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激发“内力”,在用好招商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大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积极推行项目服务代理制、跟踪服务包办制,重大项目由区级领导联系。二是巧用“推力”,在用活招商政策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完善了《招商引资的奖励规定》和《加快全区经济发展的实施办法》等政策,对在区内投资的项目在收费、审批等方面给予优惠。三是夯实“载力”,在构建招商平台上实现新突破。投入600万元资金,加大“两区一中心”水、电、路、气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园区综合服务功能。对“雨城招商网”电子平台进行了全面改版,进一步加强招商项目及投资信息的传递和发布。积极加盟各类招商网站,对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招商政策及特色项目进行宣传。四是强化“引力”,在优化招商环境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将有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31个部门统一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公。同时,加大治理“三乱”力度,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协调解决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1-7月,雨城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6.5726亿元,完成市上下达目标任务的65.7%。(审签领导:李华林)
本报讯今年前三季度,荥经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情况超过阶段目标进度,形势喜人。有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该县共执行招商引资项目28个,项目涉及冶金、建材、建筑、旅游、纺织、农业、煤碳等行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57亿元,同比增长11.8%,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4.1%。 今年以来,荥经县抓住“建设枢纽,融入极圈”的战略机遇,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和“一号工程”来抓,举全县之力大招商,招大商,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政策,突出水电、高载能、石材、煤炭、化工等优势项目,采取驻点招商、亲情招商、中介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种经贸洽谈活动,切实提高了招商引资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为确保全年招商引资的预期目标顺利完成,该县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加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的招商工作力度,力争在引进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基地、推广高新技术、实现基础设施对接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并积极推进重点招商项目的落实。同时,该县还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做好项目的策划、选择工作,抓好项目库建设。 为了解决企业“引得进与留得住”的问题,该县在继续采取节会招商、以电招商、网络招商等传统招商方式的同时,还不断改进和创新招商方式方法,努力搭建有利于资本、人才聚集的投资平台,使投资环境得到了不断优化。
3月16日,汉源县召开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县委副书记、县长覃建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松多吉洽谈对接。洽谈会上,覃建生首先代表县委、县政府对项目业主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我县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农业资源、康养旅游资源及近年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情况。表示当前我县正处在积极投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建设“阳光康养城、宜居新汉源”的关键时期和黄金时期,需要引进一批高质量康养、旅游的大项目、好项目,希望通过这次招商项目洽谈会,增进政企了解,在康养旅游、精品民宿打造、全域旅游、农业产业等多个方面达成投资共识,实现合作共赢。并要求各级各相关部门,一是要进一步增强推进项目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主动担当、精准服务,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持续、高效、有序推进。二是要积极主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当好“店小二”,增强企业投资信心,努力营造关心、支持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要积极协调解决各个项目在规划、对接、选址、审批、建设等各个环节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各个项目都能早日落地落实、高标准建设、高标准推进,真正让企业在汉源留得住、发展好,推动我县经济社会更高质量的发展。洽谈会上,上海景域驴妈妈集团文旅项目总经理李晏子、成都盛纲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施兴勇分别就古路村旅游康养项目、拟在清溪镇同心村打造特色精品民宿前期实地调研评估、项目规划设计、...
9月11日,汉源县召开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县委书记郑朝彬专题听取招商引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县委副书记、县长覃建生主持会议。会议听取汉源县产业基础设施整固提升项目实施方案咨询意见报告;参会县级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招商引资、落地建设等作了发言,提出意见建议。郑朝彬指出,当前,汉源已进入全力拼抢三季度、冲刺下半年的攻坚期和经济发展承前启后关键期,必须深刻认识招商引资和项目投资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紧紧围绕县委“拼项目、补短板、抓统筹、保稳定”要求,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发展,全力拼项目促投资。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清醒认识抓招商工作就是抓未来,把招商引资放到事关汉源高质量发展大局来推进,按照资源换资本方式,积极引进资金实力强、运营能力好、投资意愿大的企业来汉投资,集中力量、集中资源,推进产业基础设施项目综合开发,实现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咨询意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招投标等相关政策法规,完善政府补偿机制和项目实施合法性、合规性,加强考察学习,借鉴成功合作案例,对标找准差距,制定符合我县发展实际的合作方式。三是要明确项目建设时序,加快推进已具备开工条件的产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步推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整治提升和经营性项目开发,抓紧推进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矿权配置、招标设计等前期工作,强化项目包装储备,确保成熟一个、开工一个。四是...
