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务信息 祭茶祖 打春茶 斗茶大赛雅安雨城区第二届“打茶节”开幕

    祭茶祖 打春茶 斗茶大赛雅安雨城区第二届“打茶节”开幕 四川经济日报雅安讯 (记者 庄祥贵 文/图)3月28日,第十四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暨雨城区第二届“打茶节”在中国藏茶村开幕。祭茶祖、打春茶、斗茶大赛、特色茶宴等各类与茶有关的活动纷纷亮相,八方游客相约雨城藏茶村体验一场关于茶的文化盛宴,开启了“乡村休闲体验旅游”新方式,打造出雨城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品牌,也为魅力雨城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写下了精彩的一笔。 “春暖大地,光彻宇清,雅州茶人,至恭至诚,西蜀雨城,古国青衣,土地丰饶,雨沛烟轻……”随着副祭师的一声声祭词,上午,第十四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暨雨城区第二届“打茶节”活动在“茶·祭”中拉开帷幕,由6名威武士兵开道,主祭官、副祭师率领的祭祀队伍焚香祭拜,模拟古代祭祀茶祖吴理真赐福雅州大地,祈愿风调雨顺。 礼毕,副祭师锣敲三下,一声“开园”,主祭官带领众人有序地在茶园一字排开共同“打”下了今春第一把鲜茶。 据悉,今年的打茶节活动将持续到4月3日。活动期间将陆续开展斗茶大赛、雨城区百亿茶产业推介会、雅安藏茶新品发布会暨中国藏茶村旅游签约仪式、雨城区特色农副产品展示展销、南路边茶传统制作技艺劳动技能大赛及雅安藏茶制作体验等系列活动。同时,今年还增设了合江镇、大兴镇、晏场镇三个分会场,分别举办第二届丝茶文化节、周公山开茶节、晏场镇海子山高山茶会,让游客全方位体验和感受“茶香雨城”的魅力。 近年来,雨城区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

    区委宣传部 http://www.yayc.gov.cn/xinwen/show/7166a77a-663d-457a-90ec-87ba399f8536.html 2018-03-29

  • 政务信息 “茶家”兴起旅游热——从农家乐到茶家乐游客有了新体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有了更多的休闲方式。农家乐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城里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农家乐在我省“现身”。如今,茶家乐在我市兴起,这种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对促进我市旅游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区域经济、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有着积极意义。  农家乐“现身”休闲娱乐好去处  上世纪80年代,我省第一批农家乐在郫县、都江堰,温江等地出现,随后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  我市首个农家乐诞生于名山县。  名山县旅游局局长马昭荣称,1986年,名山县的第一个农家乐在清漪湖产生。当时,农家乐主要是为钓鱼爱好者加工鱼,顺带烧一些农家菜,没有多大的利润。  1990年前后,依托名山百丈湖景区发展起来的农家乐具备了一定规模。新店的鱼、马溜坡的羊肉颇有市场,很多游客至今记忆犹新。  2000年前后,大批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因农家乐独具特色的菜肴和周围美丽的田园风光,受到城里人的青睐。  截至目前,名山县近郊大大小小的农家乐约有80家,全县约有150家。  一名从事旅游业管理的人士称,农家乐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消费收入,还有产品信息、项目信息和市场信息,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  同时,农家乐也成为农民了解市场的一个“窗口”,成为城市与乡村互动的桥梁。各地游客为农村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使农民及时了解到市场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有的建起了无公害蔬菜基...

