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宇龙)近日,四川雅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茶集团)召开2025年企业标准及实物标准样评审专家会,旨在推动茶产业标准化进程,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此次评审会邀请到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云、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杜晓、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原秘书长陈书谦、雅安市茶叶学会茶叶专家邓健、四川省贸易学校评茶大师王自琴、雅安市茶叶学会秘书长郭磊、名山正大茶叶有限公司制茶大师李启斌,共同组成评审专家组。评审会上,雅茶集团技术团队对企业标准制定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专家组对实物标准样进行品鉴,从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多个维度进行专业品评。同时,围绕标准的合规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对企业标准文本及实物标准样展开系统性评审,为雅茶集团打造科学规范、具有可复制性的行业标杆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支持。自2023年3月起,雅茶集团启动企业标准制定工作,始终遵循“科学、严谨、实用”的原则。针对绿茶、黑茶、红茶、黄茶、花茶、白茶六大茶类,全面梳理了原料选择、工艺规范、品质指标、检测方法等关键环节。在此过程中,同步研制实物标准样,实现了“文字标准”与“实物标样”相互印证,为茶叶生产、加工、审评提供了直观且明确的参照依据。过去,茶叶生产多“凭经验”,如今雅茶集团转向“依标准”发展,将标准化作为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未来,雅茶集团计划继续联合行业各方力量,秉持“以标准筑基、铸品牌之魂、拓市场...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五一”小长假期间,大型纪录片《茶界中国》来到我市,对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进行了拍摄,向世人分享“这片叶子”的传奇故事。《茶界中国》是由江苏卫视和北京天润农影像联合出品,由央视纪录频道拍摄团队制作的大型纪录片,旨在通过对全国各大茶叶产地自然生态、产业发展和人物故事的挖掘,向观众展示青山绿水下全国各类茶叶最真实的面貌,还原数千年来茶叶和人类相伴而行、彼此影响的历程。眼下正是茶叶鲜叶大规模上市的时候,从鲜叶采摘到干茶制作,从蒙顶山茶的清香鲜爽到雅安藏茶的醇厚浓香,以及制茶人匠心独运对茶叶品质的追求,都被摄制组记录进镜头。《茶界中国》计划于今年7月在江苏卫视首播,并在央视纪录频道、网络视频平台全网播出。届时,观众可从另一个视角感知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的历史和现状。记者 李春蓉
在如同噩梦的5月12日,雨城区众多茶企的厂房和产品原料(包括鲜叶和干茶)均不同程度受损,造成企业临时停产,鲜茶叶的收购也受到影响。雨城区农业局在地震之后,立即安排技术人员前往茶叶生产重点乡镇和重点加工企业,对受损情况进行统计上报,并根据实际情况协助企业开展生产自救。 积极协调 协助企业恢复生产 在这次地震中,我市震感强烈,雨城区大部分茶叶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厂房房瓦掉落、墙体开裂、车间和库房漏雨、成品干茶被浸变质、加工设备受损等灾害。 为了使茶叶行业尽早恢复生产,在雨城区农业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从12日当晚开始,许多受灾的茶叶生产企业便开始组织自救:对厂房进行修缮和加固,重新修砌垮墙,检修生产机具,烘干、翻晒可以再利用的干茶。经过三天抢修,目前,雨城区有16家受损茶叶企业已恢复正常生产。 但新的问题很快出现了:因为地震造成煤炭短缺,茶企无处购买生产用煤,许多企业濒临停产。一旦茶企停产,茶农又将承受无人收茶的惨重损失。在这种情况下,雨城区农业局紧急上报雨城区委、区政府,及时与煤矿企业协调购买存煤,解决茶叶企业加工用煤紧缺问题,以确保茶厂不停产,茶农不受损失。 排忧解难 帮助茶农抗震自救 茶企停产三天,无法收购鲜叶,为广大茶农带来了大量鲜叶滞留树上,品质急剧下滑的局面。如果再不及时下树,除春茶外,下一季的茶叶生产也将受到影响,给广大茶农带来更大损失。 合江镇是雨城...
