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石棉县农商银行圆满举行乡村振兴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此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既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和关键举措,也是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的生动实践,必将为我县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源泉活水”。
9月2日,石棉县乡村振兴局到草科乡、王岗坪乡、新民乡督导检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就衔接资金项目建设、增收“百日行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迎接后评估等工作进行了沟通交流,并实地察看了草科乡田湾河村农业产业道路改造提升项目建设施工情况。 县乡村振兴局就近期重点工作做出强调:一是统筹安排,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并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二是强化思想、落实责任,切实抓好脱贫户、监测对象增收“百日行动”工作,确保措施落地、工作到位。三是加强风险线索排查,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切实降低整村返贫致贫风险,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致贫。四是提前做好后评估准备工作,对入户资料、档案资料等提前收集整理,为下一步迎接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检查奠定坚实基础。
春节来临之际,为让困难残疾人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区乡村振兴局在大兴街道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访了高宝村困难残疾人,并为其送去毛毯、牛奶慰问物资,转达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并向其致以春节的祝福和问候。 1月17日上午九点,区乡村振兴局慰问组来到高宝村视力一级残疾人朱廷华、曾纪和家中,亲切地与残疾人交谈,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家庭生活情况,全面了解残疾人面临的实际困难,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鼓励他们要克服困难,树立信心,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叮嘱外出务必要注意安全,提醒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此次慰问活动的开展,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残疾人的真切关怀,让残疾人家庭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同时也呼吁更多的人关心关爱残疾人,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不断增强残疾人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7月28日上午,城厢镇以“现场观摩+工作会议”形式,组织开展乡村振兴特色点位拉练活动,围绕产业发展特色模式、人居环境经验做法等到周边5个村进行实地观摩拉练,看成效、学方法、找差距、促提升,并召开城厢镇2023年度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城厢镇党委书记、镇长杨涛,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彭继林,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杨晟,镇党委副书记晏述菠,副镇长苟荣,其他党政班子成员,各村支部书记、包村组长,镇相关站所负责人共计30余人参加。 与会人员先后来到城厢镇白石村、两岔村、马溪村、梅子村、龙尾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比一路议,每到一个拉练点,在听取相关负责人的介绍后,大家都深入交流了点位优势和需要再改进的地方,同时积极思考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新举措。 白石村蔬菜产业园区成立于2007年,种植面积1000余亩,主要以种植应季蔬菜销售为主,蔬菜远销甘孜、成都、重庆等地,带动周边农户100余户增收,吸纳就业人员200余人。盘活闲置资产,探索水库+稻渔养殖基地进行农旅结合,实现“一田两用,一水双收”,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增收。 两岔村积极申请中省财政资金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修建了集生产、种植、加工、仓储为一体的食用菌基地,推行“村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脱贫户、监测户、特困困难群众)”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食用菌种养优势,将种植范围辐射到城厢镇周边其他村,2023年计划生...
石棉县宰羊乡以代表小组的形式积极开展活动,图为乡人大代表陈启全(左)在对村民进行黄果柑冬管技术培训。全国人大代表毛珍芳积极推动“厕所革命”,在她的宣传和示范引领下,她所在的石棉县栗子坪乡公益村在全乡率先启动改厕,并带动栗子坪乡300余户彝族群众改厕;省、市人大代表张波,将代表履职与助农增收相结合,帮助合作社改造良种茶园500亩,合作社成员户均增收近6000元;天全县人大代表余正华示范带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他所在的村仅用半个多月时间,新栽李子330亩、茶叶154亩、金银花107亩;以高友贵为代表的名山区解放乡高岗村8名县乡人大代表深入走访村民,听取意见建议,帮助村“两委”出谋划策,大力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讲解,引导村民增强环保意识和法治意识,助推形成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高岗村模式”…… 强化服务 代表参与活动常态化为了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促进活动开展规范化、常态化,市人大常委会建成了市人大代表履职信息化服务平台,即“雅安人大手机APP”,为代表管理履职信息、提交代表建议、了解人大工作动态,搭建便捷的服务平台,并在“四个我”活动中,积极引导代表及时将参加“四个我”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和意见建议等内容上传至履职平台,形成代表助推乡村振兴“四个我”活动“一对一”台账。同时,各县(区)人大也将代表参与“四个我”活动与代表履职监督工作相结合,通过制定《人大代表述职评议办法》《人大代表履职监督...
