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作出乡村振兴重大决策部署。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农业农村农民”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年初,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确立了“1485”总体发展思路,为雅安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走进三月,百花争相盛开,雅州大地生机盎然。 茶叶采摘、春耕生产、踏青郊游接待、脱贫帮扶……走进农村,随处可见一片忙碌的景象。研究、学习、拟定乡村振兴方案,各级各部门积极谋划思考——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五美乡村”。 现场: 春色盎然催人进 三月采茶正当时 “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名山区百丈镇石栗村3组茶农张朝芝来说,这句话形容得恰到好处,春天对于她来说不仅是播种希望,更是收获成果的季节。 3月13日,天刚蒙蒙亮,张朝芝便出门采茶。虽然茶园离家只有几百米,但从3月1日开始,张朝芝每天都会早早起床,早早上工。张朝芝的丈夫是二级伤残,全家4亩茶地全靠她和女儿采摘,茶价天天都在变,时间流失对于她来说就是金钱的损失。 茶地里套种的花卉已经盛开,鸟儿在枝头开心地唱着歌,绿油油的茶园里张朝芝双手翻飞,非常熟练地采着茶。很快,茶叶便装满了一竹篓,将茶叶倒入背篓,张朝芝又迅速回到茶地忙碌起来。 14时10分,刚刚吃过午饭的张朝芝对上午的劳动成果掂量了一番。“估计有3公斤。”张朝芝说,她一天最多可以采摘4公斤,因为采摘不过来,今年还从邛崃请了两个工人帮助采摘。 张...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万古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环境明显改善,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高。 坚持组织领导,着力推进垃圾治理。2019年以来,万古镇深入实施垃圾分类,坚持质量优先,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万古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案》。截至目前,各村保洁员配备率达到100%,垃圾处置体系覆盖全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到95%,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坚持因村施策,稳步推进生活污水治理。万古镇政府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全力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坚持环境与发展并重。截至目前,全镇已完成厕所革命639户,另建有污水处理厂1座,整治清淤疏通沟渠20余公里,极大提高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坚持优化功能,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万古镇主要道路实现全覆盖柏油路,村社环境和群众出行条件明显改善。乡村振兴示范村红草村利用自身优势,修建红草游乐园1个,拉动了村集体经济增长,也丰富了当地村民的闲暇生活。 坚持绿色生产,深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万古镇采取“可持续发展+绿色生产”的发展方式,一方面鼓励农户绿色生产,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匹配相关资金大力支持农业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目前,全镇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0%,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
为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提升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丰富旅游体验项目,助力乡村振兴。3月1日,雨城区文体旅局携同雅安市电视台、雅安日报和雨城区融媒体中心媒体团一行前往云台山农业公园进行农事体验和宣传拍摄。 近年来,雨城区以推进乡村振兴为契机,以发展乡村旅游为抓手,谋划、推介了多条乡村旅游线路,举办了多个旅游会节活动,乡村旅游逐渐兴起。云台山农业公园按照“产业+休闲旅游”的发展模式,逐步打造出了集农事体验、采摘、观光休闲、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公园内厕所按照3A级旅游厕所标准打造,“热气球”、“青羌玻璃旅游厕所”成了网红厕所,是游客打卡新去处。公园创建成功后将形成一个新的精品旅游点,和碧峰峡、上里古镇、周公山等景区遥相呼应,形成旅游环线。
我县完善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项目库清单申报项目,经村申报、乡(镇)审核、部门审查,并逐级公示,县乡村振兴局会同相关行业部门对项目的针对性、落地性、前瞻性以及建设内容、投资概算、绩效目标、群众参与、重点关注与脱贫人口和监测帮扶对象等利益联结机制进行综合论证,并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结合年度资金规模,拟定了2023年县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项目库项目,报中共汉源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第三次会议审定同意,全县拟入库项目81个,覆盖21个乡(镇)47个脱贫村,9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脱贫户8699户29810人、监测帮扶对象415户1141人,计划总投资21419万元。 现将拟入库项目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2年11月9日至2022年11月13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欢迎提出监督意见。 监督举报电话:12317 意见收集人:李敏、高凡轶 电话: 0835-4223586 附件:汉源县2023年度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拟入库项目清单 汉源县乡村振兴局 2022年11月9日
