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雅安市委办公室、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强汛期安全防范工作九条措施〉的通知》的指示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应急力量体系,持续提升基层应对各类灾害事故能力。8月20日,县应急管理局牵头前往回隆镇指导检查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工作,重点摸排调研基层应急队伍人员流动、资金保障等方面问题,指导检查基层队伍同辖区内专职消防救援队建立联训联战机制、队伍管理和考核奖惩等清单建设、装备配合和使用管理等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回隆镇统筹机关干部、民兵、公安派出所、医务、电力通信保障、公益性岗位、企事业单位、村组干部等人员组建乡村两级应急队伍,配备基本个人防护类、抢险救援类、应急通信类等救援装备。辖区内乡镇级片区中心消防救援站力量也已纳入回隆镇应急救援队伍联动体系。下一步,回隆镇将从提升应急装备水平、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持续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工作,强化日常训练演练和与专业救援队伍联防联训联动,进一步提升乡村两级基层队伍巡查检查、应急值守、预警预报、区域联动、先期处置、转移疏散、避险管控等方面能力。
11月7日,雅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叶飞带队,一行三人到我县实地调研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常务副县长魏嘉,县应急管理局、灵关镇主要负责同志陪同。 调研围绕基层应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队伍建设以及应急器材、物资等建设,先后来到灵关镇大渔村、县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开展实地调研,在听取了相关负责人关于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工作的反馈和建议后,对应急工作中存在的困点难点进行了交流讨论。 叶飞指出,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要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条文,充分认识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要性,补齐短板弱项,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二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督促村(社区)统筹精干力量着力构建具有专职综合、灵活机动、覆盖全面等特点的应急队伍,便于开展日常宣传、隐患排查、隐患消除等工作。全力做好应急处突准备,做到应急队伍常态化备勤,保证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响应、高效处置;三是加强科技赋能,要把科技信息化作为应急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抓手”。县应急管理局要及时收集汇总全县危险区户主台账,启动“户户响人人响”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通过安装监控,构成户户联防,以技防弥补人防的不足。要大力宣传雅安“随手拍”应用程序,通过为群众提供直接有效的安全隐患举报和好人好事上报渠道,广泛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雷锋月”志愿服务精神,推动基层应急队伍专业化建设,2025年3月,宝兴县应急管理局聚焦实战能力提升,联合攀枝花市森林消防支队仁和大队开展专项技能培训,以训促战,夯实专业救援基础,为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充电蓄能”。3月18日,仁和大队赴宝兴县对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30人开展抢险救援及灭火装备操作专项培训。此次培训紧扣实战需求,重点围绕风力灭火机、消防水枪、水带连接、抽水机等关键装备的使用技巧展开。通过理论讲解、操作示范和分组实操,系统掌握装备性能、维护要点及应急处置流程。培训中,仁和大队教官结合森林火灾扑救、洪涝灾害抢险等场景,模拟真实救援环境,指导队员规范操作装备,强化团队协作能力。参训人员现场完成水带铺设、救援设备使用等科目演练,有效提升了队伍应对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处置水平。此次培训是宝兴县应急管理局践行“学雷锋月”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实践。通过强化队伍专业能力,不仅提升了应急救援效能,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担当、服务为民”的雷锋精神。参训队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立足岗位、锤炼本领,切实担负起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光荣使命,让志愿服务的“红色力量”在应急一线熠熠生辉。
“如今,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向科技要效率要安全”已成为共识和必由之路,这也给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带来了新契机。 自2019年市级机构改革以来,市应急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要求,高度重视科技与信息化工作,把提高应急管理的科技化水平、建设信息化应急指挥平台,作为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重要措施,始终保持纪律部队的精神状态,严守职责、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2019年9月27日,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在荥经县测试应急卫星通讯系统 市应急管理局供图 整合资源 建设左右协同的应急管理平台 “机构改革后,我市相关部门、单位之间存在着系统网络不一、沟通效率较低的问题。”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为了掌握了解全市应急指挥平台具体情况,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应急指挥调度联动,市应急管理局组织人员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市气象局、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市防震减灾服务中心、成雅高速公路指挥中心、雅西高速公路指挥中心等部门,就如何加强工作协调联系和信息互通互联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并依托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雅安分公司,打造了雅安市应急云视讯系统平台,覆盖市应急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文水资源勘...
