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经开区管委会纪工委负责同志配合县纪委监委专项督查组成员到企业开展营商环境满意度测评,实地走访多家企业并发放满意度测评表。 下一步,我委将结合企业反馈的问题,认真进行梳理,立行立改,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提升营商环境。
为更好提升营商环境服务质量,不断改进队伍作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应急局积极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近日,县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认真自查了优化营商环境作风问题,对工作中存在的“推”“拖”“躲”“懒”“软”“散”“假”“冷”“硬”等文体进行自查并作出了整改措施。 县应急局严格按照“减证便民”“最多跑一次”要求,全面清理涉及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各类无谓证明和繁琐手续,实现群众少跑路、不跑路,提升群众满意度。做好政策解读和咨询工作,进一步加大政策宣扬和解读力度,全心全意为群众搞好业务指导服务。同时,加大大厅窗口服务能力和水平,优化窗口办事环境,提升窗口人员服务态度,规范窗口服务。
一、全力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建立税务、市场监管、法院、公安等多门参与的联动机制,依法保证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印发《关于报送涉民营企业维权投诉案件办理情况的通知》,建立起民营企业维权台账报送制度。 二、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通过前期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不正当行为,进一步优化了我县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和业务,不得对民间资本单独设置附加条件、歧视性条款和准入门槛。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有不良记录的企业取消其参与评优雅安市优质民营企业遴选资格。 三、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建立公职人员与民营企业及民营经济人士交往的“负面清单”,明确交往行为规范,做到交往有温度、交往有边界、交往有底线。对工作中出于公心、不涉及私利、担当尽责,因敢抓敢管、敢闯敢试而出现失误或错误的,经认定予以免除相关责任或作从轻、减轻处理。切实履行与民营企业依法签订的合同,杜绝“新官不理旧账”的情况,对仅因政府换届、领导人员更替等原因违约毁约的,依法支持企业的合理诉求,将政务履约、守诺服务等纳入政府机关绩效考核内容。对因结构调整造成转型发展困难的民营企业给予关心、关爱。 四、规范涉企执法行为 坚决依法查处滥用行政权力干涉企业正常经营的行为,除法律规定外,不随意对企业采取停...
4月17日上午,县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杜斌召集、县政府副县长张泓主持的芦山县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工作座谈会在县司法局二楼会议室召开。县法律顾问团代表及15家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会。会议听取了各部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汇报,并要求各部门根据自身职能职责,查找短板弱项,进一步优化我县营商环境。 杜斌要求:一是强化部门联动,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对企业日常服务、主动服务和决策服务,真诚帮助企业治未病、消隐患。二是强化法治引领,聚力优化营商环境。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动态清理机制,深入开展涉企政策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强化涉企执法监督,着力消除市场主体发展的政策壁垒。三是强化法治教育,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夯实法治营商环境群众基础,推进企业法治文化教育,做到普法教育经常化、制度化,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雅安市芦山县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统领,以进驻政务大厅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为牵引,全面优化县域营商环境,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在优化法治环境上,夯实“主阵地”。芦山县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先后梳理出台了职能部门 权力 清单、责任清单, 制定 印发了《芦山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3年版)》《芦山县建设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八条措施》等一系列文件,职能部门依法办事有章可循。同时,通过宣传教育、制度约束,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自律意识,自觉维护亲清政商关系,坚持“亲”而有度与“清”而有为,切实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添薪续力。 在优化服务环境上,发出“动员令”。芦山县持续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深化政务服务“一门一窗一网一次”建设,全力促进政务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一是按照“三集中三到位”改革要求,推进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1201项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同时,推进社保、医保、民政等258项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事项进驻便民服务中心办理,进驻率均达100%。二是全面推进“一窗受理”服务,全县政务服务按照社保、医保、税务、公安(户籍、出入境)、不动产、公积金等6类业务210项政务事项分领域设置综合窗口。住建、交通运输、林业等26类业务541项政务事项和13件“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纳入“...
