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讯 近日,芦山县组织15名防火应急队队员对风力灭火机、水力灭火机等多个种类的森林防火装备进行了理论学习和操作演练。 据介绍,该县各乡镇、社区、村组都成立了义务森林扑火队,装备了必要的防火器材。当森林火灾发生时,按照就近原则,义务森林扑火队可在第一时间赶赴火灾现场进行扑救,以免造成更大损失。而该县防火应急队队员会在最快时间内到现场共同救火。目前,该县共有义务扑火队员1600多人,为森林防火工作...
本报讯日前,芦山县10名科技人员获得2005年度永新科技基金奖。据介绍,该县评委会根据入选人员过去一年里在各自工作领域内做出的实际贡献和相关成就,进行认真评审,共评选出获奖个人10名、项目1个。芦山县永新科技基金奖是由我市一公司出资设立的非政府性科技奖励基金,从2004年开始每年评选一次,专门用于奖励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作出突出成绩的科技人员。记者王金贵
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政协委员来川考察地震灾后重建 本报讯(记者 钟振宇)截至10月底,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由地方承担的2433个总体规划项目,开工率99.7%、完工率40.7%。这是记者从11月10日在蓉召开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政协委员考察四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汇报会上获悉的。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杨崇汇出席会议并讲话。 受省委书记王东明委托,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省委副书记柯尊平看望考察团一行。 汇报会上,副省...
雅安日报讯20日,在金色的油菜花海中,芦山县隆重举办第四届民俗节目展演。来自该县的九支队伍欢聚一堂,用欢歌笑语为八方来宾呈上一道五彩缤纷、民俗浓郁的乡土盛宴。 一曲专为第四届民俗节谱写的山歌《爱在小山村》优美激扬、婉转动听,拉开了民俗节目展演的序幕。幽默诙谐的小品、热情绚丽的小调、清新甜美的民歌、活泼明快的快板等节目,反映了该县积极的社会风貌、独特的民俗魅力和高涨的重建热情。小品《责任》、山歌...
本报讯“预备——跑。”2010年12月30日9时,伴随着一声令下,芦山县拉开了“2011迎春千人长跑活动”的序幕。该县干部群众及学生近千人参加活动,长跑活动围绕县城展开,全程6公里左右。 活动仪式上,该县相关负责人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并要求全县干部群众要把“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增强决战灾后重建的信心、攻坚破难的决心,为推进芦山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 芦宣陈国华何瑶 特邀...
本报讯在芦山县举办的“油菜花开、七里夺标”民俗节上深受观众喜欢的“夺标大鼓”,将应邀赴雅参加我市大熊猫栖息地“申遗”成功的演出活动。“夺标大鼓”是芦山县自创的节目,坛鼓古朴,它有仓山大鼓的深沉,有威风锣鼓的激烈,更溶入了该县羌族文化的委婉和豪迈,悠远的鼓声让你感受到独特地方文化的震撼力。表演为46人组成,由直径为1.5米的大鼓领鼓。并在原有鼓点的基础上注入了欢快的内容。为了参加这次演出,鼓队进行了...
本报讯游园活动、迎春文艺汇演、新春祈福活动……一台台好戏轮番上演,春节期间,芦山县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 大年初一,汉姜侯祠张灯结彩,城门楼、姜庆楼、戏台上挂满了大红灯笼,尽管天气异常寒冷,但这里仍然热闹非凡。民间艺人在这里演出了一场场多姿多彩的民间文艺大戏。歌伴舞《春天的故事》《好日子》等节目,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赢得了阵阵掌声。“我们是从龙门乡赶来的,为了今天的表演,我们排练了很...
雅安日报讯 茶马古道、樊敏阙及石刻、根雕技艺、民俗文化、红军文化……旅游外宣片《神奇雅安——历史名城·汉风芦山》将于下月在世博会上四川馆开放日播出。 芦山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南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现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汉代文物之乡”。自公元前316年建县以来,这块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勤劳的芦山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在芦山,汉代文化遗存丰富,该县博物馆珍藏着出土文物近万件...
截止目前,芦山县玉溪堰灌区的清仁乡同盟村及清思堰灌区的思延乡周村、芦阳镇城西社区等尾水片区栽插任务还非常艰巨。针对目前用水突出问题,该县采取四项措施,力争尽快完成水稻栽插任务:一是成立大春应急抗旱用水领导小组,负责督促、指导、协调用水,顺利推进各尾水片区用水有序开展;二是继续坚持送水接水制度,坚决杜绝上游堰水下沟下河;三是继续组织职工24小时向下游片区送水,确保下游水量;四是全力以赴确保大春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