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乡村振兴茶产业带一隅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且在不断推动着金融数字化转型。农村地区是普惠金融主要服务区域之一,而数字普惠金融引领,则是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手段为农村地区发展插上翅膀,则成了各银行机构的必修课。“加快数字化银行服务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是当前农村群众的迫切需求,而数字技术也极大提升了农村地区客户获得金融服务的可能性。”我市不少银行业内人士表示。线上金融提升乡村金融服务可得性“多亏了农行的‘惠农e贷’,解了公司燃眉之急。”汉源县新纪调味食品厂是该县的龙头企业,受益于汉源县花椒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自2013年以来,该厂年销售额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然而,受去年疫情影响,该厂资金周转却出现了困难。该厂负责人何勇表示,农行“惠农e贷”审批速度快,放款及时,解决了公司经营发展难题,直接在手机上就可操作,不用跑网点,方便又省心。何勇口中的“惠农e贷”,是农行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专门为农户设计的一款“线上化、批量化、普惠化”贷款产品,贷款对象覆盖特色农业产业、农村商品流通、农业产业链购销等诸多领域,具有系统自动审查审批、操作便捷、利率优惠等诸多优点。如今,农村地区的移动信号已实现全覆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银行等业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移动数字技术的发展,基于手机端的数字支付产品操作难度不断降低,从而增加了服务对象获得可持续金...
建设完成的乡村振兴前红路本报讯近日,记者从名山区前进镇获悉,位于前进镇的乡村振兴前红路建设项目顺利完工并全线通车。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原名山区红岩乡5个村与名山区前进乡合并为前进镇,前红路则成为原红岩乡6000余名群众到前进镇政府办事的主要道路。然而,此条道路宽度仅3.5米,标准低、路况差,不仅严重制约沿线产业发展,还存在较大交通安全隐患,群众出行办事极不方便。为疏通脱贫攻坚的“毛细血管”,打通乡村振兴的“神经末梢”,前进镇党委、政府经多次走访调研,收集民意,将此路作为一条连接干部群众的“连心工程”来抓,并经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随后,前红路加宽改造作为名山区第一条乡村振兴道路基础设施改善提升工程(一期),于2020年9月开工。该项目总投资约2700万元,全长10.864公里,路面拓宽至6.5米,可供车辆双向行驶。该路段已于今年11月中旬完成加宽改造并顺利通车,加宽后的路段扬尘减少、行车安全提升、通勤时间缩短,道路贯穿了沿线4个村落,并使周边数千名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道路加宽改造后,沿线群众销售运输农产品也更加方便,居民增收更有保障,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据悉,前进镇党委、政府将继续关注全镇民生实事问题,坚持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打出持续帮扶、助推振兴“组合拳”,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继续“前进”。沈丹 记者胡月
本报讯2月10日,市委副书记刘吉祥率队深入雨城区,调研雨城区乡村振兴及文旅产业发展工作,并督导相关企业复工复产。他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护好雅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推动农业经济转型,促进三产新业态孕育,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跃升,走出一条生态引领、产业为本、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望鱼古镇位于雅安市城区以南35公里周公河上游,建于明末清初时期,历史悠久,毗邻洪雅县瓦屋山镇,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进出成都的重要驿站,历经百年的望鱼古镇建筑群依旧完整,成为不少游客的打卡地。在望鱼古镇,刘吉祥详细了解望鱼古镇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他指出,文化历史资源是望鱼古镇的最大财富,要保护好古镇古风古貌特色,同时结合古镇特色发展新的业态,以发展为推手更好地为古镇文物古迹的保护提供支撑。世外乡村·海子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依托生态、气候、区位、高山湿地、优良水质等优势,以山地为核心、康养为突破,着力打造集康养度假、健康生活、户外运动、青羌民俗于一体的国际森林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调研组实地调研海子山康养基地项目推进情况和运营情况,对海子山康养基地的整体规划进行了细致了解,特别关注了海子山康养基地项目为当地群众创业增收带来的积极影响。刘吉祥对基地建设项目在新春假期后迅速复工复产予以高度肯定,嘱咐项目业主要站位高远、统筹谋划,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高起点做好规划设计,做到一次...
10月23日,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钟志荣到回隆镇调研乡村振兴和灾后重建工作。钟志荣先后前往回隆村等点位进行实地考察,并听取了相关负责人的工作汇报,详细了解了回隆镇村集体经济发展、重建监测户生产生活情况以及防返贫监测相关政策落实情况。钟志荣强调,一是加快灾后重建步伐,统筹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问题。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核准监测户收入情况,建立台账,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现象。三是立足地域优势,创新运营模式,发展特色产业,盘活农村资产,提高综合效益,拓宽增收渠道。市政府副市长邓朝金,市乡村振兴局局长谭林,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孟国才,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瑜锋,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国永陪同。
中心镇、中心村如何做强做优?近日,市委办印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动中心镇、中心村做强做优八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以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县域内片区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明确了优化中心镇机构设置、健全完善镇村治理机制、推动中心镇扩权赋能、选好配强“一把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力量支撑、着力强化激励保障、提升公共服务治理八条措施,促进乡村振兴。健全组织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措施》明确,要优化中心镇机构设置,围绕中心镇发展定位、产业特色,支持中心镇在限额内综合设置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因地制宜设置特色服务机构,重点强化发展产业经济、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和村镇规划建设等职能,构建起权责统一、运行规范、简约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健全完善镇村治理机制方面,《措施》明确,支持中心村灵活设置“联村党委”,建立健全中心镇(村)“多网合一、一网运行”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庭家教家风作用,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聚焦传承历史文脉、留住乡愁记忆,在中心村试点建设一批村史馆。对推动中心镇扩权赋能方面,《措施》指出,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原则,将点多面广、乡镇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权限赋予中心镇,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经费支持;健全完善派驻管理机制,推进日常管...
近日,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钟志荣带队来名调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工作,雅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孟国才、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张平,名山区政府副区长袁敬雄、区乡村振兴局相关人员陪同调研。 钟志荣一行先后到蒙顶山茶史博物馆、跃华茶文化体验馆、四川蒙顶山合作社发展培训学院,参观了馆内陈列的古今茶具,听取蒙顶茶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名山茶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情况,以及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工作汇报。 钟志荣强调,名山要充分挖掘和发挥资源禀赋的优势,一是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牢固树立茶旅融合的发展战略,将茶产业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助推茶文旅融合发展;二是要抓好人才服务保障,充分挖掘基层就业岗位,以乡村人才培育作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直接抓手,选好人才、育好人才、留住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9月16日,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宁文带队到荥经县乡村振兴局调研指导机构改革后续工作。指导组一行听取了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近期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及机构改革后续工作情况的汇报,详细了解了县乡村振兴局机构职能职责、人员编制、人员划转、后续工作打算等情况。指导组提出,当前正处于机构改革的“过渡期”,要按照中央、省市要求有序做好机构改革后续工作的同时,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坚持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人员不散”。
2022年3月18日,荥经县乡村振兴局组织业务骨干到龙苍沟镇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和防贫保宣传工作。 业务组查看了龙苍沟镇第一季度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档案资料,对防贫保的适用对象、保障内容、操作流程等进行了宣传,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指导。
4月8日上午,县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陶莉一行到泗坪乡民胜村脱贫户家中走访调研,泗坪乡纪委书记杨峻峰陪同。 陶莉与详细了解脱贫户家庭情况、身体状况、收入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就相关政策进行了解答。陶莉表示,一要根据小额信贷相关政策进行帮扶;二要积极培养脱贫群众自立自强的意识,避免返贫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