极搭建商招商引资平台,带领会员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搭建企业联络交流平台,围绕企业发展,缔结友好商会,通过行业商会、友好商会、异地商会和参加博览会、展销会、洽谈会,促进企业交流合作,宣传汉源、推介汉源。由汉源县工商联承办的“花海果乡·阳光汉源”项目投资推介会暨“汉源红”甜樱桃品鉴活动在重庆市渝州宾馆举行,县政府与重庆市烹饪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商会企业汉原县昊业集团、重庆五斗米饮食文化有限公司等相关合作意向企业举行签约仪式。
全市2008年1月共执行招商项目60个(新建项目12个,续建项目48个),到位资金5.2亿元,其中:雨城区12个项目、到位资金12346万元,名山县2个项目、到位资金6000万元,天全县2个项目、到位资金7000万元,芦山县23个项目、到位资金6310万元,宝兴县10个项目、到位资金5220万元,荥经县1个项目、到位资金3000万元,汉源县8个项目、到位资金2500万元,石棉县1个项目,到位资金8100万元,市工业园区1个项目,到位资金1500万元。
一是突出重点抓招商,深入研究产业发展走向和产业转移的梯次结构,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努力融入发达地区工业产业链,积极引进发展配套工业。二是创新手段抓招商,采取以商引商、蹲点招商、网上招商、会展招商等方式,制定产业链招商、园区集群招商的新机制和新措施。三是明确任务抓招商,围绕产业政策,依托优势资源,精心筛选、包装、储备工业项目,力争每年签约一批、开工一批、竣工投产一批。四是紧扣产业链条抓招商,立足现有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示范、带动、辐射和信息扩散等作用,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编制细化产业分工、拓展生产环节、延伸产业链条。
截至11月底,天全县招商引资项目累计到位市外资金125030万元,完成市下达120000万元目标任务的104.19%,同比增长20.15%;累计引进省外到位资金81620万元,完成60000万元目标任务数的136.03%;累计引进加工制造业到位资金68250万元,完成46000万元目标任务数的148.37%。(审签领导:范东平)
一是与乡镇、县直有关部门签订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责任状,把任务层层分解,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抓招商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全民抓招商氛围。二是组织修订全县招商引资项目建议书,并上报市招商局争取入编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册,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进行包装。三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分别组团参加各省市经贸洽谈会,并组织考察团分别赴沿海和崇庆等地方考察纺织生产基地,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四是着力提高服务意识,树立“客商发财我发展,客商困难我帮助、客商顺利我宽心”、“发展是硬道理,招商引资是硬本领”的理念,落实人员对意向性投资项目重点跟踪,主动为外来企业服务,主动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做到意向项目促签约,签约项目促开工,新开工项目促生产,努力营造健康优质的投资软环境。五是加强加快工业小区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和平台。2007年1月,我县累计新开工项目3个,总投资8000万元,累计到位资金4000万元。
全市一季度共执行招商项目125个(新建项目33个,续建项目92个),到位资金20.84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雨城区28个项目、到位资金30525万元,名山县11个项目、到位资金11850万元,天全县7个项目、到位资金25700万元,芦山县26个项目、到位资金18630万元,宝兴县10个项目、到位资金26340万元,荥经县10个项目、到位资金13750万元,汉源县12个项目、到位资金8300万元,石棉县17个项目,到位资金68349万元,市工业园区4个项目,到位资金4960万元。(审签领导:慕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