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叶团体标准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中茶协团标委)成立大会在浙江省松阳县召开。会议确定了中茶协中茶协团标委委员单位及专家团队,审议并通过了工作条例,并现场投票选举出第一届组织机构。国家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入选委员单位,中心学术技术带头人魏晓惠入选专家团队成员 中茶协团标委的成立,旨在以协调团标工作、服务行业为宗旨,搭建行业内团体标准化工作的沟通交流平台,积聚行业优势资源,发挥行业合力,推动团体标准工作的科学有效发展,同时协同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做好标准相关工作,创建和谐健康的行业标准化发展环境。 国家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成功入选委员单位、学术技术带头人入选专家团队成员必将进一步提升中心在业内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为雅茶、川茶产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12月21日,雅安国资国企大讲堂之首堂讲座《一片树叶——茶》在雅茶集团藏茶厂举行,市委常委、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吴宏,市国资委领导班子,各市属监管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参加讲座。 本次讲座邀请了雨城区四级调研员冷燕进行授课,课堂上,冷燕以《一片树叶——茶》为题讲授了茶文化和茶知识,并从“茶饮的渊源、茶的分类、茶艺知识、蒙顶甘露的实操”四个不同的维度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对茶的独特见解和茶的无穷魅力。 授课后,吴宏表示,希望国资国企主要负责人要深刻理解工作与生活中的“三懂三要”,即懂工作要懂专业、懂工作要懂生活、懂工作要会生活,既注重工作的成就感,也要保持生活的仪式感。 吴宏强调,雅茶集团要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振兴雅茶产业、做响雅茶品牌”的战略部署,围绕“四个注重”为雅茶产业发展贡献国企力量和担当。一是注重品质稳定,专心致志,做品质稳定的好茶;二是注重口味特色,深究细研,做口味独特的雅茶。三是注重文化传播,凝魂聚力,讲好雅茶品牌故事;四是注重产品属性,整合资源,提升雅茶品牌附加值。
近日,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新华社上海分社、经济参考报主办的2024中国茶品牌建设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论坛上正式发布了“2024中国茶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TOP50”系列调查成果,雅安市“蒙顶山茶”、“雅安藏茶(雅安南路边茶)”、“雅茶”三大品牌入选。雅安市两大区域公用品牌“蒙顶山茶”、“雅安藏茶(雅安南路边茶)”登榜2024中国茶区域公用区域品牌TOP50,其中“蒙顶山茶”以品牌价值51.75亿元位居第10名,“雅安藏茶(雅安南路边茶)”以品牌价值38.06亿元位居第40名。雅茶集团企业主品牌“雅茶”以16.08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2024中国茶企业品牌价值榜单第 52名,在四川参与评估的茶企中位列第3名。雅茶集团自2022年11月揭牌成立以来,肩负着“做响雅茶品牌,振兴茶产业”的使命,以“做标准、做品牌、做市场”为抓手,聚焦“一黑一绿”,通过南下、北上、东进、西拓,先后前往欧洲、香港、北京、上海、西藏、新疆、重庆、深圳、海南等地开展品牌宣传活动,以行业黑马之势,呈现出川茶冲锋姿态,让“雅茶”之名越来越响,市场效益越来越高。
为推动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建设,加强川藏两地对接交流、协同创新,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加快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合力促进川藏两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雅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古劲带队前往西藏自治区开展“雅茶中国行·走进西藏”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分为雅茶中国行之“走进林芝、走进拉萨、走进昌都”三部分。5月15-16日,雅茶中国行·西藏,首站林芝,雅茶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松率队与西藏林芝易贡珠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峰农业)进行了茶叶方面的深度交流洽谈;双方就品牌的历史、茶园管理、经营业态、茶产品体系、市场渠道、市场拓展、品牌宣推、文化赋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最后,双方形成共识达成了多维度的深度合作,珠峰农业易贡茶场利用在西藏的地域优势、品牌底蕴、高山红茶的先天种植优势,雅茶集团发挥在生产技术、设备研发、藏茶生产、全国市场拓展等方面优势。双方进行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合作共赢,共促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雅茶集团抢抓建设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的重大历史机遇,以“重点加强特色产业协作”为引擎,以雅茶生产、销售为重点,推动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建设,先后深入藏区参加川藏农业交流合作暨雅茶西藏行、雅安藏茶进西藏机关、健康茶产销对接座谈会等活动,积极开拓西藏市场,持续提升雅茶知名度和美誉度。
5月29日,雅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组织全局科级以上领导干部40余人来到位于名山区的蒙顶山茶史博物馆进行参观。博物馆突出蒙顶山为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明发祥地、世界茶文化圣山的历史地位,全面阐释中华茶文化的历史源流,折射出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博物馆内存列着有关蒙顶茶的文献、诗词、标本和茶具,记载蒙顶山茶的碑碣,是让大家了解了雅茶的历史,“故宫贡茶回蒙顶山”的展览更是让大家看到了雅茶独特的魅力。同时,作为市级廉洁文化基地,参观过程中通过讲解员将茶史与“以茶养廉”“在茶馆联系群众”等廉洁小故事相串联,让参观人员不仅加深了雅安茶文化的了解,更警醒大家要紧绷廉政之弦,常怀律己之心,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不断提升党性修养,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守住廉洁底线。
名山区中峰乡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游人在观景台品茗观景 “五一”小长假期间,名山区中峰乡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迎来旅游高峰,每天接待游客量达到2万人次。 众多游客在万亩观光茶园参观游览,也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众多商机。很多老百姓开起茶家乐等,走上茶旅融合发展的致富路。 茶园景观 游客乐游 5月2日,天气晴朗。中峰乡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鲜花盛开、茶香四溢。 一畦畦茶园紧密相连,与远山相接。茶园层峦叠嶂,一个山头接着一个山头。茶园内木质游道和茶亭,更是为茶园增添亮色。 茶园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停车场停满了车,观光茶园的游道上人山人海。 茶园的人行道上,三三两两的游人不停地拍着照。累了,游客可以选择乘坐观光车欣赏茶园风光。 “从4月30日至5月2日,连续三天,观光茶园的游客每天都上了2万人次。”蒙顶山茶业公司总经理周先文介绍,5月1日是茶园观光旅游最火爆的时间,“有3万余人次到此游玩,单我们的观光车辆就接待了3000余人次。” 在景区接待中心外的游乐场上,众多小孩在家长的陪同下高兴地玩着。 “这里太漂亮了。”来自内江的魏伦在茶亭里为妻子拍摄照片,“在这里既可以欣赏茶园美景,还可以喝茶,还可以和家人一起体验采摘乐趣。”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名山区立足景区茶区一体化,启动以中峰乡牛碾坪为核心的国家茶叶公园建设;依托牛碾坪良好的茶产业基础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以“茶”...
