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明确,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意见》提出,要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农村生态保护,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 《意见》明确,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认真落实好设施农用地政策,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允许县级政府通过村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预留部分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单独选址的农业设施和休闲旅游设施等建设。对利用收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腾退有偿调剂制度和土地资金等要素城乡流动机制。 《意见》提出,对利用收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将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腾退有偿调剂制度和土地资金等...
2023年,荥经县把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创建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结合各乡镇(街道)自身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因地制宜、突出优势,探索形成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绿色发展三种主导模式。一、乡村旅游新业态激活文旅经济新活力立足丰富文化旅游资源,培育“五游荥经”特色文旅品牌,为乡村发展添活力。自然教育游荥经。聚焦打造自然教育第一县,荥经打造了“田野劳动实践教育+自然教育”的古城田野自然学校,“大熊猫+森林探索主题研学”的熊猫森林国际探索学校,每年吸引游客超30万人次。2020年,被命名为首批“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基地”,同年成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自然教育先行试验区单位”。康养度假游荥经。依托森林覆盖率全省第一的优势,打造康养休闲旅游区,满足老年游客避暑旅游需求。建成云峰山、叠翠溪、严道古城3个4A级景区,青杠桃园1个3A级景区,不断提升“到荥经‘森’呼吸”的森林康养度假游知名度。万年村入选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山地观光游荥经。“亚洲最大的360度观景平台”牛背山开园,蜀中名山和“七绝”胜景尽收眼底。围绕牛背山景区打造双林村乡村旅游业态,开发山地环境体验、山野劳作体验、山地文化体验等各类体验产品。文化体验游荥经。打造严道文化体验、禅修文化体验和红色文化体验三条线路,向文化爱好者展示荥经文化魅力。美食寻味游荥经...
日前,经过项目征集、专家评审、展示公示等程序,首届公路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优秀案例推选展示活动结果出炉,安徽广德竹乡画廊风景道等10个项目荣获首届公路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十佳案例。“四好农村路”助力连民村乡村振兴、宁安市北连接线建设项目、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旅游公路分别荣获首届公路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公路+旅游”融合发展十佳案例、“公路+农业”融合发展十佳案例、“公路+文化”融合发展十佳案例。按照活动相关安排,评选结果已通过中国交通新闻网、中国交通报社官方微信等平台进行公示。本次活动由中国交通报社与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联合主办,旨在体现公路交通在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重要贡献,展示各地因路而富、因路而兴、因路而美的创新实践成果。活动自4月启动以来,在行业内外受到广泛关注,反响热烈。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共收到100余个申报案例,展现了各地利用公路沿线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与实践。接下来,活动主办方还将依托活动成果举办首届公路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经验交流活动。
总投资10亿元,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3亿元,二期2亿元,3期5亿元。项目建设的内容包括新建年屠宰10万头的牛肉屠宰场、检疫中心、冷链配送中心(含冷冻库、库房等)、牛羊肉批发零售交易市场、电商直播平台、农旅融合示范点等。项目综合年产值可达5亿元,税收1.5亿元,可带动3000户农户创业增收致富。合作方式:合资或合作联系人:雨城区经济合作和商务局 高先生 0835-2882926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近日,我市“品质消费 振兴乡村”活动在雨城区合江镇茶叶市场举行。“品质消费 振兴乡村”活动是按照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四川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和中国电信股份公司四川分公司联合文件的要求,以督促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引导农村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提高维权能力,确实保护广大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为目的,以帮助农民和农民合作社通过网上农业等措施,将优质农产品引入城市,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活动现场,围绕与农村生产生活和消费维权紧密相关的问题,开展了有奖竞猜。同时,还现场开展了农业生产和管理技术、网上购物网站设置和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宣传咨询活动。参与活动的企业承诺将继续遵循诚实守信经营的原则,积极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并现场签订诚实守信经营承诺书。雨城区振兴乡村战略稳步推进,合江镇在全市乡村振兴进程中,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拓展农业供给多种功能,坚持“一三互动、农旅融合”,按照“农业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效益化”发展理念,完善旅游等基础配套设施,促进茶旅深度融合。在完善产业结构的同时,在乡村集市的基础上,发展“O2O”电子商务模式,积极引入电商平台,打造“线上农业”,带动“线下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记者 郑雨莎
贫穷是什么滋味?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佳明至今仍记忆犹新。 上世纪80年代,一部叫《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电影,记录了眉山市幸福村没有产业、没有收入的萧条景象。当时8岁的黄树成作为群众演员参与了拍摄,因为穷怕了,他和许多村民都选择了外出打工。 而如今的幸福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早已将贫穷的帽子抛到了一边。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黄树成让罗佳明带了前两天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晚熟柑橘——春见。这是黄树成和其他村民在自己家乡的土地上种出来的,他还办起了农家乐,年收入达10万元。目前,眉山柑橘种植已达100多万亩。 罗佳明举着橘子说,黄树成让他捎句话“现在,种植优质柑橘很有搞头,返乡创业很有干头,乡村振兴很有奔头”。 破解乡村振兴用地难题 乡村振兴战略始于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出台。2019年新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对乡村振兴作出顶层设计和细化部署。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2019年是乡村振兴建立标准、深入实践、走向规范、快速发展的重要一年。 “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求。 而在全国政协委员...
