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务信息 文旅集团:发挥文旅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

    文旅集团:发挥文旅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结对共建,实现党建互促。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就三江村集体经济发展、党建工作互促等方面开展座谈,积极指导三江村通过抓党建促振兴,不断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二是凝聚群众,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记录留守儿童和老人的“最美笑容”,积极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文明乡村,推进村民移风易俗、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三是因地制宜,科学谋划促民增收。与市级相关部门到村调研,指导三江村在发展乡村旅游、竹木资源利用等壮大特色产业方面科学规划,调动村民积极性,不断激发群众发展乡村旅游的内生动力。四是扶志扶智,推动乡村教育振兴。向三江村留守儿童捐赠书籍500余本、胖墩儿熊猫玩偶文创产品50余个,共同推动形成尚学重教的文明乡风。五是以点带面,我为三江村代言。参与同志以个人视角记录三江村乡村旅游、农特产品和碧螺谷独特风景的影音作品100余份,并发布到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以实际行动切实帮助介绍三江村的乡村旅游和山水之美。

    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https://gzw.yaan.gov.cn/xinwen/show/11190777836f13c8823d448344ea91ce.html 2021-11-26

  • 政务信息 全省国土空间规划助推乡村振兴培训开班

    12月13日,全省国土空间规划助推乡村振兴培训在成都开班。厅党组成员、总规划师陈涛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此次培训旨在进一步深化对乡村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文化保护、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等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明晰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思路和要求,不断提升全省开展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陈涛强调,11月1日召开的统筹推进全省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会议中,省委书记彭清华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统筹发展与安全、开发与保护,紧扣“按实际划分片区,按片区编制规划,按规划优化布局、配置资源”的方向路径,科学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做深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大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奠定重要基础,不断提升全省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省自然资源系统要深化思想认识,准确把握省委作出这一决策部署的深刻战略考量和重要实践要求,切实增强做好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的责任感紧迫感。陈涛要求,各位学员要珍惜机会、认真学习,多听、多想、多交流,认真消化吸收新思想、新理念确保达到培训效果;要结合“三区三线”划定、耕地保护、乡村振兴等统筹开展好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积极思考、学懂弄通,不断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把本次培训学到的知识落实到实...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https://zrzyhghj.yaan.gov.cn/xinwen/show/92649fde4d128f5581e08fd70198b1bf.html 2021-12-14

  • 政务信息 汉源县做优生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中,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相辅相成、和谐共赢,没有生态资源作为依托,产业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没有产业发展作为支撑,生态保护也难以持久。为此汉源县在做优生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上下足功夫:一、建“美”生态林业。实施生态文明战略,强力推进生态建设,目前累计建设四川省森林康养人家12家,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1家,二星级“森林人家”3家,四星级“森林人家”1家。二、建“强”生态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2021年全县发展中药材产业3万亩,总产量达5.2万吨,建成中药村加工企业4家,发展林麝1420头,总产值达3.11亿元。三、新型主体培育。积极开展绿化创建活动,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截至2021年底,全县成立专业大户25家,农民合作社5家,林麝养殖企业1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年产值达9000万元。四、加强技术保障。采取县校(所)合作模式,聘请专家到我县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开展中药材种植的技术培训,林麝养殖技术培训,累计培训1700人次。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进行规范化种植,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与中药材天地网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适时发布信息和市场交流行情,指导服务生产,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五、加强生产基地建设。今年,汉源县成立了中药材协会,坚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按照GAP标准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生态化、标准化、...

    汉源县林业局李庆洪、曹正福 https://lyj.yaan.gov.cn/xinwen/show/05ba554b57d64a1fefb8e8d43785c71f.html 2022-01-25

  • 政务信息 雅安市积极落实农业保险 助力乡村振兴

    农业保险在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为持续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我市财政部门切实履行牵头责任,会同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积极作为,进一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一是丰富保险品种。2021年,我市在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等大宗农作物险种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发展,各县(区)结合本地区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情况,与农户及保险机构沟通对接,积极打造本地特色农产品,满足农户多元化风险保障需求。目前,全市已开展育肥猪价格、花椒种植、枇杷种植、肉牛肉羊养殖等特色农业保险。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多部门联合印发《雅安市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成立农业保险工作小组,制定《雅安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遴选工作实施方案》,开展机构遴选工作。全面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能力,优化农业保险运行机制,为农户提供更全面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推动我市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三是做好资金保障。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政策,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兑付到位。我市2021年度政策性农业保险完成签单保费5,963.55万元、较上年增长38.03%,其中财政保费补贴资金4,803.08万元、较上年增长36.76%,占总保费规模的80%以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效益,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市财政局 https://czj.yaan.gov.cn/xinwen/show/8de2ae105372ffdf0d995402a4227c0c.html 2022-02-09

