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在副组长、省监察厅副厅长王景同志的带领下对我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情况和水利工程资金项目进行了监督检查。检查组在听取了市政府的汇报后,采取抽查的形式,冒着酷暑深入汉源、荥经、雨城、名山4个县区,对在建、已建水利工程项目、资金、工程质量进行了现场监督检查。检查组认为:雅安市政府有关部门,在贯彻中央、省委两个文件中高度重视,贯彻执行有力度,认识好、行动快、思路清、责任明、力度大、工作实,开局好。要求雅安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一是要树立廉洁办水利的理念,又好又快地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保证资金安全、项目安全、干部安全,真正做到项目建好、干部不倒、群众说好;二是要延伸灾后恢复重建经验,把廉洁办水利贯彻落实到水利建设的具体工作中,落实到水利建设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要把程序走好、把资金管好、把质量搞好;三是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廉洁办水利的理念落到实处。(审签领导:卢本昌)
雅安市文化中心作为“4.20”灾后重建重大民生工程之一,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限期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为保障该文化中心能如期完成整体验收,4月13日,雅安市特检所积极跟进该项目电梯安装进度,开辟绿色通道,组织精干力量优先安排检验验收文化中心新安装的6台电梯。 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按照规程严格审查电梯技术资料和相关人员资质、施工方案等对电梯进行了抱闸试验、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空载曳引能力试验,并对井道、机房、层门、轿厢与对重、悬挂装置、补偿装置、导轨、驱动主机、故障防护、安全装置等进行了检验验收。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与电梯安装单位和业主方进行了沟通,并现场督促安装单位立即整改,保障了电梯的安全、正常运行,赢得业主方的好评。
今年,我市四个汶川地震国定重灾县将实施(汉源、石棉、芦山、宝兴)重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动态调整项目31个,已完成前期勘查及施工图设计,31个项目工程预算资金6590.49万元,在四国重县重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结余资金中列支。我市雨城区、名山县、荥经县已争取到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治理项目资金910万元。(审签领导:程德新)
汉源县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西南部,地处成都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经济区的 交汇 处,拥有作为国家水电基地的充足水电资源、充满地域特色的农产品资源,以及川滇黔成矿带丰富的矿产资源。随着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之一的瀑布沟水电站在汉源县的建设,为了满足库区淹没企业迁建集聚和增加库区移民就业需求,2006年成立四川汉源工业园区,于2012年获批省级工业园区,以有色金属、化工、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产业的集中区、吸引投资的集聚区、创新发展的先导区、循环经济的示范区。园区荣获“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利用示范基地”“省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省级小 型 微 型 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省级绿色园区”“四川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等称号,纳入四川省水气土协同预警系统试点园区,被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授予“四川省循环经济典 型 案例”。
12月14日,雨城区召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雨城发展振兴提供坚强保证研究》课题调研座谈会,会议听取了各课题调研参与单位工作思考,副市长、区委书记、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衡彤主持会议并讲话。座谈会上,区委办、区纪委监察局、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党校、区教育局、区卫计局、青江街道、姚桥新区、草坝镇等参与单位围绕课题调研,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在会上发言。衡彤强调,要抓好课题研究成果运用,转化为推动雨城发展振兴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努力把全区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好,加快建设“美丽雨城、生态强区”。衡彤要求,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穿到全区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找准着力重点、细化工作举措;要突出生态文明、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探讨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推进实施百亿产业工业计划、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要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抓好脱贫攻坚,抓好雨城教育质量振兴发展,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抓实政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建引领振兴发展,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完善党内监督,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区领导林良军、张燕、彭强、张胜利,课题调研参与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权力类型 行政处罚 权力项目名称 对施工单位未按照规定编制并审核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处罚 责任事项 1.立案责任:发现施工单位未按照规定编制并审核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处的予以审查,决定是否立案。 2.调查责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对立案的案件,指定专人负责,及时组织调查取证,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调查时应出示证件,允许当事人辩解。 3.审查责任:审理案件调查报告,对案件违法事实、证据、调查取证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理由等方面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 4.告知责任: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制作《行政处罚告知书》送达当事人,符合听证规定的,制作并送达《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 5.决定责任: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行政处罚告知、当事人陈述申辩或者听证情况等内容。 6.送达责任:按法律规定的方式和期限,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7.执行责任:依照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执行。 8.其他责任: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 追责情形 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四川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四川省行政...