雅安市坚持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与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聚焦推动地区农业、农民、农村发展,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不断创新科教支撑方式,大力培育懂技术、会经营、擅管理的新型农民,全面助力区域乡村振兴。一、聚焦内涵提质,培优涉农专业一是优化专业设置。聚焦四川“5+1”产业体系和全市总体发展战略,着眼服务区域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先后开设了茶叶生产与加工、农村经济综合管理、民间传统工艺等10个专业大类、26个专业。紧扣全市茶叶产业化发展和农村实用人才需求,建立茶业发展研究院,成立合作经济系、茶业旅游系、农业机械系,新开设无人机植保、康养、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12个传统商贸教育和涉农特色专业,改进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实践教学,探索形成“茶+电商”产教融合模式。二是坚持标准引领。充分发挥茶专业建设优势,制定高职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实训装备国家标准、中职茶叶生产与加工国家教学和实训装备标准3个,制定茶叶鲜叶采摘省级标准1个,出版茶叶加工省级教材2本。三是强化专业服务。瞄准农村紧缺技术服务,大力打造乡村振兴科技队伍,利用农业机械、乡村旅游、农村电商、茶叶加工等学科专业优势,组建了无人机飞防、农业社会化服务、农家乐经营管理、茶叶种植与加工技术、农村电商技术等7个专业服务队,深入农村开展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二、聚焦技...
又是一年春光好,雅安市石棉县大渡河畔的百里金果长廊香飘四溢。3月8日,“2019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分会场暨石棉县第九届黄果柑节”在石棉县安顺场开幕。以“中国黄果柑在石棉·扶贫路上她力量”为主题的本届黄果柑节,标志着4.5万亩石棉黄果柑全面上市,等待四面八方的客商前来采摘、收购。在黄果柑节上,石棉县委副书记、县长冯俊涛公开宣布:“‘乡村振兴’石棉黄果柑产业升级战略计划启动。”客商云集不愁卖黄果柑成为村民“致富果”宰羊乡是石棉县发展黄果柑产业较早的乡镇之一。3月6日,该乡坪阳村三组村民曾翠蓉一家正忙着采摘黄果柑。“随便吃啊!”正在摘果子的曾翠蓉热情地递过黄果柑,让记者一行人品尝。“好甜哦!”记者掰了一瓣放进嘴里,瞬间汁水横流,蜜甜中有丝丝果酸,十分可口。“果子好,每年都不愁卖!”曾翠蓉自豪地说道,“有几个东北的老板儿,都在这里收了几天了。”坪阳村支部书记王志伟告诉记者,每年黄果柑大批量上市之际,来自全国各地的收购商都会扎到石棉,而坪阳村则是他们的重要“据点”之一。正说着,王志伟的电话响了。“这一个多月每天都忙着卖黄果柑。”放下电话的王志伟略带腼腆的笑着说道。原来他同时还担任石棉县坪阳黄果柑专业合作社的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宰羊乡党委书记刘方辉说:“这个坪阳黄果柑合作社不简单!合作社持续盈利并给社员分红,去年更被授予‘四川省第十批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称号,今年则引进了国内最先进...
5月7日,区委书记金武赴解放乡调研督导乡村振兴相关工作,区委副书记张瑜锋以及区级相关部门、乡镇负责人陪同调研。在高岗村,金武听取了“高岗村模式”相关情况汇报,并到农户家中实地查看了垃圾分类处理和污水处理实施状况。在瓦子村,金武实地查看了知青塘相关项目地块,并现场听取了规划设计汇报。金武强调要主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项目化,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本地文化特色,引进社会资本,把乡村振兴战略实实在在变为具体产业项目、旅游项目,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发展。要加速推进乡村振兴项目落地落实,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尽可能提供资金、用地等项目保障,倒排工期,加快施工进度,项目进展到哪里,督促督查就跟到哪里,积极推进各类项目尽快落地落实、建成达效。要提档升级全域推广“高岗村模式”,坚持以组织带动为引领、以源头减量为核心、以常态管理为基础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在经济高效、群众自觉、可复制可操作可持续上进一步深入探索,加快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现农村人居环境从“脏、乱、差”到“净、畅、丽”的转变。
本报讯名山区是我省布局的30个茶叶重点县之一,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日前,记者从市乡村振兴局获悉,该区近年来深化茶旅融合空间布局,通过“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产品变商品、茶山变金山”,打造“花香茶海”,发展休闲农业和茶文化旅游,有力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名山区立足资源禀赋、文化底蕴和比较优势,把“以茶带旅、以旅促茶”作为全区茶旅融合工作方向,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名山区全域旅游规划》,对全区的空间形态、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进行全面策划、科学规划和系统设计。同时,编制《蒙顶山(茶)景城一体发展片区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名山区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旅游总体规划(2019—2030年)》《名山区月亮湖景区旅游总体规划(2019—2030年)》等旅游相关规划7个,借力资源特色优势,助推茶旅融合发展。加快推进蒙顶山创建5A级景区建设项目,以“对标准、补短板、提品质”为路径,实施“游客中心外移、交通游线优化、蒙山圣景打造、5A设施提升、消费场景营造”五大工程,不断提高景区承载力和吸引力;加快百丈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依托百丈湖优质资源,布局建设“环喜马拉雅论坛永久会址”,完成百丈湖核心区域商业中心功能提升和配套项目建设,到2026年基本建成百丈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沿湖核心区,全面提升百丈湖整体形象。打造蒙顶山、牛碾坪、红草坪万亩观光茶园等网红旅拍打卡点7个,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