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营商环境更有速度。深化法律服务供给侧改革,优化提升“线下实体工作站+线上微信小程序”公共法律服务“法保姆”工作站,实现法治服务“就近办”“掌上办”。今年以来,开展涉企法治体检4次、法治宣传30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3件、公证案件14件,提供法律咨询745次,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收到企业赠送锦旗3面。(二)“服务+监督”全方位保障,营商环境更有温度。开辟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绿色通道”,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律法规政策清理工作,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改和专项监督,强化涉企合法性审核,对重大行政决策、重大投资合同协议等进行法律风险管理。今年以来,合法性审核50件、提出法治建议68条。重大行政处罚强制备案审查4件、评查执法案卷7件,整改执法问题10个。(三)“专业+行业”全方位调解,营商环境更加稳定。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联动机制,建强“云端调解室”、劳动争议、旅游纠纷等涉及企业经营的10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充分运用“法保姆”应用程序开辟涉企矛盾纠纷“绿色通道”,助力企业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今年以来,调处涉企矛盾纠纷31件,涉及金额225万元。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7月22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雅安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一、《工作要点》的出台背景2021年,我市聚焦破除影响个人就业生活的不合理限制、破除阻碍市场主体发展的显性和隐形壁垒“两大目标”,进一步抓好“放管服”改革各项工作,积极助力抓“六稳”促“六保”,取得明显成效。但对标省级要求和先进地区,我市仍存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不高、系统对接“通而不畅”、数据资源共享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企业群众办事“多头跑”“反复跑”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地方还存在行业协会乱收费、限制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拖欠中小企业款项、多头监管重复监管等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为认真谋划2022年“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促进营商环境迈向更高水平,市推进协调办积极加强与省推进协调办的对接沟通,按照“聚焦短板、对标先进、突出特色、跳起摸高”原则牵头起草制定《工作要点》,旨在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有效服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二、《工作要点》的工作目标2022年全市“放管服”改革工作以持续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
2024年3月,社区矫正对象杨某办理解除矫正等手续后,向名山区司法局蒙阳司法所赠送了写有“大爱无疆、一心为民”内容的锦旗,并感谢道“三年来,每一刻对我都非常有意义,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法律威严和矫正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我衷心的感谢,谢谢区司法局领导、蒙阳司法所的同志对我的帮助和扶持”。 杨某从事木材加工及销售,在乐山市注册了公司,是公司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公司常态化生产管理及经营,在川渝地区其他部分城市也有业务,需要经常性出差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刚入矫时,因杨某请假繁琐需要办理手续并按时销假,对企业经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杨某因此而陷入情绪低落,郁郁寡欢。蒙阳司法所的同志了解到杨某的相关情况后,立即与他进行了“一对一”谈心谈话,及时宽慰、劝导他,帮助其重拾信心,并上报区司法局寻求解决办法。针对杨某的情况,区司法局一方面严格按照社区矫正法律法规落实刑罚执行,一方面努力为涉及民营企业的社区矫正对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向相关部门沟通,并上报争取上级支持,经过实地走访和多次座谈、协商,研判,最终通过了其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申请,在依法的前提下确保涉民营企业的社区矫正对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请销假的“绿色通道”,做到方便、快捷、高效,助力其生产经营发展,让社区矫正对象感到社区矫正工作既有法度又有温度,取得了有效的教育矫正成果,维护了辖区的安全、稳定,同时营造了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营商环境指标提升工作的安排部署。近期,我市正在积极开展一季度营商环境指标提升专项行动评议工作,在自评的基础上接受第三方机构现场核验。4月14日、16日,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和省直部门人员组成的核验工作组来雅,对我市招标投标、纳税、获得用水、获得用气四个指标开展核验。工作组通过查看业务系统、查阅文档资料、进行座谈等形式,分别在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雅安市税务局、市天然气公司、大兴燃气公司、市供排水公司进行现场核验,各涉验单位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工作组开展核验工作。我市将以此次评议工作为契机,充分发挥“以评促改、以评促优”的督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优化我市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雅安市名山区行政审批局以高效服务、精准服务、创新服务为抓手,坚持出实招、用实劲、求实效,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助力名山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抓实服务环境建设,群众办事更加便捷。一是扎实推进综合窗口改革攻坚行动,创新探索“服务专区+综合窗口”模式,502项依申请事项纳入无差别综合窗口办理,实施“前台综合受理、中台业务支撑、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实现“一事跑多窗”向“一窗办多事”转变,已办理事项9332件。二是用好“小茗帮您办”服务品牌,设立“全程导办+帮办代办”服务岗,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主动引导式服务,持续推进“预约办”“邮寄办”“延时办”“帮代办”“跨域通办”等特色服务,积极营造高效便捷的办事环境,提升办事企业群众的满意度。三是积极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机制,聚焦企业群众需求,强化政民互动,主动接受监督,用企业和群众的评价倒逼政务服务质量和满意度的提升。今年以来,政务服务“好差评”共545097次,好评率100%。 深化审批改革创新,审批服务更加高效。一是做实“免证办”“零材料”等改革,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行政审批主线、辅线事项实现网上可办,今年以来,办理项目93项,主线办件288件,辅线办件549件。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实时共享、公共数据开放,数据集总容量超1000万,各类数据查询超10万次。二是升级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围绕企业开办...
