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起好步,天全县财政局按照县委、县政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部署和要求,简化审批程序,创新监管模式,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优化。 一方面,天全县财政局简化审批程序,优化政府采购流程,取消纸质备案,实施“互联网+政府采购”,推动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依托四川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实行线上备案,让数据“多跑路”,服务对象“零跑腿”。另一方面,天全县财政局还积极探索调解与裁决并行的投诉处理模式,积极通过和谈、调解等“软处理”方式解决问题矛盾,做好投诉处理意见的法律审核,有效防范投诉处理法律风险,营造良好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氛围。
新华社上海11月1日电(记者 龚雯)10月31日世界银行发布2019营商环境报告,中国在全球的排名比去年上升32位,位列第46位,为报告发布以来中国最好名次。上海和北京作为样本城市,其中上海权重为55%。 具体而言,上海开办企业的办理环节从原7个压缩为4个,办理时间从原来的22天缩减到9天。获得电力办理环节从原来的5个缩减为3个,平均用时由原来的145天缩减到34天,小微用户获得电力接入成本由原来的19.2万元降为0元。获得施工许可办理环节,由原来的23个缩减至19个,办理时间由原来的279天缩减至169.5天,办理费用由原来的近20万元减少至7万元。 跨境贸易货物,从抵港到提离全流程时间实现48小时进口通关,单证办理时间从原来54小时压缩至24小时办结,进口环节边界费用由原来790美元大幅下降至335美元等。 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运行效率的综合体现,非一日之效。上海市政府1日表示,上海从去年开始,聚焦减时间、减环节、减费用,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推出了一系列大力度的营商环境改革专项行动,大幅提高了市场主体的营商便利度。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民表示,2018年是上海营商环境改革年,但改革不是简单的“加加减减”,而是以办事全流程便利为目标,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政府服务理念转变和系统性流程再造。如开通...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芦山县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结合营商环境工作任务,通过建章立制保障落实、细化指标准确落实、明确责任分解落实、对标任务督办落实,三聚焦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切实提升广大纳税人缴费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聚焦精细服务,让服务更有精度。推行“网上掌上为主、自助邮寄为辅、实体窗口兜底”的服务模式,推动税费服务从“网上办”向“掌上办”延伸,做好全电票上线推广第二阶段推进工作,进一步扩大全电发票推广范围,实现纳税人发票使用“零成本”。努力在精简申报资料、减少纳税次数,压缩纳税时间、优化办税缴费流程上实现再突破、再提升;持续加大智慧税务建设力度,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升“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质效。推广“上门帮办”“绿色通道”特色服务,满足特殊群体需要。让纳税人缴费人从实地办税到“非接触式”办税,从“跑马路”到“走网路”,越来越便捷、智慧,随时随地让纳税人享受到舒适服务新体验。 聚焦精确执法,让执法更有温度。以健全执法制度、完善执法程序、创新执法方式、加强执法监督为抓手,全面提高税务执法效能,为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提供了法治保障。强化税务干部法治思维,在执法方式上秉持法治与服务相融合理念。坚持刚柔相济法理相融,抓好“首违不罚”事项清单的落地落细,营造宽严相济的税收环境;积极推进“三项制度”建设,...
今年以来,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芦山税务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上不歇脚、不停步, 以“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契机,聚焦转思路、创模式、优服务,着力构建“最佳体验”税费服务新生态,助力营商环境迭代升级。 转思路,转出宣传辅导新路子。聚焦纳税人缴费人个性化需求,推行“政策找企+流程全指导”“全天候智能+人工”精准服务,组建2个“税企零距离”政策工作组,变被动为主动,主动问计问需,围绕落实税费支持政策开效应落实回访62次,及时收集回应市场主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企业把脉问诊、答疑解惑、纾困解难。以税收大数据为支撑,建立“精准推送-智能提醒-回访研判”机制,通过“收集需求、分析标记、匹配政策、精准推送”方式,为市场主体量身定制培训辅导内容,开展“滴灌式”政策辅导80余次,助力市场主体茁壮成长。 创模式,创出税费服务新模式。在实施属地化、专业化管理基础上,以政府网格化管理为依托,探索建立“税务+工商联+基层政府”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网格化服务团队,加强部门会商和税企对话机制,为市场主体开展常态化、长效化、精细化服务。开展“百千万”行动和“牵线补链”活动,切实做好信息匹配、供需对接、结果跟踪。聚焦税费服务新需求,在现有数字人民币税费缴纳应用场景的基础上继续拓展深层次应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提升税费服务便利度;扩展“一网通办”下的“一件事一次办”范围,梳理233项非接触式办税缴费...
