,为地方产业发展建言献策,积极寻求可合作项目。 宝盛乡中坝村乡村振兴论坛的召开为乡村振兴“怎么干”的问题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为“引进来走出去,共谋发展振兴”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未来中坝村将继续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各类资源,为实现中坝村整体振兴提供助力。

    宝盛乡 http://www.yals.gov.cn/gongkai/show/20200730153601-43600-00-000.html 2020-07-30

  • 政务公开 汉源县扎实推进“五个振兴”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1)产业振兴。加快“4+N”产业环线和百公里百万亩果蔬产业带建设,建成十大特色产业基地66万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2)人才振兴。围绕人才需求,在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和服务方式上采取差异化措施,加强对各类带头人的示范培训与跟踪服务,带动人才队伍建设梯次推进、全面提升。已建立2个县校实训基地,培育“土专家、田秀才”863名,创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2个。(3)文化振兴。深入实施书香阅读、文化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扎实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加强家风、家训、家规、乡风和乡贤文化建设,挖掘农耕文化,重视耕读传家,改造陈规陋习。(4)生态振兴。深入治理面源污染特别是农药、化肥等污染,有效修补“生态伤疤”,建立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县域生态农业、绿色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绿色循环发展。(5)组织振兴。围绕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突出政治引领功能,推广算感恩账、奉献账、问题账“三本账”工作法,扎实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水平。

    汉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http://www.hanyuan.gov.cn/gongkai/show/20180517120715-755237-00-000.html 2018-05-17

  • 政务公开 青龙场村:“五大振兴”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让战斗堡垒强起来。始终把建强村党组织放在首位,重点从加强村党组织领导、建强村级骨干队伍、强化示范率带作用入手,不断增强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村干部队伍结构极大优化,9名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6名,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优秀返乡农民工、外出经商返乡人员等占67%,平均年龄42.7岁。党建引领作用有效发挥,持续推进自治委示范试点,以村级治理“红黑榜”为抓手,提取村集体经济部分收益开办“积分超市”,开展“积分超市”兑换活动6场次,兑换1130余户群众,兑换生活用品6000余件,激发村民自治热情,以“小积分”撬动“大治理”。 以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让群众腰包鼓起来。青龙场村定下“三步走”战略,从“规模化”入手,以“品牌化”提升,向“融合化”转型,建成鱼跃龙门智慧水产养殖示范区项目和莲稻虾养殖基地龙兴之野大型农旅综合体,十里“荷花塘”、百亩“冷水鱼”、千亩“果药茶”农旅融合产业带全面建成,争取资金1.5亿元完成龙门溶洞、村史馆改造提升等文旅综合项目4个,举办“年猪节”“全市魅力乡镇竞演”等会节活动6次,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探“龙门溶洞”、看“龙门花灯”、住“龙门客栈”、尝“龙门‘三宝’”、摆“新龙门阵”,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全村近50%的农户融入了农旅融合特色产业链。2023年,青龙场村集体经济突破200万元,实现产业提质、集体增收、村...

    http://www.yals.gov.cn/gongkai/show/40a132f3501236bbb392857e93ba6506.html 2024-07-01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