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忙得不亦乐乎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12月7日,天全县多功乡多功村1组70余人共同种植脆红李350亩。在村民的眼里,这些成长中的李子树就是村里摇钱树,承载着全村人的致富希望。来到多功村一组,记者看见路旁堆放一捆捆的树苗,一群村民正挥动着手中锄头,在地头打窝、栽树、垒堆、覆盖地膜......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据了解,今年年初,为推进多功乡农业产业化项目发展,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助力全乡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多功乡党委政府多次组织村组干部、种植大户外出考察学习,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到名山、丹棱实地考察,发现多功村的气候舒适非常适合种李子种植。多功乡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瞄准发展方向后,在乡党委政府的帮助支持下,村里立即召集有意向种植李子树的村民进行集中培训,并成立村资公司进行统一管理,逐步建立“产业服务+村资公司+市场”、“集体资产(资源)+村资公司+市场”的运行模式,稳步盘活、用活资产资源,实现集体资产造血增值功能,力争把名不见经传的“小李子”做成了增收致富的“大产业”。不仅如此,多功乡党委政府更是确立了将在国道351线(多功段)自雅康高速出口多功一组大桥起至罗代村大桥止,按照“选配品种,花果错季,形成规模”的要求,规范种植新型李子系列产品,形成国道351线上的特色“四季花海”,使之成为最美路段,让李子产业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着力把多功乡...
全省第四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以来,名山区人社局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导青年人才投身基层事业,着力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扎实推进2022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工作。9月2日,21名“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在名山区“三支一扶”协调管理办公室签订服务协议,为我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区人社局副局长杨方明希望,一要珍惜机遇,奋发有为,要克服怕苦怕累的“娇气”,要克服自命不凡的“傲气”,要克服眼高手低的“书生气”。二要立足岗位,不辱使命,要虚心学习,注重实践,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要敢于担当,服务群众,做攻坚克难的奋斗者,要创新思维,发扬才干,做乡村振兴的筑梦者。三要牢记组织重托,树立良好形象,要增强团队意识和自律意识,真正做到“人人都是形象,个个都是旗帜”,真正体现当代大学生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三支一扶”计划是引导高校毕业生向基层一线流动、助力推进乡村振兴的民生工程,是为基层输送和培养青年人才、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结构的人才工程,是引领高校毕业生树立科学就业观,积极面向基层就业的就业工程。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优化选拔招募机制,抓好人才服务保障,充分挖掘基层就业岗位,以“慧眼”“诚意”“雅量”,选好人才、育好人才、留住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部署和相关要求,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强农村环境监管,强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护牢“水缸子”。2018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按照省上的统一安排部署,对全市在用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的环境管理状况评估工作,督促县(区)完成了饮用水源评估存在问题的整改工作,确保乡村饮用水安全。同时,组织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科学划定和调整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督促县(区)加强规范化建设,据2018年1-12月监测数据显示,全市已划定的124个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达标率100%,位居全省前列。二、下大力抓好农用地分类管控工作守好“米袋子”。结合环保执法检查开展推进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强化污染源监管,推进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拆除活动污染防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隐患排查整改等工作,全面开展雅安市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为农用地管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完成了1417个农用地点位采样、制样和分析测试,开展成果集成工作,已经完成初稿并经专家审查通过,上报至省生态环境厅。开展农用地周边涉镉等重金属行业排查整治,完成35个重点区域和56家涉镉等重金属企业排查,将4家存在问题企业纳入整治清单。积极配合农业农村部门持续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三、积极...