    雅安日报 https://www.yaan.gov.cn/xinwen/show/6e6dda52-46b5-4f07-b446-b1ec6b83b49e.html 2008-10-23

  • 政务信息 以茶谋增收致富 闯茶旅融合新路 名山区中峰乡海棠村茶乡新貌

    6月,天气日渐炎热。当各大旅游景区景点开启旅游旺季模式时,名山区中峰乡海棠村以茶为主打特色的牛碾坪景区,却迎来了相对别处的旅游淡季。为何如此?海棠村党支部书记程江直言,这里茶叶种植的特点是连片发展,上规模有气势,但在盛夏中缺少阴凉处。因此,海棠村的旅游旺季也多集中在气候最宜人、景色最秀美的春秋两季。如何破解?为突破茶旅融合瓶颈,并有效提升海棠村茶叶品质和知名度,从今年初起,海棠村结合乡村振兴干了两件大事:以茶旅融合为主要任务,成立海棠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乡政府牵头下,与邻村共建有机茶种植基地。茶旅融合 从探索创新开始海棠村的乡村旅游,始于2015年名山区“中国至美茶园绿道”的打造。从那时起,位于牛碾坪景区核心地带的部分海棠村村民先行先试,依托连片茶园发展农家乐,并尝到了茶旅融合的甜头。这其中,就有该村4组村民程治谋。端午小长假,仅是3天假期就为他带来收入5000余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个收入不算多,甚至还出现小幅下滑。”在程治谋看来,这并不是海棠村的茶园不美了,而是关于茶的文章还没有做足做够。基于此,程治谋开始在创新菜式上做文章。从最初的茶叶煎蛋,到现在新增的茶叶豆腐、茶叶排骨、茶叶炒腊肉,程治谋结合茶叶创新的菜式已增加到7种,并在端午节期间成为不少游客必点和点赞的美食。农家乐业主探索创新,海棠村关于茶旅融合的实践也在今年迈出了新步子。就在5月中旬,在海棠村村委会牵头下,该村...

    雅安日报 https://www.yaan.gov.cn/xinwen/show/7fc3e204-6d10-42ea-b4da-db6808bc89bf.html 2018-06-29

  • 政务信息 2016年蒙顶山第一背篓茶上市 18公斤茶 竞拍价96万元成交

    2016年蒙顶山第一背篓茶上市  18公斤茶 竞拍价96万元成交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又到春茶上市之时,名山茶香四溢。今(23)日,第十二届中国四川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暨蒙顶山茶区第一背篓茶上市活动在名山区茶马古城隆重举行,全国各地的茶商云集于此,争抢第一背篓蒙顶山茶,18公斤竞拍出96万元高价。  当日,记者看到茶马古城的蒙顶山茶叶交易中心来自安徽、福建、浙江的茶商都已开门营业,茶农们背着新采的茶叶前来到销售,手工炒制的新茶引来了不少游客围观,蒙顶山新茶已经批量上市,购买新茶的游客不少。  “有幸竞拍到第一背篓蒙顶山茶,很高兴!”该茶商告诉记者,蒙顶山茶品质好,上千年的贡茶史,加之今年年初茶区下了一场大雪,他相信今年的第一背篓茶品质会更好,出这个价,他觉得很值。  据了解,今年由于气温偏低,春茶开采时间比往年稍晚,本月21日才正式开采。  据报道, 去年蒙顶山第一背篓茶重量为36.5斤,来自名山区双河乡骑龙村万亩生态观光茶园,也是以竞拍的方式进行交易,最终四川蒙顶山味独珍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强以90万元的价格成功拍得。  相关连接:什么是“蒙顶山茶区”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通常雅安人口中说的“蒙顶山茶”其实就是产自名山区各茶园中的茶,可“蒙顶山茶区”又是什么呢?却很多雅安人都不了解。  蒙顶山茶区包括名山区、雨城区、芦山县、天全县、宝兴县、石棉县,成都市蒲江县、邛崃市,眉山市东坡区、丹陵县、青神县,乐山市井研县、峨眉山市、沐川...