5月8日,市乡村振兴局进行党史学习教育自学后,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赴雨城区望鱼镇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调研。 市乡村振兴局一行来到海子山项目接待中心,听取相关负责人关于项目开发的介绍,详细了解其整体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经营模式及项目后期规划等情况。 干部职工纷纷表示,此次调研拓宽了工作思路,要将此次调研成果融入到党史学习教育中去,把所学、所思、所悟化作干事创业动力,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我为乡村振兴做贡献”各项工作,推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7月26日,市乡村振兴局第二党支部为进一步加强党员同志的思想政治认识,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正确引导党员同志政治素养,增强队伍凝聚力,召开了党员集中谈心谈话会议。 会议采取党员依次发言结合集体探讨的方式,就近期思想动态、工作状况、生活状况、问题不足及意见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坦诚交流。通过谈心谈话,大家纷纷表示,感受到了党支部的深切关怀,拉进了党员彼此间的距离,进一步提高了党性修养,更加地坚定理想信念。谈及乡村振兴业务工作,大家各抒己见,为如何做好高质量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建言献策,充分激发了大家的干事热情。 会议还就近期拟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事项进行了安排布置。
市发改委遵循“1485”总体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决策部署工作,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由委领导带队多次赴县(区)对接编制雅安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项目库。 目前,雅安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项目库编制已完成初稿,规划项目2926个、总投资6958.59亿元,主要涉及农业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其中:现代农业产业提升项目589个,总投资1509.85亿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项目131个,总投资134.16亿元;幸福美丽新村及特色小镇建设项目539个,总投资1899.12亿元;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45个,总投资151.41亿元;绿美雅安生态环保项目185个,总投资621.44亿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项目712个,总投资1972.75亿元;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项目455个,总投资416.3亿元;脱贫攻坚战项目170个,总投资253.57亿元。 下一步,市发改委将继续加大与省发改委对接力度和对各县(区)发改局等部门的指导力度,对不具备建设条件的项目方案及时调整,对产业发展不明确、特色不突出的项目重新定位,对内容相似、建设内容相同的项目加以整合,严把项目入库质量关,为全面启动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
7月4日至5日,雅安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宁文率队到兴业乡督导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在听取了兴业乡防止返贫监测、脱贫群众增收、帮扶工作、衔接资金使用、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实地调研了柑子村“猪+粮+茶”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以及陈家、柑子20户农户,督导组充分肯定了兴业乡乡村振兴工作。 宁文强调:一是对防止返贫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及时纳入监测,对稳定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及时标注,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二是要聚焦重点工作,切实抓好动态监测帮扶、产业就业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工作,切实推动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三是要加强对各村的指导和督促工作,切实守好、巩固好、提升好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脱贫基础更加稳固。四是结合发现的问题,坚决整改到位,同时要举一反三,做好问题排查和整改落实,为今年年底的后评估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7月14日,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彭彬率队到兴业乡督导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等单位陪同督导。 督导组一行听取了兴业乡防止返贫监测、脱贫群众增收、帮扶工作、衔接资金项目实施进展等重点工作的推进情况汇报。实地调研了复兴村茶园管护情况,并随机抽取了陈家村、复兴村3户农户进行入户调查,详细了解了农户收入、支出、外出务工、医疗教育、饮水安全等情况,就农户遇到的难题给出了实质性的建议。 彭彬强调:一是乡级要落实专人负责防止返贫监测工作和项目实施工作,业务人员要加强学习,要学懂、用好政策,及时对接和解决农户遇到的现实问题。二是复兴村茶园管护存在不及时、不到位情况,要借鉴柑子村茶园成功的案例结合自身实际,赓即落实整改。三是迅速启动“兴业乡巩固脱贫成果项目工作计划”,聘请专业人员对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就业扶持补助进行综合评价,各村补助要统一标准,并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要求,严格项目实施,确保群众受益,收入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