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雪山村合作社,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首先要稳定发展第一产业。雪山村地处高半山地带,全面光照充足,土质肥沃,但因该村水源缺乏,为解决该村农户经济收入的困境,须强化以下“四个理念”:一是统筹理念,加快整合各类资源,推动产业全面发展;二是强化规划理念,加快构建区域特色的高山延季蔬菜水果产业,推动农村产业持续发展;三是强化市场理念,以市场需求引导农业生产,推进农村产业健康发展;四是强化人本理念,加快培养新型农民,推动农村产业稳步发展。 结合该村土质,地理气候水文条件,继续推广高山延季果蔬种植,果树以梅杨树为主,延季蔬菜以萝卜、莴笋、白菜等绿色食品为主,贯彻调优、创新和提高的方针,使之成为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短期效益的重点; 经专家人员考证,发现雪山村土壤富含硒元素,富硒土壤是开发出天然富硒农产品的先决条件,我们将计划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与开发;以“富硒农产品”为主要特色,在明确富硒土壤分布和富硒优势农作物品种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规划种植区域,打造规模化、产业化、高效益的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由合作社科学宣传推广,将这一特色产业转化成为经济效益。 同时优质发展第三产业,远期逐步建设以现在生态农业和可持续旅游业为主导的现代休闲旅游民俗度假村,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新江组新村聚居点”为核心,以传统川西民居为主要特色,村...
来源:芦山县政府办 时间:2014年04月18日 4月16日上午,由四川省政协组织的《芦山县乌木根雕产业重建发展规划》评审会在蓉召开。评审会由省政协副主席张雨东主持,省政协常务副主席晏永和出席会议并讲话,十届省政协副主席解洪、省发改委、经信委、省旅游局等单位相关同志参加会议,雅安市政协主席杨承一,雅安市副市长黄剑东,芦山县委常委、副县长王军参加了会议。4.20芦山地震后,为推动根雕产业科学重建,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受省政协和芦山县委托,编写了《芦山县乌木根雕产业重建发展规划》,该规划中提出了2014年-2014年力争打造乌木根雕产值百亿县,建设“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都”的宏伟目标。并从人才培养、市场培育、品牌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办法和措施。会上,专家评审组在听取汇报和论证的基础上,一致认为,《芦山县乌木根雕产业重建发展规划》系统分析谁了发展乌木根雕产业给芦山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科学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符合芦山重建发展总体要求和产业实际需要,对芦山未来15年内乌木根雕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一致同意通过《规划》的评审。同时评审组也针对规划中的不足提出了修改和补充意见。最后省政协副主席晏永和对参与《规划》编写的各位专家一年来的艰苦努力表示慰问,并对形成的成果表示祝贺。他说,省政协在“4?20”芦山地震抢险救灾阶段结束后,高度重视灾区重建工作,找准位置,发挥...
一是力争建设临湖特色旅游带。我乡地处汉源湖东畔,县城以东南20公里,湖岸线长达25公里,上游自湖中心,下游至大坝有得天独厚的湖畔优势。其中管山村营盘山位置可以360度观景,是天然的观景平台。管山村湖畔土地平整,宜发展汉源湖垂钓和特色湖畔旅游,结合彝家风味烧烤,发展特色旅游。管山村有黄果柑1200亩,葡萄200亩,宜发展季节性水果采摘体验。万工码头和管山码头共同发力,两村联合发展成大美美汉源休闲副中心。 二是力争建设乡村振兴及民族融合发展示范乡。我乡南山村、洛尔村以核桃、板栗、花椒为特色产业优势,突出彝族风情和地貌特征。南山村、洛尔村以彝族为主,占28%,适宜发展民族特色旅游,地势险峻陡峭,湖区峡湾风光观景天然区位优势,以民宿、民俗和野外轻度探险体验为特色推动南山村、洛尔村乡村深度体验游,打造民族融合发展示范乡。
针对如何抓好班子,带好党员队伍,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和建立规范的民主管理制度等几方面重点问题,全乡4个村都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制定了年度规划,年初报送乡党委,乡党委对重点工作按阶段组织督促检查验收,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脱贫攻坚是党和政府为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采取的重大战略措施。为确保爱国村如期实现“人脱贫、村摘帽、达四好、同奔康”工作目标,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和省、市、县扶贫开发总体部署,特制订《乐英乡爱国村脱贫攻坚规划》。 一、基本情况 爱国村位于乐英乡最东部,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东与雨城区八步乡向背,老君山尖峰环线交界,海拔1800米,南与幸福村、王家营村相连,西与安乐村接壤,北与姜家坝村相邻。辖内5个村民生产小组共236户,其中农业人口798人,非农业人口28人。全村海拔在680至1800米间,年最高温度33℃,最低温度2℃,年降水量约1500至1700毫米间,土地肥沃,目前主要以茶叶生产、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 全村现有茶叶面积1448.15亩,金银花面积300亩,油茶面积200亩,外出务工约150人,其中常年外出约100人,季节性务工约50人。现有生产土地面积2321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1445亩,其他生产面积876亩,田696亩,旱地180亩。原有林地2000亩。现有养猪户1户,年出栏20头。养羊户4户,其中1户年出栏50只,其他3户在发展中。养牛户1户,年出栏10头。现有基础设施起到社会效益的有村道3.6公里,组道3公里,产业通道2.5公里,林区道路1.5公里,入户道和生产道7.5公里,田间便道15公里。改造生产性用...