    雅安日报 https://www.yaan.gov.cn/xinwen/show/70bbb30b-64a5-4adf-8b60-f1cd2aae9ed6.html 2016-02-23

  • 政务信息 雅安4家茶企产品获评“特等名茶” 第十届“峨眉杯”名优茶评比结束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省茶叶学会获悉,在今年的第十届“峨眉杯”名优茶评比中,雅安共有4家茶企业选送的茶产品被评为“特等名茶”。 在今年上半年开展的绿茶、红茶类评比中,芦山锦烨茶业有限公司选送的“围塔云雾雪芽”和“围塔云雾雀舌”被评为“特等名茶”。在下半年的花茶、黑茶类和特种茶评比中,四川省皇茗园茶业有限公司选送的“皇茗园”花茶,名山西藏朗赛茶厂选送的“金叶巴扎”牌散藏茶,四川吉祥茶业有限公司选送的“吉祥”康砖、金尖也被评为“特等名茶”。

    雅安日报 https://www.yaan.gov.cn/xinwen/show/3c250faf-e8d4-452b-8f7c-94ee204d0be9.html 2009-12-11

  • 政务公开 市委宣传部多举措加强“世界茶源.中国茶都”媒体宣传

    一是市外媒体报道力度加大。加强宣传策划,积极联系协调中央、省级各级各类媒体,对雅安茶资源、茶文化、茶产业和重大茶事活动开展宣传报道。今年以来,先后邀请中央、省级和境外30多家主流媒体发表雅安茶文化茶产业相关稿件326 篇(条、次),其中深度报道30篇。与光明日报联合举办的光明讲坛蒙顶山茶文化专题讲座及其专版报道、央视财经频道对茶文化节等专业的直播报道等,都产生较大影响。12月5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还将首次以雅安藏茶主题,播出30分钟专集《养生藏茶的奥秘》,向全球观众展示雅安藏茶的神奇功效。 二是市内媒体报道持续深入。雅安日报开设半月刊《茶之源》,《生态雅安》杂志编印“蒙顶山茶”专刊;雅安电视台通过“三农之窗”以及“雅安新闻联播”、“民生123”等栏目,动态介绍雅安茶产业发展,并拟开设常设栏目介绍雅安茶文化。 三是网站和新兴媒体拓宽渠道。市级新闻网站北纬网开办“华夏茶业网”,作为推介雅安茶产业和茶文化的网上专业平台。市政府新闻办和市级媒体官方微博微信“生态雅安”、“四川雅安”、“雅安看点”,“掌上雅安”手机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平台设置“世界茶源”、“蒙顶山茶文化”等微话题,常年发布相关信息,扩大宣传覆盖面。 四是宣传队伍基础不断增强。市委宣传部牵头、市茶业协会茶文化专委会主办,组织雅安市新闻媒体界茶文化研修班,并重点以茶文化和茶艺...

    雅安市委宣传部 https://www.yaan.gov.cn/gongkai/show/20151230183223-426622-00-000.html 2015-12-31

  • 政务公开 杭州茶叶研究院、全国茶标委领导调研国家、省茶检中心

    2014年11月19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杨秀芳副院长及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翁坤赴省茶叶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及筹建中的国家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进行调研,市质监局陈武副局长及标准化科、科技科、质检所负责人陪同调研,并就国家质检中心资质认定和验收、科研项目合作、人才培养、茶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及实物标样制作等相关事项进行了沟通交流。 杨秀芳副院长和翁坤秘书长对雅安质监局在茶叶科学研究、国家质检中心筹建、标准制定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 :杭州茶叶研究院将指导国家茶检中心(四川 筹)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开展实验室间能力验证和国际互认,争取早日通过国家实验室资质认定和国家质检总局验收;同时,杭州茶叶研究院将与国家茶检中心(四川 筹)紧密合作,共同开展茶叶科学技术研究,扩大影响力和权威性。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指导雅安制定《雅安藏茶》行业标准,建立健全覆盖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文化旅游等全过程的茶叶标准化体系;指导雅安制定和发布“蒙顶山茶”、“雅安藏茶” 实物标准样。

    市质监局 https://www.yaan.gov.cn/gongkai/show/20141121144618-755237-00-000.html 2014-11-21

