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打通服务企业和群众“最后一公里”,市特检所不断强化使命意识,坚持以企业、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全力打造“四个一流”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2023年对“特种设备综合管理平台”进行了升级,优化系统功能,运用短信推送电子报告,实现报告在线打印,减少企业来回跑路和运行成本,有力提高服务质量,推进检验与监察高效联动工作向好发展。2023年4月9日开始使用特种设备综...
自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以来,在荥经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荥经县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优化营商环境文件及会议精神,结合部门实际,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为全县营造法治营商环境。抓好学习宣传,营造良好法治氛围,组织集中学习,全面解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内容,结合部门法定职责和各股室自身业务,逐条学习、深刻把握,切实做到以知促行、以行强知、学以致用。通过深入推进“法律七进”,将《优化...
近日,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在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交地确认书》的当天,便在区不动产登记窗口领取到了新办的不动产权证书,成为全区首个“交地即交证”服务试点企业,这也标志着名山区“交地即交证”服务渠道已正式打通。 “交地即交证”是名山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一项重要举措,极大地缩短了企业拿地、交地、办证时间,为企业项目落地动工节约了时间成本。 为积极推动...
一、健全工作机制,高位推动运行。一是成立雨城区经济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印发《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措施》《雨城区招商引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将招商引资纳入区级领导“五个一”考核内容,制定和出台《雨城区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营造“人人都是招商主体、处处都是招商环境”的良好氛围,确保了招商引资工作有的放矢。二是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位推动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对重大项目坚持亲自招商、亲自...
为积极营造我县高效优质、重商护商营商环境社会氛围,近日,芦山县发展和改革局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服务效能”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对内教育、对外宣传等方式,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助力芦山经济高质量发展。 自身“实打实”学习,增强政策理解深度。组织局机关相关股室工作人员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关于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等内容进行学习,要求工作人员认真领...
芦山县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充分运用互联网+成果,加大对“天府通办”“四川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的宣传推广及应用,梳理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痛点”,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助推县域营商环境提升。 深化“一网通办”。持续推进“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增至70项,网上可办事项占比达99.24%,网办事项材料精简51.07%、完成提速90.48%。依托一体化平台、工改平台逐步实现“一链办...
本报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石棉县为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改革创新,持续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把“服务”作为重要抓手,真抓实干,为市场主体松绑赋能。为了给企业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通过引导市场主体“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截至目前,通过四川政务服务网接受网上申请办理223件。优化办理程序、简化提交...
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名山区行政审批局以群众和市场主体获得感及满意度为评价标尺,以转变工作作风促服务提升,奋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力名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1月3日,名山区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助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被《人民日报》关注报道,对名山政务服务作风转变、优化营商环境、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予以高度肯定。 “一窗受理” 按下便民利企“快进键” 流动穿梭的人群、干净整洁的环境、醒目的指...
⑴提升开办服务水平。实行企业开办“小时清单”服务模式,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不超过1个工作日,企业开办环节精简至1个,企业开办首套印章政府买单。1-10月,新增市场主体15467户。⑵实施歇业登记制度。对受疫情影响暂无法开展经营活动,但仍有经营意愿和能力的市场主体,可自主决定“休眠”,并在一定时间内保留市场主体资格。⑶推进便利化注销制。扩大简易注销登记范围,将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至20天,减少提交材料5项,户均节约时间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