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把“转作风、树新风、作表率、抓落实”专项行动工作持续推向深入,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乡村振兴局长会议精神,抓实抓细我县2022年度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资金落地落实,推动芦山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县乡村振兴局于2022年3月30日起开展了2022年度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专项督导检查工作。 本次专项督导检查主要针对我县2022年度第一批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的开工建设和资金拨付进度情况,督导检查相关项目是否按规定履行了招投标程序,项目建设是否按程序规范实施,项目资金是否按进度及时拨付,项目在建过程中和建成后是否有利于脱贫户、监测户增产增收,项目资料是否按要求收集归档。 督导检查采用清单式意见反馈,实行“一项目一清单”及时将督导检查组发现的问题及相关意见建议反馈至项目业主单位,并要求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存在问题,通过督导检查进一步规范了对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管理,推动建设项目顺利实施、项目资金及时拨付,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描绘了中国乡村发展的美好未来,也是亿万农民心中最为深切的期盼。陈自红作为红草村村主任、万古乡乡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带头参与,示范推动,干在一线,为全村基础设施建设,茶旅融合产业发展、新村自管委、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建设、乡村振兴发展等工作尽心履职,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成为人大代表新表率。 关心关爱群众,热心为民办事。陈自红代表坚持把“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作为人大代表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创新服务群众方式,全力开展帮扶工作。召开群众会议、进村入户、交心谈心等方式,耐心细致、面对面的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建议。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帮助协调解决了5人就业、红草6社道路加宽、红草2社55户200余名群众安全饮水、罗益洪、卢彩艳家养猪场排污治理、黄福鼎、李富荣等人就医困难等问题。 红草村是名山实现“一山两湖”全域旅游通道—“中国至美茶园绿道”上的特色村庄,是“4.20”灾后重建的新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村民休闲设施、环境优化、绿化、美化有特点,家庭院落清洁。村民按照“扫干净、码整齐、有归栏”村规要求养成好习惯,按照“守法纪、睦邻里、讲公德”树立新风尚,2017年红草村再斩殊荣被农业部评选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在万古乡骑游绿道建设中,从起初的征地工作到进场施工建设再到游道风貌提升,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村民做...
3月10日,县乡村振兴局到马烈乡检查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9月16日,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宁文带队到荥经县乡村振兴局调研指导机构改革后续工作。 指导组一行听取了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近期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及机构改革后续工作情况的汇报,详细了解了县乡村振兴局机构职能职责、人员编制、人员划转、后续工作打算等情况。 指导组提出,当前正处于机构改革的“过渡期”,要按照中央、省市要求有序做好机构改革后续工作的同时,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坚持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人员不散”。
为深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乡村振兴省级示范村创建工作,12月20日,雅安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孟国才带队到石棉县安顺场镇松林村检查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创建情况。 孟国才一行听取了松林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介绍,查阅了相关档案资料,详细了解了松林村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围绕“乡村振兴怎么干、部门帮扶怎么帮、省级重点帮扶优秀村怎么创”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同时指出,要对照创建标准,深入研究政策,完善档案资料,全力推进重点帮扶村工作,把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成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共同致富的目标。
2021年7月27日至28日,名山区乡村振兴局组织区级相关部门、13个镇(街道)分管负责同志及业务人员参加了全省加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培训班。 会上,参会人员认真学习了《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和《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并参加了相关业务培训。 会后,全体参会人员表示,此次培训意义重大,收获颇丰,下一步将持续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统筹安排使用,形成有效合力,发挥最大效益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近期,市乡村振兴局总会计师张裕辉带队,到名山区万古镇安吉村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发展、项目推进工作开展调研。 调研着重围绕监测对象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当地衔接资金项目实施情况、以工代赈项目落地情况三个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并同村组干部就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们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地处四川盆地西缘、享有“天府之肺”“动植物基因库”赞誉的雅安市曾经的贫困发生率达到8.3%,整体呈现出中高山区农村贫困“量大、面广、程度深”,平坝、河谷地带“插花式”贫困现象普遍,因病因残占比高的贫困状况。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以来,雅安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提前两年实现现行标准下9.4万名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1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我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540元增加到2020年的9908元,年均增幅达到25.46%。2021年进入过渡期后、站在新起点上,乡村振兴部门肩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市乡村振兴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雅安发展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围绕“1345”有效衔接工作思路,全力以赴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四川省财政厅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3年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预算的通知》(川财农〔2023〕109号),下达我市2023年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8234万元(其中,雨城区、名山区等2个非扩权县共1220万元),现将资金分配情况予以公告。监督举报电话:12317 联系人:杨代宇;联系电话:0835-2240610附件:雅安市下达2023年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预算公告表附件雅安市下达2023年省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预算公告表单位:万元市、县总计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脱贫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全链条发展试点脱贫地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试点易地扶贫后续扶持示范区创建试点支持“4·20”芦山地震灾区巩固提升支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支持优势特色产业乡镇支持高原粮仓备注雅安市1220120500600雨城区91060250600名山县31060250
9月28日,宝兴县乡村振兴局召开干部职工会议,学习中共雅安市委组织部等9部门关于印发《雅安市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决策部署,发挥人才引领乡村振兴关键作用,建立健全引导各类优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