本报讯 日前,芦山县邀请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镇规划研究所专家编撰《芦山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为该县旅游业发展破题进行指导。近日,该县召开《芦山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初审会,进一步商议该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芦山县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是一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芦山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后,将有效指导该县旅游业发展。 王媚
4月16日上午,由四川省政协组织的《芦山县乌木根雕产业重建发展规划》评审会在蓉召开。评审会由省政协副主席张雨东主持,省政协常务副主席晏永和出席会议并讲话,十届省政协副主席解洪、省发改委、经信委、省旅游局等单位相关同志参加会议,雅安市政协主席杨承一,雅安市副市长黄剑东,芦山县委常委、副县长王军参加了会议。4.20芦山地震后,为推动根雕产业科学重建,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受省政协和芦山县委托,编写了《芦山县乌木根雕产业重建发展规划》,该规划中提出了2014年-2014年力争打造乌木根雕产值百亿县,建设“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都”的宏伟目标。并从人才培养、市场培育、品牌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办法和措施。会上,专家评审组在听取汇报和论证的基础上,一致认为,《芦山县乌木根雕产业重建发展规划》系统分析谁了发展乌木根雕产业给芦山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科学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符合芦山重建发展总体要求和产业实际需要,对芦山未来15年内乌木根雕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一致同意通过《规划》的评审。同时评审组也针对规划中的不足提出了修改和补充意见。最后省政协副主席晏永和对参与《规划》编写的各位专家一年来的艰苦努力表示慰问,并对形成的成果表示祝贺。他说,省政协在“4?20”芦山地震抢险救灾阶段结束后,高度重视灾区重建工作,找准位置,发挥人民政协优势,推动灾区加快重建步伐;《规划》符合...
11月3日下午,雅安市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总规划师郭猛、机关党委书记杨霞一行深入我局精准帮扶联系村——雨城区碧峰峡镇黄龙村进行实地走访和勘察。对各村组产业发展情况及“二程书院”建设规划,对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可利用资源等做了详细了解,并认真听取了村组干部及村民对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的意愿。为我局深入开展好精准帮扶工作、科学制定黄龙村发展规划奠定了基础。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 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全面建成小康田湾”为目标。 (二)工作思路: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移民和 脱贫攻 坚为重点,把提高全乡群众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生态旅游开发,促进农民增收,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面实现同步小康。 二、重点工作 发展目标:农村经济增长速度9%,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5000余元。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1、农业。充分利用现有耕地资源,积极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抓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名优特新农产品,扩大佛手柑、枇杷、中药材、蔬菜等的生产规模,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林业。增加林业科技投入,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开发森林产品和森林旅游项目,发展林业产业经济,提高林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到2020年开发商品林8000亩,建成干果产业化基地2个。在全乡范围内新发展核桃2000余亩,改良原有核桃3000余亩。 3、畜牧业。以规模化、产业化为目标,依靠科技,调整结构,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新发展草科鸡24000 只 、牛360头、猪1000头、羊1500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