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各地各城市有关部门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深化简政放权,大幅减少行政审批等事项,大规模减税降费,实施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机制,推行政务服务网络化、标准化、便利化,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各类市场主体成为中国营商环境越来越好的见证者和受益者。 城市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023年2月20日,大川镇党委书记杨昌飞在全镇、村干部职工大会上强调,要营造大川良好营商环境,厚植有利于市场主体健康生长的沃土,主动对标先进、加强学习借鉴,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大盘之稳,赢企业群众之“心”。
3月23日上午,县政协领导张安贵一行来我局调研住建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局副局长何旋陪同调研,局行政审批股参会汇报。 会上,局行政审批股股长党燕燕对2022年我局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相关情况进行了汇报。围绕惠企政策落实、政务效能提升、助企纾困等内容,与调研组进行座谈交流。 调研组肯定了县住建局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对此次调研工作成果表示满意,希望县住建局下一步继续在营商环境工作上再发力、再创新,对照行业部门的工作职责,进一步提升能力、改进措施、推动落实,既要有量化数据的改善,更要有质量效应的改善,推动全县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再突破。
雨城区持续深化政务数据资源管理与应用,以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安全、应用”为原则,不断提升数据共享开放质量,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一是打破数据壁垒。依托雅安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不断充实完善市级大数据资源池;组织全区20余个部门数据共享经办人员开展专题业务培训,增强部门业务人员对数据共享工作认识,打破“不敢共享、不愿共享”的难点。截至目前已发布共享数据1600万余条。 二是完善数据安全。强化对数据共享的常态化监管,构建常态化的数据安全自查机制,开展数据分级分类保护,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做好敏感数据在共享、开放、传输、应用等环节上的加密脱敏工作。 三是强化数据应用。以开发数据共享接口的模式,实现雨城区不动产登记系统与国家、省、市、县(区)的税务、住建、公积金等多层级多部门的数据信息共享,截至目前已通过数据共享平台为其他业务部门提供不动产登记数据5万余条(次)。
“转树作抓”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市住建局进一步并环节、减时限、优服务,对标市(州)先进经验,增添有力措施,推动住建领域营商环境再上台阶。 一是深入推进并联审批。深入开展并联审批工作,将设计方案审查、人防设计审查等2个审批事项并联,审批时限由原来的法定时限 压缩为6个工作日,将质量和安全监督备案并联,审批时限由原来的8个工作日压缩为2个工作日。同时,探索将施工验线由审批制改为告知承诺制,进一步减少办理环节。 二是优化燃气缴费方式。指导雅安大兴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雅安市天然气有限公司等燃气企业,实现了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微信方式缴纳气费,雅安市天然气有限公司已实现农业银行APP方式缴费,并在住宅小区设置11个自助缴费机。 三是做好项目审批服务。安排专人对接应急救援基地、方舱医院等重点项目,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减时间、减环节,为项目建设做好审批要素保障。对金樾澜岸等房地产项目,主动提供审批服务指导,协调自规等部门快速联合验收、优化工资保证金退还手续、探索开验登合一,为项目交付使用、办理大产权证提供最优服务。
4783.3亿元,同比增长7.2%,这是上半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成绩单; 1.94万户,同比增长7.1%,这是上半年中国平均每天新设企业成绩单; 窥一斑而知全豹,尽管这些数据只是中国经济成绩单中很小的一部分,但足以诠释出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中国企业的活力及竞争力。这背后,有中国经济强劲的内生动力作为支撑,有中国市场雄厚的内在潜力提供保障,更有中国不断优化、持续向好的营商环境奠定基础——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营商环境排名跃升32位,成为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简政放权准入环境越发宽松 花了不到半个小时,海南某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柬就在海口完成了企业设立登记全部事项。“太方便了,太快了!”刘柬感慨道,他的公司设在东方市,以往只能在东方市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但现在海南实施商事登记“全省通办”,让他可以就近办理,并在网上自主申报,不用提供各种纸质材料。 刘柬感受到的便利和速度,是我国营商环境持续向好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在便利企业开办和经营、改革投资审批制度、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等领域,我国推出了一项项扎实的改革举措,进行了一场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企业开办时间由原来的平均20天降至8.5个工作日以内;“证照分离”改革在全国有序推开;外资企业设立实现商务备案与登记注册“一口办理”。 ——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改革,推行“一...
多部门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 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政策落实 年底前商标注册审查周期缩至6个月,省会城市企业开办缩至8.5天以内 明年3月底前全面清理取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以外领域对外资设置的准入限制 国新办9日举行吹风会,多部门负责人介绍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26条措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周晓飞表示,将加快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做好2019年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若干地级城市开展营商环境评价的准备工作,并试点在部分省市县区全面推开营商环境评价,为2020年在全国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夯实基础。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登记注册局局长熊茂平介绍,为了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将着力“减证照、压许可”,营造更加便利透明的准入环境。11月10日起,在全国对首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改革,推进“照后减证”。年底前,实现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8.5天以内。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推进日常检查“双随机”方式全覆盖。强化反垄断执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唐文弘说,为推动外商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将会同有关部门在2019年3月底前,全面清理取消在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以外领域针对外资设置...
2020年,我局深化工程审批制度改革,结合建筑企业资质审批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工作,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备案审批时限严格控制在90个工作日以内,较省上要求压缩了30个工作日。目前,我局审批事项平均跑动次数为0.01,材料减免率超过50%,时限缩短率为86.94%,一次办事项数占比100%,马上办事项占比41.67%,入驻占比97.22%,网上办事项数占比100%,全程网办占比98.61%,除入驻占比外其余指标均已达标。
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96.6%、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79.6%、11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2.6%……今年上半年,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中国吸引外资都有着不俗的表现。对此,相关人士指出,当前各国投资者来华投资热情不减。考虑到中国市场拥有巨大潜力、两个负面清单正式开始施行、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加快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外资来华热情仍有望进一步提升,使中国继续成为外国企业投资的首选之地。 高技术领域成外商投资热点 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设外资企业持续快速增长。商务部数据显示,1-6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9591家,同比增长96.6%,实际使用外资446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折合成美元是683.2亿美元,同比增长4.1%。 “新设立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我国综合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对外资企业的吸引力不断提升。同时,外资企业设立程序更加简化,投资便利化水平有效提升,市场的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外国投资者的信心不断增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 量的增长之外,质的方面同样表现不俗。商务部介绍,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43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3%,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36...
为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提高企业经营者法治意识,2024年7月24日,雅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赖云松,带领综合科(执法监督科)深入雅安市经开区农业企业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赖云松一行先后深入四川盛世辉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庄元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向企业经营者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并就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进销货台账、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和汛期防汛抗灾等方面,对企业经营者提出了要求。 优质的法治环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助推器,下一步,雅安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不断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坚守安全生产和法治底线,统筹安全与发展,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