3月18日,雅安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吴潮海一行4人莅临芦山县应急管理局指导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项目推进工作。县财政局、县交通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吴潮海认真听取了县应急管理局负责人关于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项目的推进情况介绍,县财政局、县交通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作了发言。吴局长强调,一要加快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二要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的资金使用范围使用资金,保障救灾资金落实到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项目上来;三要加快项目实施,各单位要通力合作,促进该项目尽快实施;四是县应急管理局要了解掌握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市局反馈,并定期向市局汇报项目进展情况。
4月3日上午,雅安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彭强到名山区应急管理局调研指导有关重点工作。名山区应急管理局班子成员参加调研。 彭强听取了名山区应急管理局近期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的汇报,重点围绕森林防灭火、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工作进行了交流探讨,提出了建议意见。 彭强对名山区应急管理局取得的工作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彭强指出,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责任扛在肩上,精准精细抓落实,强化统筹抓落实,坚决把既定部署落实到位,真正把每个细节落实到位,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细落实;二是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提前谋划,细化落实。扎实做好各领域防风险工作,紧盯森林防灭火、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在重要时间节点,整合力量,加强督导力度,以隐患排查整治为重点,以提升应急能力为基础,以执法监管为手段,以扎实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三是要强化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要抓住“三大应急体系”建设的机遇,强化应急管理基础能力建设,加强沟通汇报和部门协同配合,配齐配强物资装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坚守应急值班岗位,全面提升应急救援队伍能力,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要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特别是加强森林防火专班建设、宣传教育、火源管控和巡护值守,并进一步完善提升防火通道、防火水源以及监测点、防火卡...
2021年11月3日,为认真抓好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雅安市应急管理局会同汉源县应急管理局一行6人赴工贸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指导工作。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具体工作要求:一是配齐配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做好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二是扎实做好机械设备检修、维修、更换工作,防范机械事故安全隐患为未然。三是吸取近年来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范事故发生。层层压实责任,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牢牢把控安全隐患的源头治理,切实防范安全生产事故。
为进一步规范我局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和水平,根据《中共汉源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县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有关机构编制事项的批复》(汉编委发〔2022〕18号),现拟定我局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重整队伍,精英力量 我局承担着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非煤矿山等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承担着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等有关应急抢险、灾害救助和防震减灾等方面的行政执法工作。囿于省应急厅、市应急管理局以持执法证人员总数倒逼考核行政执法人员到岗率,鉴于当前我局实有持执法证人员31名,实际在用执法证人员10人。 现保留大应急上持证人员3人,大安全上持证人员11人(含领导3人)。 二、配齐装备,规范执法 一是采购执法装备,其中大疆无人机1台,对讲机20个(含5个智能双模),执法终端15台(华为P50E),执法头盔40个,望远镜2个,多功能检测仪7个,频闪灯30套。 二是省应急厅配发执法信息采集站1台,带“互联网+执法”系统执法终端5台(荣耀60),执法记录仪4台(防爆记录仪2台)。 现按照实际需求15人(即大安全上11人,大应急上4人),分别配发对讲机15台,执法终端15台(华为P50E)。鉴于前期已配有部分执法记录仪,新进人员及旧执法记录仪换新可酌情分配执法记录仪。另执法头盔、无人机、执法头盔、望远镜、多功能检测仪、频闪灯、剩余对讲...
8月19日—24日,受连日来强降雨影响,芦山县多个乡镇受到洪涝灾害影响,河堤冲毁、房屋倒塌、电力、交通、通讯中断、村民和游客被困。整个县域范围受灾严重,损失巨大。灾情发生后,雅安市应急管理局、芦山县局快速反应,组织全体人员紧急行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形成抗洪抢险的强大合力,在芦山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力以赴抗洪救灾。在龙门、太平、大川等乡镇多处受灾现场,市、县两级应急管理局救援队伍同市、县武警、消防等多支救援队风雨同舟、携手并肩,成功转移游客299名、村民60余名。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在抗洪抢险第一线践行初心使命。
5月3日晚,宝兴县林业局报告:有3名开展野外调查的人员天黑前没有返回驻地,电话联系不上。获悉情况后,市林业局高度重视,局长杨茂雄立即带领办公室相关人员连夜赶赴宝兴县了解情况,并靠前指挥搜寻工作,要求将此次搜寻作为汛期应急实战演练安排;同时,指令市局党委委员、市森林公安局局长、市林业局防汛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邓亚林组织市局、雨城区和天全县森林公安局调集警力,组成搜救队、准备好搜救工具等做好应急准备,随时待命,一旦有需要立即赶赴现场救援。杨茂雄局长到达宝兴县后,立即与县政府相关领导衔接会商搜寻工作事宜,要求同时要在确保参与搜寻人员的安全。宝兴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周密部署,采取有力措施迅速展开搜寻。次日上午10时许,3名野外调查人员终于走出山沟,见到搜索队伍。失联原因系调查点偏远且无手机信号,没有把握好时间,工作到天黑后为确保安全,没有按时返回驻地。一场以搜寻为内容的汛期实战演练警报解除,圆满结束。(拟稿:陈瑾 校改: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