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棉管理处开展了保护区内楠木专项调查工作。通过对保护区草科片区、洪坝片区、燕子沟片区林区的实地踏查,对保护区内楠木种类、分布、生境、种群数量及受威胁程度进行了调查,基本掌握了保护区楠木资源基础资料,进一步丰富了保护区植物标本库,为保护区楠木及其他重点保护植物保护管理提供了依据。本次调查共调查楠木样线10条(石棉县4条、九龙县3条、康定市3条),共收集保护区野生植物照片600余...
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雪雪”回归大自然 2014年11月10日23时35分通过大熊猫适应圈顶部通道走向适应圈外,成功回归大自然。 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专职监测队通过对“雪雪”在适应圈近1个月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经专家论证认为“雪雪”目前已经具有较强的栖息环境选择能力,能够适应本地栖息环境,打开大熊猫适应圈顶部通道的时机已经成熟。工作人员于2014年11月10日11时40分打开了位于大熊猫适应圈顶部的通道...
2014年11月10日23时35分通过大熊猫适应圈顶部通道走向适应圈外,成功回归大自然。 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专职监测队通过对“雪雪”在适应圈近1个月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经专家论证认为“雪雪”目前已经具有较强的栖息环境选择能力,能够适应本地栖息环境,打开大熊猫适应圈顶部通道的时机已经成熟。工作人员于2014年11月10日11时40分打开了位于大熊猫适应圈顶部的通道门,并在围栏内外安装了5台红外线触发相机用于记录大熊猫“雪雪...
近日,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采集的野外红外相机数据中,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喉雉鹑(又名四川雉鹑),这是栗子坪保护区首次在野外拍摄到“黄喉雉鹑”活动的画面。栗子坪保护区自2017年启动生物多样性监测项目,网格化安装480台红外相机,实现红外线相机全域覆盖和生物多样性宏观监测的目标。这是继栗子坪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首次拍到野生狼和首次拍到绿尾虹雉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此次发现黄喉雉鹑,体现了石棉县...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棉管理处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积极指导开展全县核桃、花椒等林业产业发展工作。2022年11月,保护区管理处两名工作人员被聘请为石棉县第六批科技特派员,在保护区周边的安顺场镇麂子坪村、新民乡团结村建设了1个核心示范片和2个带动示范点,积极开展林业产业发展的工作。2024年,两名科技特派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花椒、核桃产业培训10次,受训农户达370余人次,培训的内容涵盖了林业产业...
近日,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石棉县组织召开楠木外业调查培训会,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及石棉、九龙、泸定、康定四个管理处共计20余人参加,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张超和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朱大海两位专家为各位调查人员授课,也标志着贡嘎山保护区楠木外业调查正式启动。 本次调查涉及样线20条,每一条样线做1个以上样地,标本采集(目标物种及伴生物种标本),内外业调查分为三...
近日,宝兴县林业局接到硗碛藏族乡村民报告,位于夹拉村和平组一号拦砂坝附近沟边近两天来有一只小熊猫一直在此活动,但行动迟缓,估计生病或受伤。接到电话后,县林业局庚即与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赶赴现场,经观察该小熊猫(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为成年雄性,双后肢无力,右后肢外侧约10厘米擦伤已经结痂。鉴于其行动能力较差,野外活动能力不强,工作人员经请示县局领导后将其带回保护区大水沟管护站进行观察...
近日,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人员在得胜沟片区进行例行巡护时,发现有可疑人员在辖区活动,经搜索后挡获面包车一辆、非法挖药团伙8人。经森林公安和保护区管理局现场查证,查获非法采挖野生重楼近20斤,并依法对涉案人员给予警告教育并没收药材等处罚。
4月10日,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人员在得胜沟片区进行例行巡护时,发现有可疑人员在辖区活动,经搜索后挡获面包车一辆、非法挖药团伙8人。保护区管理局按程序向宝兴县森林公安局报案,经森林公安和保护区管理局现场查证,查获非法采挖野生重楼近20斤。对涉案人员给予警告教育、没收药材及驱逐辖区的处罚,及时制止了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11月23日,由国家林业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林业厅、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市人民政府承办,石棉县人民政府协办的大熊猫“八喜”、“映雪”放归自然活动在石棉县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这是全球第二次同时放归两只大熊猫。据悉,本次放归的两只大熊猫都出生于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八喜”是雄性,出生于 2015年7月26日,“映雪”为雌性,出生于2015年7月12日。
上午11点10分,随着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