市场监管分局聚焦企业办事难的问题,主动出击、破解难题,打通企业办事痛点堵点,三大创新举措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试点创新“企业办事不出厂”工作机制。以企业需求为契机,以《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赋予雅州新区市级项目管理权限的实施方案》为抓手,探索辖区规上、限上、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一站式”上门服务。现场累计为企业办结79台特种设备的注册使用登记、检验检测400余 只 压力表和70余 只 安全阀,收集企业反馈问题和困难2个,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2条。 探索共建“三区同城、异地同标”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审批机制。各部门(分局)会商探索“营业执照、特种设备等许可事项三区同城、异地同标”三化建设工作,经多方征求意见出台《关于开展雅州新区行政审批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通知》,统一办事指南、统一审查标准,统一经营场所改革成果互认,积极构建跨区域“同一标准办一件事”的市场准入服务体系和登记业务交流机制,实现雅州新区开办企业线上“一网一平台”、线下“一表一窗口”无差别标准、零障碍准入。 推动行政审批集成改革试点。按照“新区事新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区”要求,坚持“依法、确需、可行”原则,采取委托行使、驻点服务等方式,接通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专线,配置审批人员账号和办公设备,确保接得住,办得成。
为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增强优质服务工作的是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4月20日上午,雨城区经科局召开党组(扩大)会暨中心组学习会,集中学习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会议要求,一是提高站位,深刻领会。《条例》对推动营商环境治理有效落实,保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目标顺利实现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大家要以实际行动贯彻好、宣传好《条例》精神。二是严明纪律到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坚持依法行政、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诚实守信、廉洁高效和责任追究的原则。三是要学以致用。切实加强学习,将《条例》内容转变成实际行动,细化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增强服务,转变作风,推动雨城区营商环境根本好转。 通过学习,大家对《条例》有了更深的认识,进一步树立了主动、高效、廉洁的服务理念,将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宣传,向全区企业营造开放包容、互利合作、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就印发的《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工作要点》出台背景、工作目标、主要内容、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权威解读。 出台背景:聚焦短板 对标先进 2021年,四川被国务院办公厅评为“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的地方”,在国家开展的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第三方评估中排名全国第5,“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入选2021年四川全面深化改革的十件大事。 不过,对标国家要求和先进地区,四川仍存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不高、系统对接“通而不畅”、数据资源共享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企业群众办事“多头跑”“反复跑”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地方还存在行业协会乱收费、限制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拖欠中小企业款项、多头监管重复监管等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 为促进营商环境迈向更高水平,省政府办公厅学习借鉴浙江、广东、上海等地经验做法,按照“聚焦短板、对标先进、突出特色、跳起摸高”原则牵头起草制定《工作要点》,旨在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有效服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工作目标: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2022年,全省“放管服”改革工作以持续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
5月27日,雅州新区“转树作抓”营商环境专题座谈会召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转树作抓”专项行动部署,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听取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现场研判问题,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服务企业,把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向纵深推进,为推动雅州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市政协副主席,雅安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阳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座谈会上,雅能达、浩谷新能源、盛世辉煌等八家企业负责人先后发言。大家结合企业实际,开诚布公、畅所欲言,指出当前困难和问题,提出优化营商环境意见和建议。 会议指出,政府和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命运共同体,优良的营商环境是新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会议强调,雅州新区各有关方面要狠下功夫、尽本职,切实做到为企服务“零距离”、政策落实“零时差”、作风顽疾“零容忍”,用“真金白银”、真情实意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班子成员要持续靠前服务,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企业(项目)工作机制,第一时间听到企业的声音,第一时间想办法帮助企业解决各项问题。各部门(单位)要持续跟踪服务,在帮助项目落地的过程中,优化专班服务,集中力量强化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在培育企业上市过程中,建立绿色通道,落实政策支持,采取“责任制+清单制”的方式“销号”推进;在助力关键技术攻关过程中,推动实施科研重大项目“揭榜挂帅”制度,向全区企业征集重大技术需求形成榜...
为深入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四川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川府发〔2014〕42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省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事项取消目录的通知》(川府发〔2019〕10号)的要求,我局积极贯彻落实,从2019年3月20日开始,取消企业住所证明,改为部门间核查。过渡期间,一方面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一方面做好来访群众宣传解释工作。截止4月25日,已通过核查方式为76户企业(含个体)办理了营业执照。 经济审批股 2019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