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员对当事人双方进行调解村民在综合文化站内图书室看书李万林查看油茶长势情况茅河乡临溪新村一隅4月的名山,茶香四溢,草长莺飞。此时的茅河乡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广西北海市委党校2018年春季学期“乡村振兴”班的学员,到茅河乡开展“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现场教学活动。在走访了茅河乡的新村建设、产业发展、文化活动等等之后,大家纷纷表示,茅河乡是一个农业现代化、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此次活动,之所以选择茅河乡作为其中一个学习点位,其根本在于茅河乡在乡村振兴中的新探索。产业化发展造就富裕茅河4月16日,阳光明媚,走进茅河乡香水村,一望无际的茶园在阳光下显得更为青翠。在名山区香水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苗圃基地里,该合作社负责人李万林正在查看油茶的长势。“我们的苗圃主要育种茶苗,有七八十个品种,苗圃里还套种有油茶、脆红李等。”李万林告诉记者,合作社于2010年成立,如今已有120户社员,辐射茅河、联江两个乡镇4个村的村民。随着合作社的壮大,苗圃基地也增加至1520亩,除了培育茶苗外,还套种其他经济作物,以增加土地的经济效益。李万林说,以往每亩土地可育种12到15万株茶苗,在提升繁育技术后,如今每亩可育种25到35万株茶苗,同样的投入,每亩可增收1万元以上。此外,套种的脆红李、油茶、藤椒等经济作物,每亩可增收3000到20000元不等。据李万林透露,合作社的社员每...
与会代表在芦山县龙门镇青龙场村参观考察雅安农业如何解决规模与效益不成正比问题?“五雅”产业如何打响品牌?9月27日至28日,连续两天的全市乡村振兴大会,对雅安下一步乡村振兴着力点释放了新信号。第一天现场参观考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日程紧凑、内容丰富;第二天会议,参会者从市级部门、县(区)负责人延伸到部分村党支部书记,覆盖面广、人数众多。这样的会议举办方式,折射了雅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鲜明态度,统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坚定决心,在更高标准、更高层次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全面开启建设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市新征程的十足干劲。看优势坚定信心全面加快建设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市从雨城区到名山区,再从天全县到芦山县,一路参观下来,汉源县双溪乡申沟村党支部书记杨俊清的心里“有点紧张”。“我们村发展得早,但这些地方定位更高,如果申沟村自骄,那必然会落后。”杨俊清感到“追兵”渐近,甚至有的地方赶超上来。实际上,这样竞相发展的态势,正是我市推进乡村振兴实践的生动缩影。此次会议,现场参观的点位各有特色,有的还成了“网红打卡地”:雨城区合江镇以文化创意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名山区解放乡银木村打造一站式为民服务平台,高岗村创新垃圾分类治理;天全县仁义乡红军村发展红色旅游,老场乡禾林村依托山药打造“巴蜀雅山药第一村”;芦山县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农业...
7月26日,县乡村振兴局到富庄镇检查乡村振兴项目档案,要求乡镇加强项目档案收集归档。
7月19日,汉源县乡村振兴局到晒经乡检查指导乡村振兴项目建设
2024年3月12日,荥经县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娟带领干部职工到中国·荥经桢楠王公园杨河沟D区开展植树活动。 每年的植树节,不仅为乡村增加了一抹新绿,更为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生态宜居的农村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7月14日,省乡村振兴局局长蒋刚带领调研组到雅安市调研乡村振兴工作。调研组先后深入天全县、芦山县实地指导农业园区建设、粮食安全、村集体经济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工作。 蒋刚一行先后来到天全县水产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现代农业园区和芦山县鱼跃龙门、龙门镇青龙场村村史馆、禾茂田园等地,深入了解天全县、芦山县乡村产业振兴、脱贫成果巩固、防返贫监测、产业发展、粮食安全、村集体经济发展及联农带农机制等工作推进情况,对天全县、芦山县聚焦重点工作和园区建设,以水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带动农户发展增收,打造粮食现代农业园区夯实粮食安全、推动农旅融合创新发展、创新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灾区发展振新等所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蒋刚指出,要扎实抓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加快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要高标准推进粮食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构建农业发展新格局,以粮食现代农业园区为中心,加快推进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力以赴保障粮食安全。要高质量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培育农业发展新经济,以水产现代农业园区为样板,继续做强做优冷水鱼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更多雅安“土特产”,打造更多市场认可的特色优势农产品,让产业链前端基础得到更好发展。要高水平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农业发展新业态,结合天全特色优势和独特人文,从农业发展实际出发,探索实施...
今年以来,县人社局以全力促进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为主线,以增加脱贫户收入为目标,深入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细,全力以赴为巩固拓展 脱贫攻 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赋能助力。 落实就业奖补政策,助力稳岗增收。严格落实外出务工奖补、跨区域务工交通补贴等惠民惠企政策,鼓励脱贫人口务工增收。今年以来,共为819名脱贫劳动力发放跨区域交通补贴54.02万元;为878户脱贫户发放外出务工奖补85.2万元;为12名脱贫劳动力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0.48万元;为5家企业发放吸纳奖补10.92万元,促进15名脱贫劳动力就业。 加强区域劳务协作,拓宽就业渠道。进一步健全劳务协作体系,推动劳务协作提质增效,先后与成都、重庆、甘孜康定和浙江温州洞头等地建立劳务协作关系,持续拓宽劳务对接渠道,形成区域间劳动力和产业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今年以来,累计签订10份区域劳务合作协议,举办就业帮扶专场招聘会5场,提供岗位9128个(其中脱贫户定向录用岗位310个),23名脱贫劳动力达成就业意向。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技能。紧盯我县产业发展需要和脱贫劳动力就业需求,高质量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促进脱贫劳动力更好更充分就业。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保育员、汽车维修检验工、家政服务员等职业技能培训35期,培训学员1619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155人次,发放培训补贴53.31万元,发放生活(交通)费...
8月25日,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张平带队到宝兴县灵关镇督导调研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并实地走访监测户,了解监测户生产生活、帮扶措施落实等情况。随后到宝兴县乡村振兴局,深入了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张平副局长强调,一是要把持续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常态化监测,定期摸排,落实好帮扶措施,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二是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以及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工作,确保发挥好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在转型期间,要以更高昂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新形势下的乡村振兴工作中来。
为增加脱贫群众工资性收入、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2022年,县乡村振兴局安排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68万用于新添镇推进以工代赈项目。截至目前,项目施工进度5%,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 2022年7月8日,荥经县乡村振兴局组织干部到新添镇督导以工代赈项目推进情况,督促项目高质量、高标准推进,确保年底项目施工进度达到100%、支付进度达到100%。
2023年2月21日,雅安市乡村振兴局召开全市乡村振兴局长会议,县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娟在主会场参会,局班子成员、各股室负责人在各区县设立的分会场参加视频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全省乡村振兴局长会议精神;四川农业大学专家团队代表围绕其涉及乡村振兴领域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发言;各县(区)局长围绕2022年工作总结、特色亮点和下一步工作打算进行了发言;市乡村振兴局分管领导对近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上,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谭林对各县(区)2022年取得的工作成果表示肯定,并强调,要围绕牢牢守住不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工作重心向“三个方面”转变,聚焦“四个方面”发展,不断完善“五大体系”“1345”工作思路,不断提高乡村振兴系统素质作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