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战国兵器:矛 这里陈列的“矛”是用于作战刺杀的青铜兵器,象我们说的“红樱枪”,“矛”分长短两种。长柄矛用于车战,短柄矛用于步兵作战。 1986年荥经县同心村发掘了一批巴蜀土坑船棺葬墓,出土文物众多,非常珍贵,既有制作精巧,形制典雅的陶器,更有精美华丽的青铜礼器、兵器和生产工具。其中尤以出土的一件带有“成都”铭文的青铜矛有名。 战国至秦汉时期荥经曾是“南丝绸之路”上的一个边关重镇,是西南地区与中亚、西...
荥经,古称“严道”,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颛顼的故乡,战国时期曾是分割西南夷与汉地的界限,处于汉文化向西南拓展的前沿,县内保存着大量汉文化遗存,是汉文化的重镇。2月16日上午10点,荥经汉文化艺术展正式在荥经县博物馆开幕。 本次艺术展通过拓片,向观众展示汉文化艺术三大高峰——汉阙、画像石、画像砖,其中樊敏碑、王晖石棺、何君尊楗阁刻石等都是国宝级文物。博物馆还邀请到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四川博物馆...
3月1日下午,市委副书记邹瑾来到市博物馆进行调研,市文体广新局副局长王佳勇、市博物馆馆长李炳中陪同调研。 市文物局局长李炳中介绍了馆藏文物的总体情况、藏品的特色、重点文物以及市博物馆的预防性保护工作开展的情况。随后,邹书记一行先后到汉嘉神韵、汉风流被、雅风流韵和边茶藏马等展厅实地调研,详细询问了展出文物的年代、历史价值以及博物馆在展陈和观众参观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邹瑾...
2017年1月12日,四川省社科院的相关专家、学者参观了我县博物馆。县委宣传部、县博物馆相关人员陪同。 专家、学者们对我县博物馆汉代文化的展陈内容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常驻足观看,同时在名人名俗展厅还参观了抗日英雄乐以琴的展厅。 大家纷纷表示,芦山拥有如此丰富的汉代文化和名人名俗,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一定要好好保护,传承下去。
六、战国兵器:戈 古代把青铜称为金、是铜和锡的合金,早期金文写金字只画两点 :作金,象征合金。春秋战国以前,所谓金皆指铜锡合金。春秋晚期,楚国黄金在市上流通,金与黄金名称遂相混淆,战国末黄金与铜才各自有了专用名称。这批青铜兵器“戈”是一种可以钩、挽、刺敌人的装柄兵器。是车战时期的主要兵器。戈由戈头、柲、鐏三部分组成,这里陈列的戈称为“有胡戈”,是早期“无胡戈”发展而来的。戈两面多铸有虎纹,虎是巴蜀...
五、陶器 荥经的陶器制品可以说是名扬海内外的“荥经砂器”的原型,由此推断,荥经砂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所不同的是陶器制作和烧制较粗糙,砂器是经1000多度高温烧制而成。而且做工考究,上釉焙烧。 我县出土的成批战国时期的陶器制品中,多以豆、釜、壶、罍等组合生活用品为主,同时也有一批作为陪葬用的仿铜礼器和漆器的陶器制品,为当时的殉葬习俗提供了实物依据。
1986年8月30日,省文化厅下发《关于建立名山县蒙山茶史博物馆的通知》(川文物[1986]第61号)。1987年9月建成,是中国第一座茶史博物馆。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馆名,著名书法家李半黎题赠白居易诗:“琴里知闻唯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该茶史博物馆分室内陈设与遗址保护两部分。室内陈设有禹王宫,为分类陈列馆;天盖寺,为综合陈列馆。室外遗址有五峰,为皇茶遗址;千佛寺,为种茶遗址;净居寺,为采茶遗址;智炬寺,为制茶遗...
四、石器 石器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劳动工具,旧石器时代使用的是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使用的是磨制石器,这里陈列的是经二次加工的磨制有肩石器。称石铲、石斧、石锄。在荥经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器采集点,在同心村还发现了石器制作场,通过这些石器,说明我们祖先早在四千多年前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同时也说明了他们很早就过着人类文明进步标志的以农耕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积极发挥“四川外事参访重点单位”平台效能,践行“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部署,1月17日,省委外办举办第二批“四川外事参访重点单位”授牌仪式,仪式上位于雅安市的中国藏茶博物馆被授予“四川外事参访重点单位”铭牌。 中国藏茶博物馆内展陈内容丰富,配套设施完善,是藏茶发展的浓缩史和精品展。馆内展示了自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以来搜集、整理、保存各...
开善寺 这是明代古建筑开善寺,也称开山寺,如此完整规模的明代木结构古建已不多见。该寺历史上是朝拜峨眉的秭妹山——瓦屋山的第一殿,也是全国唯一的辟支佛道场的起香殿。旧时,要朝拜瓦屋山,需戒荤食素,沐浴更衣、虔诚地由此起香进山,开善寺即由此开始行善之意。原古建群现仅剩此正殿,建于明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古建前后檐各有斗拱八朵、结构精湛、构思巧妙;阑额饰深浮雕、精致细腻,线条流畅;天花采用深浮雕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