“扬子江心水,蒙顶山上茶”千古流传,“茶祖故里,世界茶源”声名远扬。 中国有文字记载植茶始祖吴理真的故乡——名山区,地处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生态阶梯,位于北纬30°、东经103°,幅员面积614平方公里,人口27万,茶园面积30余万亩。 名山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名山属中纬度内陆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49%,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水质量达国家二类标准,被誉为“绿色世界”、“天然氧吧”、“生态乐园”。 名山是独具茶乡风韵的最佳旅游休闲度假地,是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境内有世界茶人顶礼膜拜的茶文化圣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蒙顶山;有烟波浩渺、白鹭翔集的百丈湖;有翠柳依依、碧波荡漾的清漪湖;有酷似桂林山水的双龙峡,有碧绿拥翠的国家级万亩观光茶园;有新石器遗址、大禹治水遗迹、禅林宝刹、摩岩雕刻、宋代茶马司、世界茶史博物馆、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等人文景观70余处。 身临名山,或登山品茗,或临湖问橹,或入林听泉,或寻古访幽,觅自然天趣,如入仙境,令人流连忘返。
2月23日,雅茶集团下属兴雅建工党支部与党建结对共建单位——雨城区青江街道石马社区居委会共同开展了“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邀请了石马社区25位寿辰在本季度的耄耋老人欢聚一堂,共庆佳节,共祝生辰。活动现场,支部党员纷纷动手为老人们制作元宵,将煮好的元宵送到现场每一位长者的手中,大家唱响生日祝福歌,品尝蛋糕与元宵,分享喜乐与温暖,现场气氛融洽温馨。活动还对石马社区困难群众进行了节日慰问,并送上了慰问品。 此次活动弘扬了爱老敬老、友爱互助的良好社会风气,提升了社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营造了温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让社区老人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让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老有所安成为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照。
手工制茶工人正在制作手工茶 提起雅安手工茶,其辉煌历史和品质,令人肃然起敬。 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到50年),吴理真在蒙顶山上种下了七株茶树。由此,蒙顶山成为我国有文字记载的人工种茶和手工制茶最早的地方。 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手工茶,造就了“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的美名,“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巨大功效,则成就了雅安手工藏茶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和巨大的商业价值。 蒙顶山茶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造就蒙顶山茶的美名,却是近2000年来不间断传承的手工制茶工艺。蒙顶山茶区手工茶制作工艺源远流长,茶祖吴理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手工制茶的人,其制茶工艺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和演绎,蒙顶甘露、蒙顶黄芽、蒙顶石花,一直以来都被称之为茶中圣品,自唐朝起就被列为“贡茶”,品质优异,人人皆知。 手工藏茶是雅安另一朵奇葩。延续1300多年的手工藏茶工艺,更彰显出雅安手工茶的神奇。藏茶制作工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制茶工艺,除传统手工藏茶外,藏茶汉饮工艺却是藏茶工艺的一大进步,使雅安手工茶的制作工艺向前跨了一大步,藏茶的价值被更多的人接受。藏茶也是黑茶的杰出代表,因此,藏茶是名副其实的黑茶之圣品。 因为手工制作,不可能大批量生产,所以每一个细节都会投入了制造者的无限情感,从而显得更为珍贵。由于手工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崇高的地位,特别是现代工业社会对茶...
近日,市委副书记、雅安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吉祥赴雅茶集团,宣讲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调研雅茶产业发展。他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全会部署要求,进一步坚定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创新营销模式,不断扩大和提升雅茶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雅茶市场占有率,全力推动雅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刘吉祥先后前往雅茶集团藏茶生产厂、凤鸣省级科普示范基地项目二期、西秀江河汇雅茶生活空间项目、天润农业店铺,走进生产车间,深入项目建设现场,详细了解茶叶生产、品牌宣推、项目建设及运营、店铺销售等情况。刘吉祥强调,雅茶集团肩负着“做响雅茶品牌,振兴雅茶产业”的重要使命。一是要聚焦主责主业,以做优品质、做响品牌、做强产业为引领,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持续推动雅茶产业发展壮大。二是要立足实际、认真谋划、做出特色,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全面提升雅茶品牌市场竞争力。三是要切实发挥乡村振兴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丰富产业业态、拓展产业功能,进一步彰显特色、集聚人气,全力将示范基地打造成为农旅融合的示范标杆。四是要积极推动天润农业五雅产品线下门店和线上商城融合发展,以“雅茶”带动“五雅”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五是要做好西秀江河汇雅茶生活空间项目运营规划,推广展示雅茶品牌产品,输出雅茶文化。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宋洪虎...
人间最美四月天。位于名山区中峰乡的牛碾坪茶园,春色正浓。 放眼望去,大山绵延,满山茶树。茶壶喷泉、茶椅茶桌、茶农故事、茶香庭院、茶旅观光等景观相互衬托,向人们诉说着这里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在绿意盎然的生态茶园中,16顶白色帐篷与自然融为一体,落地玻璃窗的设计,让游客白天360度赏茶园美景,夜晚观满天繁星。每逢周末和节假日,牛碾坪的帐篷酒店便供不应求。游客除了可以体验采茶、制茶、品茶、购茶等一条龙项目,还可以在艺术空间跟随大师学习木作,亲手制作木质茶勺等用品,在黑砂手工作坊感受黑砂魅力。 这就是转变——从观光打卡游到休闲度假游,而茶旅融合的产业新格局就是其关键。牛碾坪藏在青山中,只有让游客深度参与其中,才能品味感知其魅力。雨城区合江丝茶小镇游人如织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郝立艺摄 顶层设计强指导 “今日豆花鱼售罄,晚餐可选择茶园鸡。”近日,总能在名山区万古乡返乡创业者杨溪的朋友圈见到类似的公告。杨溪的民宿生意很好,从而反映出近段时间万古乡旅游行业的兴旺。 依托茶乡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民宿和餐饮,杨溪成为万古乡茶旅融合发展的实践者、见证者。 早在2016年,名山区就立足实际,全面完善了蒙顶山茶产业发展和茶旅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强力推进蒙顶山茶产业发展和茶旅融合发展迈向新水平。经过2年多的实践证明,这条发展之路有成果、有经验、有空间。 “茶旅融合发展是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