  • 政务信息 着力服务人才返乡 全力促进乡村振兴

    一、加强政策宣传,鼓励人才返乡。以“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月、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月”等系列活动为契机,以短信、海报、广告、宣传单等形式,通过政务微博、公众微信、电视等新媒体多渠道、广范围、全覆盖开展就业援助和创业扶持政策的宣传,积极促进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2015年来,共开展现场招聘会9场,就业扶贫专场招聘4场,送岗位下乡活动14场,累计提供招聘岗位11000余个,接待求职人员3.6万余人,达成就业意向2100余人,累计发放就业创业政策宣传资料10万余份,成效显著,营造了浓厚的就业创业氛围。二、着力平台建设,助推返乡创业。汉源县建立了30个乡镇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站,成立了“汉源县创业指导中心”、“汉源县农村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汉源县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汉源县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园”、“汉源县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汉源县青年创业联合会”等。2015以来,汉源县新增返乡创业项目3000余个,城镇新增就业7781人,有效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三、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创业技能。坚持以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为重点,针对有创意、有资本、有技术、有经验的返乡农民工,实施“技能培训脱贫行动”、“重点产业急需紧缺工种技能培训行动”、“高技...

    汉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https://rsj.yaan.gov.cn/xinwen/show/008bb9c3-427f-4189-ae0b-5d6577b23b20.html 2018-04-09

  • 政务信息 市财政局全力助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市财政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农”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发挥部门职能,集中发力解决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全力助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投入机制,在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的基础上,通过挖掘存量、优化增量、增加总量,增加财政“三农”投入;认真学习研究政策,与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加快构建覆盖全市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担保服务,最大限度撬动金融资本投入农业农村。 推动财政投入方式改革。推广财政投入“五补五改”模式,加快推行把政府财政性投入以股份、基金、购买服务、农业担保、贴息分险等方式植入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领域;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推行涉农项目资金“四到县”管理模式,下放管理权限,切实增强县级统筹安排能力,集中财力用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实现“集中财力办大事”。 推进精准扶贫纵深发展。围绕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和全市19个扶贫专项计划,足额落实筹资任务,保障年度脱贫攻坚投入;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2018年,市、县级财政年初预算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730万元,比上年增长27.56%;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511万元,比上年增长119.57%。精准使用资金,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落实“四个好”要求,精准施策、精...

    市财政局 https://czj.yaan.gov.cn/xinwen/show/d181370c-1893-4903-83df-60e957fbc0eb.html 2018-05-21

  • 政务信息 给特色农业添“智” 为乡村振兴赋能

    给特色农业添“智”  为乡村振兴赋能 为充分发挥专家智力作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8月4日,雅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邀请四川农业大学吕秀兰、张莉、王燕3名农业专家,组团赴名山区、汉源县为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巡诊把脉。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世琼,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姜勇、市直机关工委党总支书记陶雪梅和名山区、汉源县相关领导全程陪同。专家组一行首先深入名山区蒙阳街道双田村,实地走访了该村的迷迭香种植户,针对种植户反映套种出现的新问题,专家组给予了科学指导。随后,专家组一行前往了汉源县清溪镇,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为当地贝母、大樱桃等种植存在的问题开出了良方。通过专家巡诊把脉,进一步提振了创业人员干事创业的信心,大家纷纷表示将坚持奋进,继续以饱满的热情为实现乡村振兴做出更多贡献。近年来,雅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始终高度重视专家智力服务地方经济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引智、配才”,大力推动了雅安高质量发展。下一步,雅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继续以开展“转、树、作、抓”专项行动为契机,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加强专家智力工作力度,为雅安市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和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https://rsj.yaan.gov.cn/xinwen/show/530e995b88d5d727d40398c0c2fbcec9.html 2022-08-09