为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与卓越的全球城市相匹配的美丽乡村,2月9日,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新时代坐标下的乡村振兴之路”研讨会,聚焦超大城市的乡村地区,从基层党建、乡村社会治理、新业态培育、政策创新等多个角度,共同商讨新时代坐标下的乡村振兴之路。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近年来,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中心提出了“土地整治+”战略,构建社会智力支持平台,引入科研团队、艺术家、体育活动策划团队、社会调查团队、互联网金融机构等创新力量参与土地整治,不断扩大土地整治的“朋友圈”,支撑土地整治与相关行业的跨界融合。以松江区新浜镇为例,通过“土地整治+科技”,在村里开设了乡村微课堂,宣传乡村发展新理念和新思路;通过“土地整治+艺术”,打造了具有乡土文明气息,传承乡土记忆的“白牛塘”艺术装置;通过“土地整治+体育”,设计了泥地足球活动。“土地整治+”构建的智力支持平台,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向乡村集聚,发挥乡村在生态和乡土文明方面的核心竞争优势,激发了乡村活力,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有品质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新浜镇在提升乡村环境品质、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主动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2012年,该镇成为市级土地整治项目示范试点;2014年,成为低效建设用地减...
雅安社保系统持续巩固困难群体养老保险全覆盖成果,做好城乡居保费代缴工作,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中展现社保新作为。一、强化信息共享,精确代缴数据。依据省系统代缴基础信息,主动与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进行数据交互,及时比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等人员信息,确保困难群体数据信息准确,及时在业务系统对2.16万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进行标识并代缴保费216.42万元。二、强化动态管理,实现应保尽保。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组织人员通过入户走访、面对面了解情况等方式,精准核实困难人员信息,实现困难群体人员精准识别。建立困难群体代缴台账,坚持动态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动态清零,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基本养老保险费应代尽代、应保尽保。三、强化宣传引导,确保应享尽享。市、现、乡三级联动,以“社保服务进万家”宣传活动为契机,组建宣传工作队走村入户宣讲政策,聚焦群众最关心的缴费、待遇等问题,优化宣传内容,简化宣传语言,让符合代缴政策的群众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增强困难群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19年是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和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一年,烈士乡烈士村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四届四次全会、中共荥经县十四届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入思考“发展振兴干什么,怎么干?”课题。抓住“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一大重点,着力解决产业扶贫中的难点、弱点问题,一方面通过实施党建创投“茶农夜校领航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进一步夯实茶叶产业提升成效,建立健全长效扶贫机制;另一方面通过“百亩桃林”栽种计划,开启农旅发展模式。 技术人员下乡送技术,助力乡村振兴。针对烈士村群众茶园管护技术不到位、茶叶采摘技术不标准、鲜叶价格上不去的问题,烈士村驻村工作队及时对接县农业技术服务团和茶叶协会,邀请荥经县青年创业协会带头人罗建老师到村,以“课堂讲学+茶园演示”的形式,为贫困村村组干部、致富带头人和贫困户上了精彩的一堂农技课。为确保教学效果,授课教师还带来了两种采摘方式不同的竹叶青作现场教学展示,使村民有强烈的直观感受,明白高标准采摘的重要性。通过本次农民夜校教学,参会群众纷纷表示大有收获,会将此次培训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运用到今后的茶叶种植、生产过程中,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名优高山茶,提高烈士村春茶的经济效益,为脱贫奔康夯实基础,让各级党委、政府的好政策在茶园中落地生根。 驻村工作队组考察学习荥经隆兴茶号,助推乡村振兴。为推进烈士村党建创投项目有序实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夯实...
本报讯6月21日,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召开,我市在分会场参加视频会议。会后,我市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对全市巩固衔接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市委副书记刘吉祥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全市上下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更高的站位推进有效衔接,要深化思想认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以切实举措确保衔接工作取得扎实成效;要精准整改措施,以更严的标准推动问题清仓见底,各县(区)、市级相关部门要坚决动真碰硬,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资源从严从实抓好问题整改;要全面排查梳理,对照问题,结合实际,制定整改措施和实施方案,一体安排部署、一体整改落实;要抓好挂牌督办,按照“既督又办、督办一体”原则,制定督办事项专项整改方案,务必实打实把各类问题整改到位。会议强调,重点工作要再加力,以更硬的举措推进有效衔接工作提质增效,持续抓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持续开展常态化监测,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落实帮扶救助措施;要全面构建脱贫群众持续增收体系,锁定目标,聚焦产业和就业帮扶两个关键,坚持转移就业和就近就业“两手抓”;要守好粮食安全这一底线,建立紧密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重点关注衔接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切实落实衔接资金项目工作的主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