今年以来,我局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全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一是 制定 印发《芦山县贯彻落实〈雅安市优化营商环境“20+5”条措施〉实施方案》《芦山县建设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八条措施》等文件,从制度上保障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严格执行《芦山县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备案管理制度》,14个重点涉企行政执法部门 制定 年度执法检查并报送备案,有效减轻企业迎检压力。二是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力度空前,成效明显,召开推进会议2次,督促检查20余次;各部门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三是始终把化解矛盾纠纷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发《县司法局关于开展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专项活动实施方案》,通过重点时段大排查、重点人群大排查和死角盲区大排查等 形式 ,全面掌握涉企风险隐患。四是将加强企业依法生产经营与规范管理,提高生产经营风险防控能力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等内容纳入《芦山县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2023年芦山县“一月一主题”活动工作方案》《2023年芦山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我国加速打造营商环境新优势 前七月平均每天新设企业一万六千户 在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企业追加投资的“二期现象”引人注目。“当地政府提供‘店小二’式服务,政府包办墙外事,企业只管墙内事,很省心。”益海(泰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经理杨华说,公司所属的新加坡益海嘉里集团已经数次在华增资。 “从递交材料到打印营业执照,全程只用了40分钟,真是没想到!”前不久,中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到北京市工商局东城分局办理营业执照,体验到不一样的效率,“本以为要跑几趟,结果不仅一次办结,而且立等可取,方便多了”。 快些更快些,便捷更便捷。我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逐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着力改善营商环境,给企业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红利。世界银行发布的《2017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便利度近3年来在全球跃升了18位,平均每年向前跨升6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布的《2017年度世界竞争力报告》也表明,中国在经济表现和政府效率、营商效率方面,得分均有明显提升。 做好“放”的减法—— 简政放权,聚焦增活力、添动力。近年来,我国商事制度改革节奏快、频率高。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1元钱也能办公司;“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压减87%以上;“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先后在全国铺开,有的地方已实现“34证...
四川芦山经开区结合“转树作抓”专项行动,坚持把做好营商环境“加减法”,补齐短板、消除痛点,提升服务质量效率作为贯彻落实事争一流、唯旗是夺,担当作为、狠抓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现实表现,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做好项目建设、企业发展的“店小二”。 在服务成效上做加法 聚焦企业难点、堵点、痛点,找症结、出对策、求实效,变“坐等企业上门”为“主动送服务上门”,以配套服务、要素调度、软环境建设等为抓手,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培育营商沃土,亲商、安商、富商、稳商,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形成了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好发展格局。 一是完善配套设施,为企业“筑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完善园区厂房、水、电、路、污水处理等基本配套工程,全面提升园区形象。2019年到2021年总投资 77206万元新建污水管网15公里,建成标准厂房315369.1平方米;2021年总投资52605万元,建成标准厂房214771.29㎡,管网1100米;投资5000万元宝兴黄岗至芦山经开区110千伏线路工程,加快推进芦山思延110kV和芦山220KV输变电工程建设,同步推进500千伏姜城开关站扩建工程。 二是优化服务环境,让企业省心。下大气力打破在建项目手续办理难、生产企业执法监督乱、政策资金兑现时间慢三个障碍,建立政府投资手续办理清单,对在建项目容缺办理、提前介入,对执法部门和企业进行双向规...
为进一步加强诚信建设,打造诚实守信、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10月28日上午,县发改局参与了县司法局组织的法治营商环境宣传活动。 县发改局结合工作实际,通过现场讲解和发放资料等形式,向企业宣传了诚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坚定企业牢固树立“讲诚信、重承诺”的观念,让诚实守信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规范,使企业进一步认识到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诚信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能够为企业带动经济效益的重要资源,促使企业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围,做到行业自律、诚实守信。 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70余份,现场解答问题6个,在企业内形成浓厚的诚信氛围,进一步助推县域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主动服务,跑出建设“加速度” 主动服务指导工程建设,优化机制改善营商环境。一是在项目建设前、中、后期全过程开展指导,精简办理手续,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办理时限,发现问题积极对接责任主体,隐患问题化早化小;近期共组织开展工程现场指导10次,有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推进。二是优化用水报装申请,把用水办理业务入驻政务服务便民大厅并实行24小时自助服务;制定“容缺办理”用水报装事项清单,实行“先办理、后补缺”“一对一”服务机制,专人跟进业务。 二、惠民助企,稳保房产“安居乐” 一是助企纾困,指导企业降本增效,强化宣传卖点,为房地产企业搭建宣传交易平台。2023年组织开展商品房宣传促销活动县内1次、县外2次,团购活动2次,筹办2024春节房产促销活动。二是加大购房补贴,制定《石棉县对特定的购房群体给予支持的实施细则》和《石棉县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补充通知》,加大普惠人群覆盖和补贴力度。三是深入开展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打早打小,防治结合,共整治违规违法问题5起,有效维护我县房地产市场良好的交易秩序。 三、扮靓环境,凝聚招商“向心力” 城市环境是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县住建局立足城市更新,全面提升城市绿化、亮化、净化水平,凝聚营商“向心力”。一是以红军精神为底色,藏彝走廊、太平天国、川矿、石棉烧烤等县域特色文化为立足点,打造“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