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20日,全省乡村文化振兴现场推进会在巴中南江举行,进一步部署我省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明确将通过“十大行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副省长杨兴平出席推进会并讲话。 此前《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已正式印发,乡村文化振兴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明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传承发展巴蜀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农村文化市场繁荣,焕发农村文明新气象,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会议透露,我省将实施“十大行动”,即乡村文化铸魂行动、乡村文化挖掘整理行动、乡村文化研究阐述行动、乡村文化保护抢救行动、乡村文化弘扬传承行动、乡村文化创新发展行动、乡村文化转化利用行动、乡村文化品牌塑造行动、乡村文化文明涵养行动、乡村文化人才培养行动,通过试点探索、总结提炼、全面推进等3个步骤,到2022年,基本建成全国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先行区、乡村文化发展利用创新区、乡村文化品牌引领区、乡村文化人才聚集区,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乡村文化振兴试验区和示范区。 (记者 吴梦琳) 转载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来源地址:http://www.sc.gov.cn/10462/12771/2018/10/21/10461196.shtml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了解脱贫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12月11日,天全县乡村振兴局组织志愿者们到思经镇劳动村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助推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们通过实地走访,来到脱贫群众家中,与群众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并仔细叮嘱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暖。脱贫群众对于志愿者的到来无比激动,连声感谢党和政府的关爱和帮助,对帮扶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 此次慰问活动,志愿者为脱贫户带去了关怀和帮助,让脱贫群众在冬日时节感受到阵阵暖意,同时拉近了与脱贫户群众的距离,架起了帮扶互助的“连心桥”。下一步,县乡村振兴局将结合工作职能和群众需求,持续扎实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助推乡村振兴”志愿活动。
10月19日-20日,全省乡村文化振兴现场推进会在巴中南江举行,进一步部署我省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明确将通过“十大行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副省长杨兴平出席推进会并讲话。 此前《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已正式印发,乡村文化振兴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明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传承发展巴蜀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农村文化市场繁荣,焕发农村文明新气象,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会议透露,我省将实施“十大行动”,即乡村文化铸魂行动、乡村文化挖掘整理行动、乡村文化研究阐述行动、乡村文化保护抢救行动、乡村文化弘扬传承行动、乡村文化创新发展行动、乡村文化转化利用行动、乡村文化品牌塑造行动、乡村文化文明涵养行动、乡村文化人才培养行动,通过试点探索、总结提炼、全面推进等3个步骤,到2022年,基本建成全国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先行区、乡村文化发展利用创新区、乡村文化品牌引领区、乡村文化人才聚集区,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乡村文化振兴试验区和示范区。 (记者 吴梦琳) 转载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来源地址:http://www.sc.gov.cn/10462/12771/2018/10/21/10461196.shtml
8月25日,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张平带队到宝兴县灵关镇督导调研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并实地走访监测户,了解监测户生产生活、帮扶措施落实等情况。随后到宝兴县乡村振兴局,深入了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张平副局长强调,一是要把持续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常态化监测,定期摸排,落实好帮扶措施,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二是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以及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工作,确保发挥好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在转型期间,要以更高昂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新形势下的乡村振兴工作中来。
10月19日-20日,全省乡村文化振兴现场推进会在巴中南江举行,进一步部署我省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明确将通过“十大行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副省长杨兴平出席推进会并讲话。 此前《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已正式印发,乡村文化振兴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明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传承发展巴蜀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农村文化市场繁荣,焕发农村文明新气象,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会议透露,我省将实施“十大行动”,即乡村文化铸魂行动、乡村文化挖掘整理行动、乡村文化研究阐述行动、乡村文化保护抢救行动、乡村文化弘扬传承行动、乡村文化创新发展行动、乡村文化转化利用行动、乡村文化品牌塑造行动、乡村文化文明涵养行动、乡村文化人才培养行动,通过试点探索、总结提炼、全面推进等3个步骤,到2022年,基本建成全国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先行区、乡村文化发展利用创新区、乡村文化品牌引领区、乡村文化人才聚集区,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乡村文化振兴试验区和示范区。 (记者 吴梦琳) 转载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来源地址:http://www.sc.gov.cn/10462/12771/2018/10/21/10461196.shtml
