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日,雅安市人民政府印发了《雅安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背景《规划》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及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更好地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促进残疾人融合发展,为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编制过程2021年4月,雅安市残疾人联合会和雅安市民政局会同其他27个雅安市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启动规划编制工作。2022年3月形成征求意见稿,两次征求雅安市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县(区)政府残工委意见建议,并经衔接《四川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雅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其他涉残专规,2022年3-5月开展了网上公开收集社会公众意见、专家咨询论证、合法性审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市政府专题会研究,形成《规划(送审稿)》。2022年7月28日经雅安市人民政府常务会审定,2022年8月1日正式印发。主要内容《规划》共分四个部分,全文约1.75万字。主要内容包括规划背景、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实施机制。第一部分简要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我市残疾人事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分析“十四五”期间我市残疾人事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编制专项规划依据。第二部分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攻坚期,也是我县依靠科技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石棉的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与创新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引领作用,根据石棉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科技工作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科技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县紧紧围绕“工业强县,产业富民,环境创优,民生改善”发展战略,以科技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以科技项目为核心、以科技服务为抓手,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健全科技创新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事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到2015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2011和2013年,石棉县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 (一)科技创新体系日臻完善 截至2015年底,全县发展规模以上企业39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家,创新型培育企业10家,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省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1家,市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3家; 1家企业通过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1家企业通过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3家研发机构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建立石棉县科技创新服务网站1个。 (二)科技项目引领带动作用持续增强 组织实施了石棉县重点科技计划项目,重点支持工业、农业、社会事...
为加快我市生猪屠宰行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保证猪肉品质量安全和有效供给,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按照《四川省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我市当前生猪生产实际,市农业农村局于2024年1月17日印发了《雅安市贯彻落实〈四川省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推动生猪屠宰行业高质量发展。《方案》明确了我市将以“优化布局、集中屠宰、提质升级、规范经营、延伸链条、冷鲜上市”为方向,按照“设施标准化、生产规范化、流通冷链化、排污专业化、处理无害化、监管数字化”的总体思路,围绕“科学设置、控制总量,严格标准、提质升级,保护环境、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开展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审核清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屠宰行业布局调整、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冷链配送一体化发展,延伸生猪屠宰产业链条,提高生猪屠宰行业标准化、品牌化、冷链化经营,完善屠宰行业监管机制,推进信息化、可视化、智能化全链条监管,提升猪肉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优质肉产品的消费需求。通过贯彻落实《四川省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我市将进一步做好严格把好准入关口、持续压减企业数量、大力推行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行业监督管理五个方面重点任务,加快清理不符合设置规定、“三证”不齐全的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初步建立猪肉现代加工流通体系,屠宰环节猪肉质量安全风险监...
本报讯 为加快我市生猪屠宰行业转型升级,保证猪肉产品质量安全和有效供给,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按照《四川省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我市当前生猪生产实际,市农业农村局于2024年1月17日印发了《雅安市贯彻落实〈四川省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推动全市生猪屠宰行业高质量发展。《方案》明确了我市将以“优化布局、集中屠宰、提质升级、规范经营、延伸链条、冷鲜上市”为方向,按照“设施标准化、生产规范化、流通冷链化、排污专业化、处理无害化、监管数字化”的总体思路,围绕“科学设置、控制总量,严格标准、提质升级,保护环境、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开展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审核清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屠宰行业布局调整、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冷链配送一体化发展,延伸生猪屠宰产业链条,提高生猪屠宰行业标准化、品牌化、冷链化经营,完善屠宰行业监管机制,推进信息化、可视化、智能化全链条监管,提升猪肉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优质肉产品的消费需求。通过贯彻落实《四川省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我市将进一步做好严格把好准入关口、持续压减企业数量、大力推行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行业监督管理五个方面重点任务,加快清理不符合设置规定、“三证”不齐全的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初步建立猪肉现代加工流通体系,将屠宰环节猪肉质量安全...
“十二五”时期雅安文化发展总体目标: 全力实施“1245”文化发展战略,即围绕打造“熊猫首都(中国雅安国际熊猫生态文化城)”,全面建立一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打造两个文化产业园,积极构建四大平台,全面培育五大特色文化产业,争取形成国家和平发展形象的国际展示基地,在雅安全域范围内全面构建“熊猫首都(中国雅安国际熊猫生态文化城)”框架。 《规划》确定文化发展的三个基本目标: ●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集中树立雅安熊猫生态文化公共服务品牌; ●基本形成雅安熊猫生态文化产业体系框架,全力扶持培育雅安文化产业向支柱性产业发展; ●基本健全雅安熊猫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支撑体制机制。 本报讯 近日,我市正式出台《雅安市“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建立一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规划》指出,“熊猫首都(中国雅安国际熊猫生态文化城)”的核心区是雅安市区规划范围和“两个园区”的中心区域(即主城区、蒙顶山景区、碧峰峡至上里整个区域)。 《规划》强调,要重视构建突出的熊猫生态文化城市形象符号、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优质的文化教育服务、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全面融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城市消费功能;更要特别重视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意和创新活力,逐步加强以文化创意为核心增长要素的数字影视、现代传媒、文化会展等新兴业态和地方特色文化的产业集聚。 《规划》指出,全面完善四级公共文化...
本报讯5月25日,雅安市实施《四川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7—2025年)》工作联席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暨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和《四川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7—2025年)》实施工作联席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暨工作推进会精神,总结2021年工作情况,审议相关文件,交流工作经验,研究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会议指出,市委高度重视青年工作,把青年工作和青年事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去年以来,各县(区)、各部门紧紧围绕就业、婚恋、住房、教育、健康等青年关注的重点领域,出台了系列服务青年的新政策、新举措,构建了纵横交织、相互协调配合的政策体系,谋划实施了“青创计划”“诚长计划”“行动计划”“蜀青创业贷”等青年创业就业项目,党管青年原则得到了全面落实,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得到了全面贯彻,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市在全省“青年发展规划实施”考核中位列第一方阵。会议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青年工作的使命感,进一步找准服务青年发展的落脚点,进一步增强推进规划落实的主动性;要聚焦工作重点,推动青年发展规划各项部署要求落地见效,全面完成2022年的目标任务,持续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聚焦问题精准改进服务青年工作,引导青年积极投身...
一、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 1986年公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提出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2011年所有省(区、市)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我国用25年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矛盾依然突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各级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出台的政策性文件 1.国务院:2012年9月,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 2.教育部:2012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教督〔2012〕3号)。 3.省政府:2012年10月,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下发《四川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川办函[2012]...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23日,我市召开征求《雅安市进藏物资集散地发展规划》意见座谈会,各参会单位结合实际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完善规划意见稿,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各县(区)、飞地园区(经开区)商务主管部门、市级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市委常委、副市长葛书院出席座谈会。会上,规划项目负责人、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博士陈冬冬,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2016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成都平原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雅安的发展定位为“进藏物资集散地、川西区域性中心城市、特色产业基地、交通枢纽以及国际生态旅游城市”。随后,我市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成都平原经济区稳增长工作座谈会,确定了围绕“进藏物资集散地”定位,做好规划编制,依托川藏线特殊位置,建设一批综合性物流中心的工作目标。经过前期准备工作,2017年3月,市商务和粮食局与规划单位等共同制定了规划文本,并先后对规划文本进行了10余次修改完善,并于6月上旬正式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在这次座谈会召开前,该意见稿还征求了各县(区)政府、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和市级有关部门的修改意见,并根据各单位反馈的修改意见再次对规划进行了修改完善。记者 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