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快反能力,区发改局组织开展2023年地震应急演练活动,通过实战模拟演练,全面检验应急队伍现场处置能力,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本次应急演练模拟川西某地发生6级地震,区发改局启动应急响应,共分三个科目进行。一是模拟地震发生时,立即组织干部职工应急避险、疏散;二是地震发生后,赓即组织对库区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应急抢险;三是启动应急物资调运和粮食应急加工供应、配送。整个演练过程井然有序,各参演人员根据岗位分工迅速到位,根据加工操作流程,进行设备检修、调试,排除设备、管路、线路等硬件故障,并根据加工生产中设备运行状态,不断调整加工技术参数,确保粮食应急供应。 通过演练,检验了地震应急避险和疏散预案的可行性,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协调处理能力,有效地检验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可操作性以及应急加工队伍的应急响应和协调作战能力。 下一步,区发改局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查漏补缺,全面落实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做到思想上一刻不松、措施上一环不漏、责任上一抓到底,全面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12月13日,雨城区应急管理局召开无线电应急通信服务采购项目验收会,区应急管理局、区纪委派驻纪检组、验收专家参与验收。 验收会上,供应商详细介绍了雨城区应急管理局无线电应急通信服务采购项目情况,会后组织了服务基站实地检查验收。 雨城区应急管理局无线电应急通信服务采购项目,将为我区提供三年无线电应急通信服务,在我区建设一套无线电数字对讲机系统,第一批我局已配发镇、街道和区级部门80台对讲机,已实现良好无线电通话。项目进一步提升了我区“三断”情况下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切实有效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3月19日,雅安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帅维、副局长刘微一行深入宝兴县调研应急管理工作。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何雨珂,县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陶海,县应急管理局局长任江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首先到宝兴易达光伏刃料有限公司和宝兴县振兴电冶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现场调研,认真听取了企业负责人相关负责人情况汇报。随后在宝兴县应急管理局召开座谈会,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何雨珂,县政府副县长陶海,县应急管理局局长任江先后就应急管理相关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 帅维肯定了宝兴县的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要求:一是要做好机构改革期间应急管理工作,保证机构改革期间工作不断,干劲不减;二是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及时进行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三是要严格安全监管,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生产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为充分利用社会救援力量,进一步加强芦山县应急救援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事故的能力,共同推进应急救援工作迈上新台阶,维护芦山县社会安全稳定。芦山县应急管理局积极探索与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合作模式,引入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参与全县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事故处置。 4月25日,芦山县应急管理局和蓝天救援、民生救援、蓝鹰救援三家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共同协商应急战略合作。双方就合作内容和合作形式进行了探讨交流,并顺利举行了签约仪式。 社会应急力量作为基层应急力量的重要辅助力量,在基层应急处置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芦山县应急管理局通过探索与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合作的模式,最大限度整合区域救援力量,建立多领域救援合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强化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项目现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县应急局组织施工单位召开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项目安全施工专题会。 会上,就我局前期深入4个地灾治理项目开展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进行了简要分析,主要体现在个别施工场地存在脏乱差的现象、边坡缺乏安全警示标牌、临边支护不到位、深基坑施工缺乏技术措施等安全隐患。为此,我局针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梳理、归类、逐项提出有效的整改建议。同时,会上还强调施工现场应当明确施工第一责任人,强化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抓好质量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安全,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整改,切实有效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地灾治理项目有序推进。
2021年2月19日10:00,四川乾新招投标代理有限公司代理的天全县应急管理局备灾点应急物资采购项目在县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进场交易顺利完成,四川温特美棉业有限公司、成都云川嘉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瀚力汇晨科技有限公司中标。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防总、 省委省政府、 市委市政府关于对汛期防灾减灾的工作部署要求,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保障通信畅通,7月27日雅安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各县(区)开展了全市应急通信业务骨干培训会。 雅安市应急管理局投入三年能力提升行动资金572万元,为全市应急管理部门共计配备微波单兵图传10套、视频采集器20台、高通量便携卫星通信系统10套、天通卫星数据终端10套、便携式超高压缩高清视频编码器10套、便携式图形工作站10台、户外便携电源10套等设备,完善了市、县两级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建设。依托“亚太6D”、“天通卫星”,各县(区)能够在“三断”情况下同时将两个点位的音视频信号传输回市、县指挥中心,解决公网中断、受阻等极端环境下事故灾难现场和后方指挥中心间的音视频传输难题,确保指挥中枢对灾害现场“看得见、看得准、听得见、听得清”,提高全市应急通信保障和应急救援能力。 培训围绕卫星通信、微波传输等原理及系统架构进行了详细讲解,通过对相关设备的理论教学、实际操作、考试考核,各县(区)通信骨干不仅掌握了设备使用方法,还对设备的构造和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应急通信“天地一体、上下联动、稳定畅通”能力。 下一步市应急管理局还将指派技术骨干到各县(区)进行“点对点、手把手”培训,确保各县(区)能够熟练运用通信装备,有力保障汛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市应急救援实战水平。
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全工作有关要求,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12月18日,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邀请市应急管理局专业人员为政务大厅工作人员讲授应急安全知识。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及部分窗口工作人员共47人参加讲座。 专业人员结合政务大厅实际,为大家讲解了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知识,以及突发情况如何逃生等知识。随后,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大厅工作人员进行了应急演练。让大厅工作人员进一步熟悉了解消防、防震等突发事件处置方面的知识,提升突发事件的应变、逃生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 演习过后,我局针对大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演练总结,在下一步是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规范使用电器和设备。用要进一步进行安全排查,坚决消除安全隐患和监管盲点。要进一步完善消防管理,使所有消防设施设备、队伍始终处于预防为主,应急有备的状态。
为深入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 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天全县应急管理局大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构建从单一会议系统发展为完备、清晰且技术先进的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鉴于天全县地质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应急管理形势严峻,天全县应急管理局依托信息化技术可显著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水平。 当前,天全县应急管理局已完成天全县应急指挥信息化通信装备项目(370M)建设,建设370兆基站9个、长距离微波网桥27个、370M公网双模对讲机75部、370M基地台98台等通信设备,成功打通应急指挥体系“最后一公里”。同时,依托DRM项目建设和三个应急体系建设,构建省、市、县、乡四级纵向联通的一体化指挥平台,并配备先进信息化设备。 未来,天全县应急管理局将持续发力,推动信息化与防灾减灾救灾业务深度融合,做好信息化平台的日常管理、运行维护、监测预警与风险防范工作,保障多层级多部门多领域间“有急能应、有急必应”的应急指挥调度体系高效运转,为全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筑牢网络与信息化支撑。
为有效保障转移安置群众的安全和基本生活,县应急局组织人员开展为期2天的专项督导检查工作,坚决筑牢风雨中的安全屏障。 6月25日-6月26日,县应急局督察组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分别前往城厢镇、小河镇、思经镇等常备安置点,对安置点的安全管理、物资管理、卫生防疫、生活保障等方面工作进行了详细检查,仔细询问安置点管理人员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察组要求,各安置点务必要以百姓的生命安全为重,要严格按照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水喝、有卫生间、有文化室等“十有”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集中安置点的各项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常备安置点的服务保障和安全管理等工作,确保群众住得下,安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