3月6日上午,雅安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张平带领市调研组到兴业乡柑子村调研指导乡村振兴工作,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彭彬,副局长杨晟,兴业乡党委书记杨本华,党委副书记、乡长孙剑波陪同调研。 张平一行在柑子村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实地察看并了解了园区的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发展和文旅融合规划、特色产业发展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并对在建项目上提出指导意见。 张平指出,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把乡村运营作为加快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统筹好人员、压实好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二是要围绕市委、县委工作部署要求,系统谋划,找准定位,导入乡村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举措形成生动实践。三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目光长远。建设项目与产业项目要有长远眼光,要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持续提升乡村振兴示范点。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天全县乡村振兴局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坚持“三个强化”,不断壮大产业发展,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坚持强化资金投入抓建设。聚力探索脱贫群众产业发展,用好用活各级财政衔接补助资金。2023年,按照财政衔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实施、政策保障等实际,因地制宜、科学精准、实事求是,合理谋划落实产业项目15个、投入资金1597万元,占比中、省财政衔接资金64.66%,不断提高财政衔接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以高质量产业项目切实提升财政衔接资金使用质效。 坚持强化模式创新抓增收。聚力不断缩小脱贫群众与其他农民的收入差距、缩小脱贫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聚焦产业项目联农带农机制,成功创建“共享鱼池”“共享菌场”“共享茶园”“共享猪场”等多种共享经济产业新模式。鼓励支持脱贫户、监测户积极参与共享经济产业发展,带动脱贫户、监测户和村级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收。今年以来,共享经济带动全县脱贫户、监测户增收200万余元,脱贫户、监测户受益面达到15%。 坚持强化队伍建设抓发展。聚力整合人才队伍力量,围绕产业发展,加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通过专家直接进村、技术直接到田、指导直接到户、要领直接到人,强化实际操作能力,切实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将农村的“种养大户”“土专家”“田秀才”等人才吸纳进来,壮大基层产...
市发改委遵循“1485”总体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决策部署工作,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由委领导带队多次赴县(区)对接编制雅安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项目库。 目前,雅安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项目库编制已完成初稿,规划项目2926个、总投资6958.59亿元,主要涉及农业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其中:现代农业产业提升项目589个,总投资1509.85亿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项目131个,总投资134.16亿元;幸福美丽新村及特色小镇建设项目539个,总投资1899.12亿元;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45个,总投资151.41亿元;绿美雅安生态环保项目185个,总投资621.44亿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项目712个,总投资1972.75亿元;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项目455个,总投资416.3亿元;脱贫攻坚战项目170个,总投资253.57亿元。 下一步,市发改委将继续加大与省发改委对接力度和对各县(区)发改局等部门的指导力度,对不具备建设条件的项目方案及时调整,对产业发展不明确、特色不突出的项目重新定位,对内容相似、建设内容相同的项目加以整合,严把项目入库质量关,为全面启动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
7月26日,市乡村振兴局第二党支部为进一步加强党员同志的思想政治认识,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正确引导党员同志政治素养,增强队伍凝聚力,召开了党员集中谈心谈话会议。会议采取党员依次发言结合集体探讨的方式,就近期思想动态、工作状况、生活状况、问题不足及意见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坦诚交流。通过谈心谈话,大家纷纷表示,感受到了党支部的深切关怀,拉进了党员彼此间的距离,进一步提高了党性修养,更加地坚定理想信念。谈及乡村振兴业务工作,大家各抒己见,为如何做好高质量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建言献策,充分激发了大家的干事热情。会议还就近期拟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事项进行了安排布置。
11月10日至11日,为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共宝兴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县委统战部、宝兴县汉白玉石材商会和县司法局会同四川同心律师服务团宝兴分团以“法律七进”为抓手开展专项法律服务。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博绅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凊,成都市律师协会金牛分会会长、四川凯越律师事务所主任蔡泽文带队参加活动。县司法局局长王凤丽参加活动。 送法进机关(单位)。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开展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专题座谈会,同心律师团就如何健全规范性文件和政府合同审查机制等内容进行宣传培训,并结合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管理等基层执法热点问题与各行政执法、行政管理机关(单位)充分交流分析,进一步规范执法流程,将行政管理风险的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切实提升基层依法行政、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 送法进企业。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四川宝兴汉白玉特色产业园区“法保姆”工作站针对性开展企业专项“法治体检”和交流座谈,针对企业在生态环保趋紧形势下实现绿色良性发展和企业经营活动中可能涉及的法律事务、劳动用工等进行分析解答。同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法治体检”结果,对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意见建议。会后,签订了《律政企三方合作协议》,与企业建立了常态化的结对合作机制,为企业发展持续提供高质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