我县完善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项目库清单申报项目,经村申报、乡(镇)审核、部门审查,并逐级公示,县乡村振兴局会同相关行业部门对项目的针对性、落地性、前瞻性以及建设内容、投资概算、绩效目标、群众参与、重点关注与脱贫人口和监测帮扶对象等利益联结机制进行综合论证,并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结合年度资金规模,拟定了2024年县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项目库项目,报中共汉源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同意,全县拟入库项目74个,覆盖21个乡(镇)47个脱贫村,9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脱贫户8481户29057人、监测帮扶对象530户1465人,计划总投资22257万元。 现将拟入库项目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3年12月8日至2023年12月12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欢迎提出监督意见。 监督举报电话:12317 意见收集人:高凡轶 电话: 0835-4223586 附件:汉源县2024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拟入库项目清单 汉源县乡村振兴局 2023年12月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们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地处四川盆地西缘、享有“天府之肺”“动植物基因库”赞誉的雅安市曾经的贫困发生率达到8.3%,整体呈现出中高山区农村贫困“量大、面广、程度深”,平坝、河谷地带“插花式”贫困现象普遍,因病因残占比高的贫困状况。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以来,雅安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提前两年实现现行标准下9.4万名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1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我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540元增加到2020年的9908元,年均增幅达到25.46%。2021年进入过渡期后、站在新起点上,乡村振兴部门肩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市乡村振兴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雅安发展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围绕“1345”有效衔接工作思路,全力以赴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再上新...
近期,市乡村振兴局总会计师张裕辉带队,到名山区万古镇安吉村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发展、项目推进工作开展调研。调研着重围绕监测对象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当地衔接资金项目实施情况、以工代赈项目落地情况三个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并同村组干部就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
工作人员在便民服务大厅接待办事群众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汉源县前域镇前域社区结合实际,打出“组合拳”,探索出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5月20日,走进前域社区,虽然室外温度较高,但位于前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便民服务大厅却很凉爽。前来办事的群众一边吹着空调,一边享受着工作人员亲民化的服务。 正在办理后期扶持核查事宜的村民杨利华,对于改造提升后的便民服务大厅非常赞赏。“群众与办事人员面对面交流,变过去柜台式的办公为开放式,很有亲切感。” 在做优治理格局上下功夫,前域社区便民服务大厅的改造提升,受到了群众点赞。而这仅仅是当地完善发展格局、推动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经历了由乱到治、由治到变、由变到好、由好到美的“蝶变”,前域社区群众正享受着以乡村善治推动乡村振兴带来的红利。 突出便民利民 与杨利华不同,65岁的村民王支全来到便民服务大厅是为了休闲。“改造提升后,环境好、很温馨,我有时间就来这里看看书、下下棋,跟以前单一化的服务大厅相比,现在很惬意。” 在不少社区居民看来,改造提升后的便民服务大厅不仅优化了空间布局、完善了功能配置、丰富了活动载体,也进一步拉近了社区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距离。 为了将便民利民做深做实,社区每天安排3名社区“两委”干部轮流坐班,对群众诉求当即办理,让办事的群众“最多跑一次”,大大畅通了群众办事渠道。这一改变真正将温暖送到了老百姓心坎上。 ...
草坝镇全景 记者 郝立艺 摄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雨城区草坝镇在强有力的党组织带领下,不断探索推进乡村振兴的途径和方法。草坝镇坚持将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和生态环境振兴有机结合,结合实际,以乡村为主体、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加大人才支持力度,大力发展乡村文化,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城乡环境焕然一新。从草坝镇群众的精神面貌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乡村振兴为草坝带来的朝气与活力。正在施工中的雅雨公园强组织全镇“一盘棋”助发展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该镇充分发挥镇党委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将乡村振兴纳入镇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和重大督查考核事项。草坝镇党委书记带头研究部署“三农”工作,参加农村工作会、听取“三农”工作汇报,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定期走访各村组与脱贫户,定期主持召开会议学习乡村振兴工作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全会精神或有关领导批示指示精神……这些已经成为常态。在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确保了对乡村振兴投入总量的增加。乡村振兴的战场在农村。草坝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着力构建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体,以信法守法为准绳,以崇德向善为基础的乡村治理体系,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组织能力,确保农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如今,草坝镇的“周末课堂”已成为该镇党员领导干部的“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