9月20日至23日,第十届四川农业博览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本届农博会以“博天府粮仓之富集·览四海农业之精华”为主题。在这场农业与文化的盛宴中,四川雅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茶集团”)在1号展览馆展示了多样化的产品线及雅安特色农产品,包括高端绿茶、黄茶、雅安藏茶、新品原叶茶饮料——“炽小茶”等各类茶叶产品,以及雅果、雅竹、雅鱼、雅药等农产品。展区产品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展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参展商和观众的关注。本届农博会上,雅茶集团通过茶艺表演和茶文化体验活动,让参观者深入了解了雅安茶文化的深厚底蕴。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表演环节,由专业的蒙山茶制作技艺匠人现场演示制作过程,炒制过程中茶香四溢,吸引了诸多观众驻足欣赏、品鉴,并亲身参与,切身体验炒茶和制茶的乐趣,充分领略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此次参展,不仅是雅茶集团向公众全方位展示其独特品牌形象与卓越产品品质的璀璨舞台,更是一个与合作伙伴、消费者深度交流、共谋发展的宝贵平台。在这一场农业与文化的盛宴中,雅茶集团以开放的姿态,诚邀各界朋友共襄盛举,共同探索茶文化的无限可能。未来,雅茶集团将继续坚守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致力于茶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深度发展,为四川乃至全国的茶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强劲的动力,推动茶文化的繁荣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近日,“雅茶中国行·相约北京”雅茶推介会在北京成功举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邓朝金、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姚静波出席活动并致辞。本次活动由雅安市农业农村局及四川雅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旨在深入贯彻“三茶统筹”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雅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茶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媒体记者等共100余人齐聚一堂,共赏雅安好茶。 邓朝金介绍,雅安地处四川省地理几何中心,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素有“康藏门户”“川西咽喉”之称。雅安生态环境优良、区位优势独特、历史文化悠久,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明发祥地。 姚静波表示,为推动雅安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雅安市应当充分利用环境及资源优势,进一步擦亮雅茶文化、大熊猫文化两大IP,打响“安逸走四川·熊猫看雅安”文旅品牌,逐步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共融的发展新格局。同时,还应丰富产品线,注重科技创新应用,紧跟市场需求,加大茶叶深加工产品及新式茶饮的研发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助力雅茶集团等本土龙头茶企做大做强,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茶企推介环节,四川雅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四家雅安茶企代表上台推介,展示了各自企业的优质茶叶产品和品牌特色。茶企代表纷纷表示,将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为雅...
1939年,工人在“板凳坡”上加工揉制茶叶 孙明经 摄四川边茶的制作四川边茶的采茶时节一般是在春耕过后,茶农用特制的小刀将嫩干嫩枝带叶子全部砍下来,带回家里晒干后堆放在屋里,等候茶厂来收购。茶厂购茶称之为“踩茶”——因为购装茶叶时是用麻袋来盛,要用脚一层一层踩实,每袋一两百斤。茶商把茶收购进厂后,堆放在四面通风的仓房里,随时进行翻晒。茶叶晒干后就进行分级,去掉杂物,按级别质量分堆;然后将茶叶连枝干带叶用铡刀铡成半寸以内的短节,再将铡好的茶拌上一层熬好的糯米浆,粗茶多上,砖茶不上,金玉少上;然后将茶上“炕”——烘焙茶叶的“炕”是一圆锥体的灶,用石头砌成,在灶内用柴火加热,灶外铺撒茶叶烘焙,再将烘焙好的茶叶,按一定重量(粗茶五斤,金玉四斤,砖茶一斤)用细麻袋盛装,放到大木桶甑里蒸,蒸好的茶叶要趁热连麻袋一起甩到顺墙摆放的有一定坡度的“板凳坡”上,由人上去来回上下踩踏,一直到将茶叶踩绒为止;最后才是舂包、倒包——按茶包的大小尺寸用木头做一个可以拆卸的长方盒子,内放篾篼,再把已经上过板凳坡踩踏又回甑蒸热的一甑茶倒在盒里,用一块木制的舂板将茶冲压成块,此为一甑,四甑为一包,拆盒后就可以连篾篼带茶一起取出,等到过一些时候水汽干了,从篾篼里倒翻出来,一甑一甑连带说明书和藏文商标包好,再用原来的篾篼重新包装,并在四面印上藏汉文商标,在封口处还打上黑巴一块表示原封,捆扎后就成一个茶包。砖茶则是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