报告对党的建设方面,在以往党代会的基础之上,又有了一种新的自觉,就是更加自觉地认识到了我们政党的性质、政党的主旨,这也就是为什么总书记在报告里面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就是一定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宗旨。我们要有群众观点,所以特别强调十八大以后要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的学习教育活动,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认识提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这种新自觉体现在对中国共产党的本质上、体现在对政党建设的制度化方面。
12月14日,雨城区召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雨城发展振兴提供坚强保证研究》课题调研座谈会,会议听取了各课题调研参与单位工作思考,副市长、区委书记、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衡彤主持会议并讲话。座谈会上,区委办、区纪委监察局、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党校、区教育局、区卫计局、青江街道、姚桥新区、草坝镇等参与单位围绕课题调研,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在会上发言。衡彤强调,要抓好课题研究成果运用,转化为推动雨城发展振兴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努力把全区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好,加快建设“美丽雨城、生态强区”。衡彤要求,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穿到全区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找准着力重点、细化工作举措;要突出生态文明、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探讨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推进实施百亿产业工业计划、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要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抓好脱贫攻坚,抓好雨城教育质量振兴发展,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抓实政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建引领振兴发展,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完善党内监督,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区领导林良军、张燕、彭强、张胜利,课题调研参与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权力 类 型 行政处罚 权力 项目名称 对施工单位未按照规定编制并审核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处罚 责任事项 1.立案责任:发现施工单位未按照规定编制并审核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处的予以审查,决定是否立案。 2.调查责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对立案的案件,指定专人负责,及时组织调查取证,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调查时应出示证件,允许当事人辩解。 3.审查责任:审理案件调查报告,对案件违法事实、证据、调查取证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理由等方面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 4.告知责任: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制作《行政处罚告知书》送达当事人,符合听证规定的,制作并送达《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 5.决定责任: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行政处罚告知、当事人陈述申辩或者听证情况等内容。 6.送达责任:按法律规定的方式和期限,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7.执行责任:依照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执行。 8.其他责任: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 追责情形 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的行 政机关 及其 工作人员,依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 监察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 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 行政强制法》、《行 政机关 公务员处分条例》、《四...
汉源县富林镇第一、第四小学聚焦“双减”课堂推进,从教师培训、教学教研、名师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入手,着力打造“成长+”课堂,全面构建教师成长新路径,助力教师“加速”成长。 一是打造“启智”工程,提升专业素养。科学规划教师培训工作,搭建实效、有效、高效培训平台,打造“启智”工程,擘画教师成长蓝图。立足学校育人理念,精心谋划“双减”背景下的教师一日常规,有计划的开展教研教学系列活动,助力师生成长、构建高效课堂。结合工作实际,回归课堂,回归教学,构建契合学生的课堂,为新学期教师培养,提升专业素养指明 方向。 二是实施“培育”工程,助推教师成长。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实施“培育”工程,充分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开展“青蓝”师徒结队仪式,打通青年教师成长“快速路”。每学年举办一次拜师活动,采取自愿报名、自主选择、学校推荐的 形式 ,为每一位青年教师分配一名“师傅”,常态化深入推进“传帮带”的优良作风。 三是巩固“质保”工程,延伸成长路径。高度重视课堂管理工作,坚持规范办学常态化管理,严格按照要求开全开齐课程,结合学校实际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引领教师自主研究、主动学习,通过教师分学科、分年级集体备课,深入讨论,结合实际 制定 详实有效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确保教学工作集约化、简约化和高效化,为教师减负提供强 有力 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四是建设“名师”工程,引领智慧成长。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