  • 政务信息 加强新就业形态就业 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

    加强新就业形态就业 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进一步增强我县电商直播、网络零售、新媒体营销等新就业形态群体的就业创业能力,展示芦山电商人才的新风貌,助力乡村振兴,推广我县农文旅产业和特色商品,挖掘培育优秀网络直播人才,更好地宣传芦山、推介芦山,提升“传奇古姜城·魅力新芦山”的知名度。8月24日上午,由芦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芦山县总工会、芦山县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协办,雅安市大华职业培训学校承办的芦山县2022电商直播技能竞赛在我县五星社区农民工综合服务站举行。经过前期电商网络知识理论课的培训指导,此次参赛的选手对电商直播带货有了更全面、更系统的学习,选手将理论课上学习的直播知识和技巧充分运用起来,纷纷为家乡农特产品代言。选手通过现场抽签依次进行直播竞赛,评委老师从直播商品选取、直播内容设计、直播话术讲解、直播展示状态、直播网感磨炼、直播大方度呈现、直播镜头感等方面对参赛选手进行点评并提出专业性建议,大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本次活动选取芦山县历年直播电商员培训班学员、电商直播达人等类型的15名选手参赛,开展2小时直播技能展示竞赛。通过前期宣传,培训学员积极参与,引起新就业形态群体高度关注。下一步,芦山县将持续推进网络直播技能培训,带动更多人群参与新就业形态学习,不断提升芦山知名度、培育壮大电商技能人才队伍,造就一批知识型、创新性优秀本土电商达人,为实现乡村振兴助力。

    芦山县人社局 https://rsj.yaan.gov.cn/xinwen/show/ed4352beaef00a22f0cc7745370ee53f.html 2022-08-25

  • 政务信息 雨城区:“三举措”稳岗就业 助力乡村振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目标,今年以来,雨城区人社局扎实开展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落实三项举措,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高于上年度指标,实现“零就业”劳动力家庭保持动态清零。一是持续用力优公共服务。着力拓宽就业渠道,纾解企业用工和群众就业“两难”问题,搭建返乡农民工、脱贫劳动力、农村低收入人口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平台,进一步稳定就业总量,扩大就业增量,提升就业质量。今年以来,结合疫情防控工作,适时开展“春风行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等招聘活动,开展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1场,组织企业163家,提供就业岗位8012个。开展网络直播带岗活动1场,提供就业岗位1021个,吸引超过3.3万人次观看。今年以来,采取“线上+线下”形式,全区共组织开展招聘会13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75万个。二是千方百计提职业技能。以农村劳动力为重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围绕创建打造“雅字号”特色劳务品牌,积极开展雅味厨师、雅州茶师培训课程,精心打造和创建“雅州欣艺家政”“雅羽裁缝”特色劳务品牌,充分发挥品牌聚集效应。创新开展脱贫劳动力、农村低收入人口关心关注的网络新媒体操作和直播销售等培训课程,结合实际开展订单式培训和新型学徒制培训,满足劳动者培训的多元需求,促进脱贫劳动力高质量就业。截至目前,开展了包含缝纫、抖音自媒体、直播销售等专业技能培训班30期,...

    雨城区人社局 https://rsj.yaan.gov.cn/xinwen/show/e7ba8b1b49612eed46b334fe09d6ce97.html 2022-09-01

  • 政务信息 多措并举,金融助推乡村振兴见实效

    我市金融机构坚守为民初心,持续落实金融惠农政策,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不断探索有效路径,助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创新信贷产品,推动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各银行机构“量体裁衣”推出“税务贷”、“园区e贷”、“国担快贷”、“蜀信e.小额农贷”等普惠型小微企业线上经营快贷产品。针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推出“惠易贷”和“乡村振兴·产业信用贷”,利率最低可低至LPR基础利率。因地制宜推出“名山茶叶贷”、“乡村振兴·金果贷”等信贷产品,积极开展农产品经销“流水贷”信用贷款业务,为符合条件的大樱桃、花椒、茶叶、橘类贷款延长还款期限,推动农业产业做大做强。二、加大信贷投放,助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截至2023年7月末,雅安市涉农贷款余额674.01亿元,同比增速为19%,高于上年末涉农贷款增速1.63个百分点。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20.45亿元,惠及涉农、小微等贷款主体1650户;审核“支小惠商贷”、“助农振兴贷”12.21亿元,涉及财政贴息1720.70万元,惠及小微、涉农主体1505户。辖内银行机构累计发行乡村振兴主题卡3.73万余张。推动现代农业园区金融综合服务创新示范区提质增效。积极开展“入园访企”活动,对园区内核心企业及上下游经营主体实施“整园授信”,为园区经济实体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其他金融机构依托差异化产品为现代农业园区经济主体提供补充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

    市乡村振兴局 https://nyncj.yaan.gov.cn/xinwen/show/92752a696ff8610e7d24c367e5bf08c9.html 2023-09-22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