近日,我省印发的《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0年工作要点》指出,要全面推行证明事项清单制管理,2020年年底前推动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单位)在门户网站公布本地区、本部门(单位)设定的证明事项保留清单,逐项列明设定依据、开具单位、办理指南等,清单之外不得索要证明。同时将建立政府守信践诺、失信责任追溯和承担机制,对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等需要改变政府承诺和合同约定而受到损失的各类企业,依法予以补偿。《工作要点》从9个方面明确了今年我省该如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包括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激发创业创新、持续改善社会服务、持续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开展营商环境优化专项行动、开展政务服务质效提升专项行动、开展“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专项行动以及强化对改革的支撑保障。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工作要点》指出,要通过取消、委托、下放等方式,再取消下放一批省、市两级行政许可事项,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赋予市级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2020年年底前实现投资审批事项线上并联办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全程线上办理,在有条件的地区实现投资项目线上核准。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方面,2020年年底前力争在全省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同时将全省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1个工作日以内。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
自“转作风、树新风、作表率、抓落实”五大行动开展以来,园区管委会不断发扬“店小二”精神,持续优化园区营商环境,有力推动园区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发挥好企业党建指导员作用。按照党建指导员制度,一季度以来主要负责人带队累计深入园区企业12次,并组织雅安恒泰昌建材公司党支部、四川引领物流公司党支部、雅安茶厂党委开展“党员示范岗”“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等主题活动,设立示范岗位6个,收集关于安全、环保和生产方面意见建议12条,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党员在企业发展中展现作为,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促进企业发展。 发挥好服务企业联络员作用。紧紧围绕企业关切的问题,帮助企业全面梳理疫情防控、安全环保工作中存在的32个问题。 发挥好企业协调员作用。严格落实项目专员制度,解决奥洋智创城产业园、和龙茶业公司、茶树花公司等建设项目等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5个。 发挥好企业困难化解员作用。会同相关部门经过平台公司内审会、专家评审等环节,合作银行向四川泛华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发放了雨城区首笔“园保贷”贷款资金500万元,有力的缓解了企业经营压力。
近日,宝兴“法保姆”工作站接宝兴工业园区某企业申请,因企业债务纠纷未处理好,在一定程度上困扰了企业发展。申请就是命令,急企业所急,为企业纾困解难是“法保姆”职责和使命,“法保姆”成员单位赓即深入企业,全面了解纠纷情况、症结所在,针对问题从法律层面提出专业化的意见建议。企业当场采纳意见,当天达成协议并司法确认,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放下包袱,轻装发展。 “法保姆”是宝兴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论断,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创新载体和具体举措。重点围绕“法保姆”打造“法律一件事”集成服务,一是采取搭建平台、落实专人、畅通机制、定向服务等形式,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二是主动将服务“关口前移”,面向企业、重大项目建设提供零距离、法治培训、法律援助、法治体检、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执法监督等服务。三是结合信息化手段,通过宝兴县“法保姆”微信小程序、天府通办APP宝兴分站点,连通企业、行政单位、法律服务机构等,实现企业需求和法律服务的高效流转,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保姆式法律服务。 宝兴“法保姆”工作站自成立以来,累计开展涉企法治宣传教育200余次,提供涉企法律咨询102次,开展法治体检活动6场,提供法律意见76条,化解涉企矛盾纠纷47件,办结法律服务申请52件。下一步,宝兴县将按照雅安市“转作风、树新风、作表率、抓落实”专项行动总结会议暨打造“四个一...
11月30日,宝兴县司法局组织召开干部职工会,组织学习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会议强调,全体干部职工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要把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深入推进和长期坚持,依法治县秘书股要发挥好治县办统筹协调作用,切实发挥好法治在保障营商环境上的重要作用,为雅安建设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二是要进一步加强《条例》的宣传,普法依法治理股、法治股牵头做好《条例》宣传,依托“法保姆”工作站和法治宣传六个一活动,多层面、全方位地进行学习宣传,使广大干部、企业、群众了解《条例》内容,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要进一步发挥行政执法监督职能,深入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创业。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氛围。四是进一步做好涉企政策文件审查管理。扎实做好涉企政策性文件审核把关,做好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对不符合不衔接不适应有关优化营商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精神的,要及时予以废止或修改。
近日,宝兴“法保姆”工作站接宝兴工业园区某企业申请,因企业债务纠纷未处理好,在一定程度上困扰了企业发展。申请就是命令,急企业所急,为企业纾困解难是“法保姆”职责和使命,“法保姆”成员单位赓即深入企业,全面了解纠纷情况、症结所在,针对问题从法律层面提出专业化的意见建议。企业当场采纳意见,当天达成协议并司法确认,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放下包袱,轻装发展。 “法保姆”是宝兴县贯彻落实习 近平总书记 关于“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论断,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创 新载 体和具体举措。重点围绕“法保姆”打造“法律一件事”集成服务,一是采取搭建平台、落实专人、畅通机制、定向服务等 形式 ,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二是主动将服务“关口前移”,面向企业、重大项目建设提供零距离、法治培训、法律援助、法治体检、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执法监督等服务。三是结合信息化手段,通过宝兴县“法保姆”微信小程序、天府通办APP宝兴分站点,连通企业、行政单位、法律服务机构等,实现企业需求和法律服务的高效流转,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保姆式法律服务。 宝兴“法保姆”工作站自成立以来,累计开展涉企法治宣传教育200余次,提供涉企法律咨询102次,开展法治体检活动6场,提供法律意见76条,化解涉企矛盾纠纷47件,办结法律服务申请52件。下一步,宝兴县将按照雅安市“转作风、树新风、作表率、抓落实”专项行动总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