  • 政务公开 以茶富民,以茶兴镇,坚持茶叶产业化发展道路

    今年全镇茶叶鲜叶产量262.6万公斤。其中:名优茶91.6万公斤,细茶118.8万公斤,粗茶52.2万公斤,新植茶园面积1428亩,改植茶园面积269亩,低改茶园面积382亩,茶叶企业产值达9867万元。 深入宣传,加强监管,搞好培训。全年施肥52889亩次,病虫防治22478亩次,技术培训22期,培训人次4769次。发放技术资料5200份。全年检测干茶叶40余次,鲜叶检测200余次,物理防治扦插黄板1.5万张,防控面积达1000余亩。 简化办事流程,切实搞好服务工作。本着为“茶企服务,服务茶企”的原则,简化茶企手续审批流程,开据良种茶树苗合格证20余份,开通茶企服务绿色直通车,及时协调企业用电、用煤问题。

    百丈镇 http://www.scms.gov.cn/gongkai/show/20191008123456-055833-00-000.html 2014-12-30

  • 政务信息 今年首批“明前茶”开采

    今年首批“明前茶”开采 春风十里茶飘香,又是一年采茶忙。随着气温逐渐回暖,石棉县美罗镇的茶树开始吐露新芽,迎来今年首批“明前茶”采摘季,茶园里呈现出一派早春采茶忙的景象。在美罗镇山泉村的茶园里,一排排茶树郁郁葱葱,绿意盎然,一芽芽茶尖嫩绿微黄,生机勃勃。茶农们腰挎竹篓穿梭茶垄间,忙着“掐嫩取鲜”,采摘“明前茶”,抢抓时令赶“早”供应市场。“我家今年种植了四五亩绿茶,感觉长势还是可以,趁着天气好,就把茶叶采摘下来卖了。”美罗镇山泉村四组村民曹清群说道。好山好水出好茶,高山生态茶是石棉茶叶主打的名片,美罗镇山泉村海拔在1700m左右,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和有机物质积累,主要出产绿茶和老鹰茶,茶叶品质优良、市场广阔,远销重庆、上海等地,“石棉老鹰茶”还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美罗镇山泉村有几百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种植茶叶,茶叶每年3月开始上市,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持续到10月左右。“我们山泉村有一个家庭式加工厂、一个合作社和三个公司,茶农将茶叶采摘下来后就卖给他们,他们将鲜茶加工为成品茶叶再销售出去。”美罗镇山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杜玉琴说。山上茶农“采茶忙”,山间茶厂“茶芳香”。走进石棉县雪山仙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制茶车间里,扑鼻而来的就是一股浓郁的茶香,从鲜叶到成茶需要数道复杂的工序,摊青、杀青、揉捻、晒干……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这里的每一片茶叶,都是村民们增收致...

    北纬网 https://www.yaan.gov.cn/xinwen/show/3e97821b-ebb9-4b3a-893b-000907e504fc.html 2024-04-02

  • 政务信息 以茶养生 优选蒙顶山茶

    以茶养生 优选蒙顶山茶 2015年2月,在蒙顶山智炬寺的一场茶会上,来自俄罗斯的nick(中)和朋友对蒙顶山茶赞誉有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之道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与此同时,当茶叶作为健康饮品走进大众的视野时,惯有养生思维的人们也开始探索着茶与养生的关系及奥秘。2015年12月底,央视《走进中国》播出了《养生藏茶的奥秘》,再一次让人们的眼光聚焦到茶叶的身上,希望通过科学饮茶,获得更多的养生体验。回顾历史 茶从药用到品饮 茶在中国的应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相承启的阶段:药用、食用和饮用。三者之间有先后承启的关系,但是三者又不可能进行绝对的划分。现在,茶叶主要是以品饮为主,但同时又兼有药用和食用。“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在我国古代,有大量记载茶作为药用的书籍:《神农本草》、《食论》、《茶谱》、《茶经》、《本草纲目》、《茶赋》等书籍中都有关于茶叶功效的记载。与此同时,“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这样的民间谚语流传度极高。这更加直接证实了茶的药用养生价值。早期的茶,除了作为药物之外,很大程度上还是作为食物出现的。《晏子春秋》中记载:“晏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三国魏时,张揖撰的《广雅》中记载:“荆巴间采茶做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

    雅安日报 https://www.yaan.gov.cn/xinwen/show/6ad7a294-f5a0-48ec-af2f-1ce0e1c3de5f.html 2016-05-23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